5.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自主提升过关练(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传感器能将电学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非电学量
B.干簧管是能够感知电场的传感器
C.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金属热电阻一般选用线性好,温度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
2.关于传感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B.电熨斗能自动控制温度主要利用了双金属片中两片金属的膨胀系数相同
C.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D.半导体热敏电阻常用作温度传感器,温度升高,它的电阻值变大
3.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国科学家阿尔贝 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 格林贝格尔,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GMR)效应”.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开发的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磁电技术,被认为是纳米技术的第一次真正应用.下图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当闭合S1、S2后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B.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增大
C.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
D.巨磁电阻不可用来制作磁电传感器
4.下列关于传感器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它将压力大小转化为可变电阻,进而转化为电压信号
B.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C.电熨斗能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这种双金属片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D.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度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5.电容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学元件,在电工、电子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有关电容式传感器在生活中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甲:电容式触摸屏 乙: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丙:电容式油位传感器 丁: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A.甲图中,手指作为电容器一电极,如果改用绝缘笔在电容式触摸屏上仍能正常操作
B.乙图中,力F增大过程中,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
C.丙图中,油箱液位上升时,电容变小
D.丁图中,当传感器由静止突然向左加速,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簧管是一种简易的力电传感器
B.交警所使用的酒精检测仪安装了“乙醇传感器”,能够感知乙醇的浓度
C.一些宾馆安装了“自动门”,当人靠近时自动打开,是因为门上安装了温度传感器
D.电熨斗能自动控制温度主要因为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两片金属的热膨胀系数相同
7.如图所示,电吉他的弦是磁性物质,当弦振动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输送到放大器、喇叭,把声音播放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吉他是光电传感器
B.电吉他是温度传感器
C.电吉他是声音传感器
D.弦改用尼龙材料原理不变
8.如图所示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图,当杯中的水的水位到达金属块B时,出现的情况是( )
A.L1灯亮 B.L2灯亮 C.L1、L2两灯同时亮 D.L1、L2两灯都不亮
9.如图所示为一种呼气酒精测试仪的原理图,其中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值r′的倒数与接触到酒精气体的浓度c成正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无法表示浓度c的变化
B.电压表的示数越大,表示浓度c越小
C.酒精气体传感器把电信息转化成非电信息
D.当醉酒人员对传感器呼气时,电压表示数变大
10.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下列关于传感器的作用或应用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热敏电阻是半导体材料制成,它是温度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B.干簧管是一种能感知磁场的敏感元件,在电路中是一个磁控开关
C.自动门和公共场所的非触摸式自动水龙头利用了紫外线传感器
D.家庭厨房里的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是用气敏元件制成
11.环境监测中通常需要监测烟尘浓度。如图所示为光电式烟尘浓度计的工作原理图。光源1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透镜2后,再经半透半反镜3分成两束强度相等的光线。其中一路光线经反射镜4后穿过被测烟尘,有部分光线被烟尘吸收或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后,经过光电转换电路6转换成电压信号U1.另一路光线直接到达光电转换电路7(6、7完全相同)后,产生作为被测烟尘浓度的参比电压信号U2.运算电路通过U1和U2的比值计算出被测烟尘的浓度。根据上述信息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
A.没有烟尘时,U1和U2的比值应该为零
B.散射过程中动量守恒定律不成立
C.如果用全反射棱镜作为反射镜4,其折射率至少为2
D.烟尘浓度越高时,U1和U2的差值越大
12.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B.霍尔元件能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成电阻这个电学量
C.半导体热敏电阻常用作温度传感器,因为温度越高,它的电阻值越大
D.电熨斗中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的通断达到自动控制温度的目的
13.如图是一种测定液面高度的电容式传感器的示意图.金属棒与导电液体构成一个电容器,将金属棒和导电液体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从电容C和导电液与金属棒间的电压U的变化就能反映液面的升降情况,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电源接通后,电容C减小,反映h减小
B.电源接通后,电容C减小,反映h增大
C.电源接通再断开后,电压U减小,反映h减小
D.电源接通再断开后,电压U减小,反映h增大
14.如图所示,甲图是录音机的录音电路原理图,乙图是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图,丙图是光电传感的火灾报警器的部分电路图,丁图是电容式话筒的电路原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录音机录音时,由于话筒的声电转换,线圈中变化的电流在磁头缝隙处产生变化的磁场
B.乙图电路中,开关断开瞬间,灯泡会突然闪亮一下,并在开关处产生电火花
C.丙图电路中,当有烟雾进入罩内时,光电三极管上就会因烟雾的散射而有光的照射,表现出电阻的变化
D.丁图电路中,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会在电路中产生变化的电流
15.某磁敏电阻的阻值R随外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变化图线如图甲所示。学习小组使用该磁敏电阻设计了保护负载的电路如图乙所示,U为直流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增大电压U,负载电流不变 B.增大电压U,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C.抽去线圈铁芯,磁敏电阻的阻值变小 D.抽去线圈铁芯,负载两端电压变小
二、解答题
16.当前大量使用的磁敏器件是霍尔元件与集成电路制作在一起的磁传感器,它有以下两种。
(1)一种是“线性”的。它是将霍尔元件和放大器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其输出的电压与感受到的磁感应强度成正比地连续变化。请你提出一种方案,利用它来测量电流的大小。
(2)另一种叫作“开关型”的。当磁场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它才会输出高电势,而在磁场弱到一定程度时输出低电势,它只能像开关一样在高、低电势之间跃变。请你提出一种方案,利用它来测量物体的转速。
17.图是一种电感式微小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图。1是待测位移的物体,3是空心线圈,软铁芯2插在线圈3中并且可以随着物体1在线圈中左右平移。这种传感器可以把被测物体位移的大小转换为线圈自感系数的大小,请定性说明它的工作原理,并尝试设计与线圈3相连的电路。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传感器作为一种将其它形式的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装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传感器所转换的信号对象不同,我们应就它的具体原理进行分析.
【详解】
传感器作为一种将其它形式的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装置,能将非电学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电学量.故A错误;干簧管是一种能够感知磁场的传感器.故B错误;热敏电阻在温度升高时,电阻会变小,热敏电阻能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故C正确;金属热电阻是将温度转化为电阻,金属导体热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金属热电阻一般选用线性好,温度系数较小的材料制成.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几种常见的传感器的特点,传感器能够将其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学习中要注意体会.
2.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查传感器的应用,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分析可得.
【详解】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话筒一端接收声音,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另一端是将声音信号转为电信号,故A错误;
B.电熨斗能自动控制温度主要利用了双金属片中两片金属的膨胀系数不同,温度变化时,总体形变和膨胀系数大的材料形变方向相同,从而控制电路,故B错误;
C.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其原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发生偏转,在极板间产生电势差,故C正确;
D.半导体热敏电阻属半导体材料,温度升高,它的电阻值变小,故D错误.
【点睛】
从原理入手,理解传感器的工作过程,记住一些材料的特性.
3.C
【解析】
【分析】
由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得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通过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结合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可以确定滑片移动时,其磁性强弱的变化;根据灯泡的亮度变化,能够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进而知道巨磁电阻的阻值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详解】
A.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则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A错误.
BC.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时,右边电路中的指示灯明显变亮,则说明右边电路的电流变大了,巨磁电阻的电阻变小了,即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变小.故B错误,C正确.
D.由C分析可知巨磁电阻可用来制作磁电传感器,D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控制电路中,滑片的移动是分析的入手点;在工作电路中,灯泡的亮度是确定电路中电流变化的一个隐含条件.
4.B
【解析】
【详解】
A.在电子秤中的应用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它是把力信号转化为电压差信号,故A正确;
B.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波传感器,其作用是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故B错误;
C.电熨斗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故C正确;
D.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故D正确;
故选B。
5.D
【解析】
【详解】
A.甲图中,绝缘笔与工作面不能形成一个电容器,所以不能在电容屏上进行触控操作。故A错误。
B.乙图中,力F增大过程中,电容器极板间距减小,电容变大,电容器充电,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选项B错误;
C.丙图中,油箱液位上升时,正对面积变大,电容变大,选项C错误;
D.丁图中,当传感器由静止突然向左加速,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电容变大,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选项D正确。
故选D。
6.B
【解析】
【详解】
A.干簧管是一种磁敏感元件,能够将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A错误;
B.酒精检测仪主要元件是一种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酒精的浓度与传感器的电阻成反比,所以能够感知乙醇的浓度,B正确;
C.一些宾馆安装了“自动门”,当人靠近时自动打开,是因为门上安装了红外线传感器,C错误;
D.电熨斗能自动控制温度主要因为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两片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以才能控制电路的通断,D错误。
故选B。
7.C
【解析】
【详解】
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比如光电效应、磁电效应等,能将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当弦振动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属于声音传感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当杯中的水位达到金属块B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具有磁性,将衔铁吸下,使灯所在电路接通,所以灯亮;灯所在电路断开,所以灯不亮,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ABD.酒精气体传感器和定值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正比,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则传感器的电阻的倒数越大,所以传感器的电阻越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越大,R0两端的电压越大,所以U越大。表示c越大,AB错误D正确;
C.酒精气体传感器把非电信息(酒精气体浓度)转化成电信息(电压),C错误。
故选D。
10.C
【解析】
【详解】
A、热敏电阻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主要用于温度传感器中,是温度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正确;
B、干簧管是一种能感知磁场的敏感元件,在电路中是一个磁控开关,故B正确;
C、自动门和自动水龙门是利用光传感器,但不是紫外传感器,因为紫外线对人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故C错误;
D、家庭厨房里的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是用气敏元件制成,故D正确;
应用不符合实际的是故选C.
【点睛】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掌握常见传感器的作用及其对应仪器的工作原理.
11.D
【解析】
【详解】
A.没有烟尘时,光的传播方向没有发生改变,U1和U2的大小相等,其比值应该为1,不是零,故A错误;
B.根据康普顿效应原理,散射过程是光子与微粒碰撞作用的结果,所以动量守恒定律仍然成立,故B错误;
C.如果用全反射棱镜作为反射镜4,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90°,故需要其临界角小于45°,再根据
故其折射率至少为,故C错误;
D.烟尘浓度越高时,光线被烟尘吸收或散射得就会越多,光线射到6的亮度就会越少,所以U1和U2的差值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12.D
【解析】
【详解】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故A错误;
B.霍尔元件能够把磁感应强度转换为电学量电压,不是将磁感应强度转换成电阻,故B错误;
C.半导体热敏电阻常用作温度传感器,因为温度越高,它的电阻值越小,故C错误;
D.电熨斗中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的通断达到自动控制温度的目的,故D正确。
13.AD
【解析】
【详解】
AB.电源接通时,电容器的电压一定,若电容C减小时,金属棒与导电液的正对面积减小,h减小,故A正确,B错误;
CD.电源接通再断开,电容器的电量不变,电压减小,由公式分析可知,C增大,金属棒与导电液的正对面积增大,h增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4.ACD
【解析】
【详解】
A.磁带录音机的录音原理是:录音时,话筒将声音先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即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这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送到录音磁头;由图可知:录音磁头是一个蹄形电磁铁,它的磁性强弱会随电信号变化,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正确;
B.乙图电路中,开关断开瞬间,灯泡立即熄灭,故B错误;
C.光电三极管也是一种晶体管,它有三个电极。当光照强弱变化时,电极之间的电阻会随之变化。当有烟雾进入罩内时,光电三极管上就会因烟雾的散射而有光的照射,表现出电阻的变化,故C正确;
D.电容话筒一样利用振膜接受空气振动信号,振膜与固定的平面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容,两者之间的距离变化会导致其电容容量的变化。在电容两端施加固定频率及大小的电压,通过电容的电流就会变化,故D正确。
故选ACD。
15.BC
【解析】
【详解】
AB.增大电压U,为保护负载,则磁敏电阻两端需要分压,即电压增大,则磁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根据甲图可知磁感应强度增大,所以通过线圈的电流增大,根据
P=UI
可知电路的总功率P变大,故A错误,B正确;
CD.抽去线圈铁芯,线圈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减小,故磁敏电阻的阻值变小,则磁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小,而U不变,所以负载两端电压变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6.(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在软铁芯上绕制线圈2,磁传感器3置入铁芯的间隙中,并与数字电压表4相连,线圈2中通入的待测电流I越强,铁芯间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就越大,则磁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也越大。电路如图
(2)在转动物体1的边缘嵌入一个永久磁体2 ,磁传感器3固定在旁边,并与计数电路和显示屏4相连。物体每转动1周,传感器就输出1个电压脉冲,计数器显示的数字就增加1,配合秒表测出物体在时间t内转动的周数n,就可以计算出转速。电路如图
17.见解析。
【解析】
【详解】
线圈3中通入正弦变化的交流电,电路的电流不断变化,则线圈3内的磁场在不断变化,当软铁芯2插在线圈3中,导致磁场增强,从而通过电流的变化量来确定插入线圈的位移大小,当待测物体向左平移,因自感系数的增加,导致增加的磁场会阻碍线圈3的电流变化,则电流表的示数将减小。由以上分析可知,3中电路应接入交流电源和电流表,电路如图所示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