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步训练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步训练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3 08:2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步训练题
一、单选题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
A. 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以下为1978—2020年在中国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企改革 三个代表
C.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 科学发展观
D. 中国梦 一带一路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习近平曾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对于“□□□”内容最恰当的表述是(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祖国统一大业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经历了伟大的三个“30年”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人民在1919年、1949年、1979年和2009年谱写的“中国梦”分别是( )
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的机构是(  )
A. “一带一路”发展基金 B.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D. 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次“全会”是(  )
A.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B.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D.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的是(  )
A. 全面建成和谐社会 B. 全面依法治国 C. 全面从严治党 D.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的条件主要包括( )
①走中国道路 ②包产到户
③弘扬中国精神 ④凝聚中国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一总方略是(  )
A. “两个100年”奋斗目标 B.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 改革开放 D. “一带一路”建设
春节联欢晚会是赞助商竞争的舞台。20世纪80年代春晚的主流赞助商是钟表厂和自行车制造厂,90年代是家电生产厂,如今则是互联网公司。这反映了(  )
A. 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B. 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C. 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 D.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用新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新发展理念具体指是(  )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创新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绿色
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放 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是在下列哪次会议后( )
A. 中共十五大 B. 中共十六大 C. 中共十七大 D. 中共十八大
下列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美好愿景的是( )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 B. C. D.
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如今,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灾慈善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影响中国社会风尚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改革开放的推进 B. 经济建设的发展 C. 生活条件的改善 D. 卫生知识的普及
二、材料解析题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根据A、B两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思考:A时期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我国进入B社会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2) 从“伟大转折”到“南方谈话”,党中央的领导核心是谁?怎样评价他?其中伟大转折指的是哪一重大事件?
(3)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此期间,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的成就是什么?
(4) 1978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哪里开始的?农村改革实行的政策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5) 台湾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变故:1895年被日本窃据,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归中国版图:1949年国民党当局溃逃台湾,造成了至今祖国没有完成统一的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各写一点即可)
(6) 在今天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你认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依靠的是什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材料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二十八年”的起止时间。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崭新的姿态”的理解。
(3)材料一中的“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邓小平带领人民开创的道路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使“东方巨龙”日益“强起来”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哪些努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三 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材料四 新中国外交成就一览表(部分)
时期 外交成就
A时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时期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时期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1) 在材料一反映的构想基础上,我国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通过哪次会议确立的?
(2) 材料二中的科技成就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哪些新兴工业的产生密切相关?
(3) 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材料三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材料指出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写出“C时期”我国形成的外交布局。
(5)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共同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 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2012—2019年出现的高频率词汇,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最新成果一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具有我们民族自己特色的话语体系。例如,“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自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著中大量引用中国经典,等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已经成为党的理论创新特有的重要标识。故 D正确。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故排除A; 1992年,我国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排除
ABC.三项所述均不符合题干主旨。
故选D。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梦,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故B正确。
A.本项所述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错误。
CD.依据题干信息不足以得出两项结论。故C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历史进程的理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爆发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1978年改革开放后民族逐渐振兴;2008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综合国力稳步增长, 各项事业均取得日新月异的辉煌成就, 所以是民族崛起。故C正确。
5.【答案】B
【解析】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
本题以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为依托,考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6.【答案】D
【解析】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解答此题要熟记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内容,排除干扰项。
7.【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因此A全面建成和谐社会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
本题考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答本题需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
本题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相关知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故选D。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识记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11.【答案】C
【解析】春晚每年选择的赞助商和合作伙伴都会不一样,体现了我国“新经济”的潮流,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C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改革开放后用来描述其经济形式的官方术语。由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南巡时确立。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五大发展理念,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6日至29日召开,审议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确定了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宏伟蓝图。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故选择D项。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成就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中共十八大以来, 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都符合题意,故选A。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7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但我国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经历了一些挫折, 譬如“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 从而造成了我国经济落后、物质匮乏的局面, 所以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当时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在改革开放的推进下, 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使得人民不但“口袋”富起来, “脑袋”也富起来了, 所以人民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和助人为乐、赈灾慈善等良好的社会风尚也逐步形成了。所以由以上分析得知,影响中国社会风尚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改革开放的推进,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是影响社会风尚形成的原因, 但不是主要原因, 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16.【答案】【小题1】遵义会议;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小题2】邓小平;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小题3】一五计划的完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小题4】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
【小题5】祖国统一;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台独势力的增长和国外势力的干涉.
【小题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解析】1.
本题考查遵义会议、三大改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示意图信息。根据示意图和所学可知,A时期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的是遵义会议。根据示意图B和所学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示意图信息。根据示意图“1978年”“1992年”和所学可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因此从“伟大转折”到“南方谈话”,党中央的领导核心是邓小平。评价: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其中伟大转折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要求识记基础史实。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4.
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是基础史实,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实行的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5. 本题考查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及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要求识记基础史实。结合所学可知,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是台独势力的增长和国外势力的干涉.
6.
本题考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依靠的是,要求识记基础史实。结合所学可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依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7.【答案】(1)1921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全面深化改革。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智;敢于挑战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依据材料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于1949年成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因此材料一中“二十八年”的起止时间是1921年至1949年。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2)根据材料一“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对“崭新的姿态”的理解: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3)材料二中的“改革开放”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根据材料三“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 一定会日益‘强起来 ,中国梦一定会实现”。可知为使“东方巨龙”日益“强起来”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5)本问是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18.【答案】【小题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小题2】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小题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小题4】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小题5】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解析】1.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切入点,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切入点,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新兴工业,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新兴工业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3.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切入点,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4.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切入点,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5.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为切入点,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共同原因,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共同原因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