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灯笼》习题课课件(2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灯笼》习题课课件(2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3 15:22:4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4张PPT)
《灯笼》习题课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焚身(féng) 吩咐(fù) 联珑(lóng) 装饰(shì)
fén
B.点缀(zhuì) 斡旋(wò) 神龛(lóng) 挣扎(zhēng)
kān
C.皎洁(jiǎo) 静穆(mù) 锵然(qiāng) 褪色(tuì)
D.幽悄(qiāo) 领域(yù) 辉煌(huáng) 羡慕(mù)
qiǎo
一、基础知识
C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元霄 誓言 绽放 人情世故

B.激越 内涵 慰籍 意味深长

C.灯谜 苍桑 凑巧 惟妙惟肖

D.承载 燎原 怜悯 熠熠生辉
D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如今人们的心中,灯笼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B.轿前轿后因为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
关联词语使用错误,把“因为”改为“虽”
C.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水平,往往是家国情怀的表达。
搭配不当, 把“水平”改为“内涵”
D.吴伯箫的《灯笼》深受读者喜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给予”前加“读者”
A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________着的。(2)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________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3)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________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________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A.思慕 羡慕 借 找   B.羡慕 思慕 借 寻C.思慕 羡慕 趁 寻 D.羡慕 思慕 趁 找
C
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中考百日誓师”活动,使河源市一中的同学们更加努力学习了。(删除“通过”)
B.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调换位置 )C.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的重要原因”) D.两会期间,广东代表认真领会并阅读广大群众提出的建议意见,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提案。(“领会”与“阅读”调换位置)
【解析】B.有误,不合逻辑,“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去掉“不”。
B
6.请依据语境,仿照画线句,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
除夕是一盏灯,一盏用亲情呵护的明灯。它穿越时空走来,点燃每一个黑头发黑眼睛心中的火苗,为回家照明,为乡愁照明……心灵,在除夕夜得以放飞;祝福,在除夕夜得以实现;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和谐,在除夕夜得以绽放!
【答案】亲情,在除夕夜得以拉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不变内容有:“在除夕夜得以……”,注意上下句构成排比即可。示例:亲情,在除夕夜得以拉近。
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文章优美雅致。
B.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D.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容优雅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
【解析】D.有误,“从容优雅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理解有误,应是“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D
8.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元宵节的晚上,你的几个同学约好一起放孔明灯,你想跟他们一起玩,应该怎么说? A.带我去带我去! B.孔明灯我玩得很熟练的,走,我教你们玩! C.小伙伴们,我也想跟你们一起放孔明灯,可以带我去吗? D.哎!怎么不叫我一起去呀?以后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C
1.本文以“灯笼”为题,有何作用
二、问题探究
灯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通过描写与灯笼有关的事情表达丰富的情感。
2.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3.作者从不同方面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简要说明。
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4.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全文,分析评价这段话所表现的作者观点和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①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②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一跳又一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③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老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④“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三、课内语段阅读
⑤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宵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⑥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作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⑦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给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么?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⑧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衔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⑨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儿,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
1.第①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结合文章,理解第⑧段“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这句话的含义。
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3.分析第③段运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第③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结尾一句是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4.文中第⑥段“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中提到“孤行客”有何作用
用“孤行客”的具体事例,说明在村头挂红灯有着行善事的意思,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也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童年的冻梨
佟才录
小时候,家里穷,每天都在盼望着过年,因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我们才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比如,冻梨。  每到腊月间,父亲就搭车进了县城,晚上回来的时候,肩上便多了一袋子的冻梨。那年月,鲜水果稀罕也金贵,乡下人吃不起,冻梨虽然便宜,但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捞上吃一回。  冻梨买回来后,父母把冻梨藏到一个不为我们知道的秘密地方,怕我们偷吃。家里有四个孩子,不藏起来,几天就消灭光了。但哥哥似乎是福尔摩斯转世,总能侦查到冻梨藏在哪儿,于是,哥哥每天都被一个美味的冻梨滋润得快乐无比。后来,哥哥的“好事”被我窥探到,哥哥就“贿赂”我,分我一个冻梨吃,条件是我不揭发他。我被冻梨诱惑,失去了原则立场,与哥哥同流合污做起了“硕鼠”。我俩每天在冻梨的滋养下,乐颠颠的。弟弟妹妹们疑惑地看着我们成天笑眯眯却不知原因。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最终,父母发现装冻梨的袋子松垮了很多,便把冻梨袋子又换了一个更加隐秘的地方。这下,我和哥哥吃不到冻梨了,只好眼巴巴地看日历,每天早晨最高兴的事就是抢着去撕挂在墙上的日历牌,因为每撕下一张,就表示离过年近了一天,就可以早一天吃到冻梨了。
四、拓展阅读
  忍着肚子里馋虫的噬咬,好不容易挨到了除夕夜。吃过了年夜饭,父亲去仓房捡了一盆冻梨回屋,倒入冷水泡上,解冻。这个过程很漫长,我们围着盆子,两手搭在盆上,四双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盆里的冻梨化冻,等了一会儿,没了那份耐心,哥哥急切地伸手抓一个还冒着丝丝白气、表面裹着一层白霜的黑冻梨,一个孩子伸手,其余三个孩子也迅速出手去抢冻梨,拿了就放到嘴边啃。冻梨酸中带着甜,煞是好吃,把牙冰得又木又疼,冰凉凉的梨水很清甜,梨水顺着嘴角滴到衣服上,我们也顾不及擦。爷爷奶奶看着我们的狼样,脸上笑着,他们是不敢这样吃的。爷爷奶奶很有耐心,他们等盆里的冻梨被一层厚厚的冰包裹住,再敲碎坚冰,把软化的冻梨取出来,用拇指肚按一下,冻梨身上出了个坑,便放心地吃,咬一口汁液四溢。爷爷奶奶在吃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冻梨也吃完了,四个像狼一样的小孩,眼神直勾勾地盯着爷爷奶奶的冻梨,这时爷爷奶奶也会怜爱的再给我们每人来上几口,一个冻梨,大半又进了我们的肚里。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儿四十多年就过去了。如今,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冬季鲜水果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且价钱也不贵,倒是昔日烂贱的冻梨反倒成了稀罕物,价格反比鲜梨还贵。前些日子,我在街上看到有卖冻梨的,感觉就像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亲切,遂买了一小袋带回家,自己慢慢品尝和回味过去那段贫困却甜蜜的童年时光。过去的时光,也如这冻梨一样,虽然有一丝丝酸涩,但回味起来真如琼浆玉液般冰爽甘甜,可口宜人。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5期)
1.本文围绕“童年的冻梨”写了哪几件事
①回忆童年时和哥哥偷吃冻梨;
②除夕夜家人一起吃冻梨的经历。
2.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引出下文回忆童年吃冻梨的经历。
3.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哥哥的“好事”被我窥探到,哥哥就“贿赂”我,分我一个冻梨吃,条件是我不揭发他。我被冻梨诱惑,失去了原则立场,与哥哥同流合污做起了“硕鼠”。
运用反语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和哥哥想吃冻梨的急切心情,也含蓄地表现了童年生活的艰苦。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结尾把如今的冻梨和过去的冻梨作对比,突出了对过去冻梨的喜爱和思念,表达了作者对甜蜜的童年时光的怀念。
五、古诗赏析
赠孟浩然①
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②,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③,迷花不事君。
高山④安可仰,徒此揖清芬⑤。
(选自《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注释]①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隐居。②轩冕:荣华贵,仕宦。③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④高山:即“高山仰止”。⑤清芬:高洁的节操。
1.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颔联“弃”和“‘卧”字。
“弃”刻画孟浩然宁弃仕途而隐逸的形象,“卧”刻画出孟浩然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情致。一“弃”一“卧”,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孟浩然对人生所作出的抉择。
2.结合对尾联的理解,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尾联以“高山”喻对方,流露无限敬慕之情,又与首句呼应;“安可仰”又进一层,以自己不如孟夫子进行反衬,表达了作者对孟浩然卓尔不群、不慕荣利、甘于淡泊品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