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4 08:2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赵翼在评述明朝宦官之祸时指出:“然考其致祸之由……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权。”他认为造成宦官专权的原因主要是( )
A.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B.大臣不通情理
C.上代遗留的风气 D.当时人才匮乏
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这主要反映了( )
A.土地兼并严重 B.官吏贪赃枉法 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流离失所
3.下图是明代《流民图》(局部),与该图契合的主题是( )
A.弘扬了中华传统艺术 B.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C.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D.李自成起义备受拥护
4.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 )
A.影响 B.经过 C.结果 D.原因
5.下图人物是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下面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B.在山海关交战失利
C.发动大泽乡起义 D.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6.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明朝末年( )
A.政治腐败、结党营私 B.朝政混乱、法纪松弛
C.饥民遍野、流民遍地 D.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7.明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建立的政权是( )
A.大金 B.张楚 C.大顺 D.大辽
8.明朝中后期,“大臣污则小臣悉效,京官贪则外臣无畏”。据此可知,明朝灭亡的原因是( )
A.政治腐败 B.土地兼并 C.起义不断 D.灾害频发
9.1644年,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西安 B.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攻入北京 D.皇太极率领清军攻入沈阳
10.“进北京后,李自成就住进了皇宫,平日里朝夕相处的战友轻易见不到他了。全军弥漫着盲目乐观、轻敌、懈怠等情绪。”这段文字分析的是( )
A.皇宫建筑群的庞大 B.明朝军队的不堪一击
C.农民军失败的原因 D.清军大举入关的影响
11.根据下面的图示,这两种变化是哪一人物所为(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12.山海关有“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明朝灭亡后,驻守该地并引清军入关的明军将领是( )
A.李自成 B.史思明 C.安禄山 D.吴三桂
13.“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 )
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C.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D.李自成兵败北京城
14.小王同学从网上搜集了一些明末清初的相关史料,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为他重新排列一下( )
①崇祯自缢 ②李自成建立政权 ③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④皇太极改族名
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15.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在明末各支农民起义军中,黄巢的队伍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改正:
【 】(2)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改正:
【 】(3)铁木真建立了八旗制度,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
改正: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皇帝一览表
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土地集中情况
明神宗时 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顷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帝时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1)根据材料一、二,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材料三 崇祯二年,马懋才上疏明廷:“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
——摘编自《陕西通志》卷八六
(2)材料三反映了明朝末期怎样的社会状况
材料四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正式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年号“天命”。赢得萨尔浒战役后,迁都于盛京(沈阳)。努尔哈赤率军席卷辽东,攻下明朝所属七十余城,使明朝北部受到严重威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朝灭亡的原因。
答案:
1-14 AACDB DCABC BDBA
15. 【×】(1)改正:“黄巢”改为“李自成”
【√】(2)
【×】(3)改正:“铁木真”改为“努尔哈赤”
16. (1)明朝中后期,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土地兼并严重。
(2)明朝末年,陕西北部一带大旱,造成大范围饥荒。
(3)政治腐败,朝政混乱;土地兼并严重,人民灾难深重,阶级矛盾尖锐;满洲兴起,严重威胁明朝边防,增加了明朝军费负担,国家财政危机深重;大规模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自成农民军最终推翻了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