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1.习近平主席曾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
B.1955年万隆会议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非洲代表高兴得跳起了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1955年的万隆会议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3.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在1950年的第5届联合国大会上由于美国的操纵被否决。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这一提案以压倒多数的赞成票获得通过。这说明1971年( )
A.美国的国际地位急剧衰落
B.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增强
C.非洲国家改变了对华政策
D.改革开放增加了中国在世界的吸引力
4.1972年3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尼克松的长征”,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当年中美两国关系的是( )
A.中美冷战
B.中美贸易摩擦不断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5.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曾对来访的尼克松说:“(我们)过去22年总是谈不拢,现在从打乒乓球起不到10个月(就谈成了)。”“谈成”的直接结果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D.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6.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意向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美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加入联合国
7.下图再现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其中①处是( )
A.出席万隆会议
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2017年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9年金砖国家会议顺利召开。这些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对外开放局面不断扩大
9.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近年,我国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信峰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上述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弘扬“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C.增强与东欧国家的传统友谊
D.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
10.刚才脸上还挂着笑容的基辛格立刻苦笑着说:“我的话应验了,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连我自己对此也认识不足。但我没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快。”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 )
A.友好国家的帮助 B.美国政府的支持
C.中美两国的接近 D.中美建交的影响
11.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时表示,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演变以外的前途的情况下抛弃台湾”。邓小平指出:美国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用何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为此直到1979年中美才正式建交。这说明( )
A.中美建交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台湾问题
B.美国已经断绝一切和台湾的联系
C.中国坚持在国家利益基础上的独立自主外交
D.中美关系的发展始终摩擦不断
12.1972年3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批准向中国出口价值约228万美元的地面卫星接收设备。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超过1971年274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
13.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A.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B.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4.美国作家罗斯 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B.苏联支持中美建交
C.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D.中美开始结束敌对状态
1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最重要的国家双边关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在《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
(1)材料一表明美国对中国持什么态度?
材料二 1971年5月15日,尼克松在电台广播《公告》时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亿多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2)材料二中,尼克松所说的“采取主动行动”具体表现为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
材料三 漫画《21世纪的中美关系》
(3)材料三反映了21世纪中美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应该如何开展外交活动?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州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 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公报》的签署及发表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的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试从日本、中国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D
6.C 7.B 8.C 9.D 10.C
11.C 12.B 13.B 14.B
15.(1)反对、敌视、遏制中国。
(2)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合作与竞争并存。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16.(1)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2)《联合公报》签署及发表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
台湾问题。
(3)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
(4)日本:甲午战争以及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要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