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3 08: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
1.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C.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表格中反映这一情况的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
3. 改革开放后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新鲜词语也层出不穷。以下词语不属于此类的是(  )
A.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三转一响”
B.国庆节“旅游黄金周”
C.失业、医疗、养老“吉祥三宝(保)”
D.“共享、大数据、和谐号”
4.“农家乐”旅游将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中国已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
B.说明人们在饮食方面喜欢猎奇
C.说明“农家乐”经济发展水平低
D.说明人们注意休闲养生,注重绿色食品等
5.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千米,其中高铁2.5万千米,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5%左右,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这主要反映了(  )
A.我国通信的不断发展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我国交通的不断发展
D.我国人民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6.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新事物的出现说明了(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一带一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C.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D.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发展影响力
7.下表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  )
A. 经济快速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
C.社会保障水平提高 D.饮食结构优化
8.服装是过去岁月留下的化石。晚清时期流行长袍马褂,民国时期流行中山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流行列宁装,“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军装,新时期的服装则多种多样,注重美观以及个性展现。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服装的演变说明制衣技术在不断进步
B.不同时代流行不同的服装主要是因为审美意识的不同
C.服装是体现人们审美意识和展现个性的物品
D.过往历史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现在人们的着装之中
9.1978年,我国很少有家庭拥有家用汽车和摩托车,2007年,城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达到6.06辆,农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达到48.52辆。我国城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从1986年的2.5台增长到2007年的10.2台。这主要反映出我国(  )
A.城市建设发展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生活水平提高
10.【2020 北京顺义区二模】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中提到:1978年至2017年,我国就业人员从40152万人增加到77640万人,年均增加961万人。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2017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所列数据直接反映的变化是(  )
A.生活水平提高 B.思维方式改变
C.传统观念更新 D.通信技术发展
11.交通工具的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千米。……1978年,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开启了“高铁时代”。
——摘编自《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有哪些重大发展。
材料二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千米,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交通运输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材料一、二中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稳定粮价,出现了国家、省、市(县)级粮票。……从1990年开始,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先后废除粮票等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票证。从1993年起,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
——摘编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粮票出现的原因并分析20世纪90年代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80年代前后民众在服饰流行方面发生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重大社会变革是什么?
材料三 21世纪初,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高速铁路。2008年我国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千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如今,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铁核心技术,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可达380千米的CRH380A型动车组是我国高铁的标志性产品,也是世界上运营时速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综合性能最好的高速列车。它已经成为代表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的国际名片。中国高铁项目已遍及亚洲、欧洲、南美洲等大洲,为世界高速铁路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了世界高铁技术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概括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C
6.D 7.A 8.D 9.D 10.A
11.(1)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实现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
破;开启了“高铁时代”。
(2)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
12.(1)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或粮食供应紧张等)。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粮食等各种商品供应充足;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票证已无存在的必要。
(2)色彩款式由单调到多元化(或由单调到丰富)。
改革开放。
(3)发展速度快;技术先进;有自己的品牌;走向世界。
(4)观念的更新(思想解放);外来文化的影响(西方文明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实施等。(答对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