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3 14:4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跳出海面 浅蓝的天空 B.增添生命 细碎的日影
C.冲出重围 关丽的公园 D.滑过湖面 耀眼的霞光
2.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渐江 石笋 劫难 芙榕花
B.发愣 凶恨 拆除 荧火虫
C.荒张 行驶 妨备 一声不吭
D.踪迹 分辨 乾坤 小心翼翼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山上的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B.七月的新疆,是最理想的骑马上天山的季节。
C.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
D.海上日出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B.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C.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 ,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二、填空题
5.看拼音,写词语。
kuò dà( ) fàn wéi( ) nǔ lì( ) càn làn( ) zǐ sè( )
zhè jiāng( ) luó diàn( ) dù juān( ) shí sǔn( ) shàng yuán( )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海上日出》的作者是___,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是按照____的顺序来写的。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___的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____和____之间的孔隙。
3.《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作者在介绍洞口的时候,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运用了___说明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双龙洞的______,给人以直观的印象。
三、语言表达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漓江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②江岸两旁,山峰耸立,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像 。③这样的美景,真令人心旷神怡啊!
(1)修改病句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第②句,使其成为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第③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到了,树叶纷纷往下落。(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被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水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水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锻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8.这篇文章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天山的?你是从哪些文字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这句话把_______比作_______,说明了雪峰_______。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如:________
10.作者运用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海上日出(节选)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得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 )似( )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的非常可爱。一刹( )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1.为加点字写出正确的读音。
12.请用“ ”画出文中的2个错别字,并按出现的顺序更正。
13.文中的太阳颜色变化多端,我知道是按这样的顺序写的:
一道红霞——红是真红——_________——深红——_________。
14.我能从“出现小半边脸”“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看出太阳_________的变化,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
15.每到秋天,我就会去果园玩。按照游览的顺序,先写_________,再写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6.习作表达。
大自然的景观神奇壮丽,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发现并感受它的美丽,选一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它的奇特之处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写出真情实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搭配。
词语搭配是一个词语和另一个词语前后组合。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搭配词语练的就是词语之间恰当的合理的搭配。我们学习的词语搭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精美的)图案和(认真地)读书。一类是(打垮)敌人。第一类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搭配。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名词前面为×××的,动词前面为×××地;二是词语搭配要合理。第二类是动词和名词的搭配。
做这类词语搭配的练习,检查很重要,要反复读。如果发现哪一组词语的搭配不合逻辑,读起来不通顺,就说明没有搭配合理;反之,就说明搭配合理。
2.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字形辨析能力。
A.渐江——浙江 芙榕花——芙蓉花
B.凶恨—— 凶狠 荧火虫——萤火虫
C.荒张——慌张 妨备——防备
3.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修改语病,仔细分析每个选项,找出有问题的选项即可。在本题中有语病的是B项,问题是搭配不当。应该把新疆和七月调换位置。改为新疆的七月,是最理想的骑马上天山的季节。
4.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修辞手法。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BCD三项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5. 扩大 范围 努力 灿烂 紫色 浙江 罗店 杜鹃 石笋 上源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看拼音写汉字。看拼音写汉字是小学比较基础的知识点。同学们要想做好此类题目,最重要的是拼音知识要过关,平时要多听、多读、多写。拼音知识扎实了,汉字书写才会正确。同学们在书写汉字时要笔画规范,笔顺正确;要多读几遍,再下笔。这样,同学们做题的正确率会更高。书写时要注意“紫、浙、杜、鹃”这些容易写错的字。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书写。
6. 巴金 时间 游览 外洞 内洞 列数字 宽阔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文章作者及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要求我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所以我们上课要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1.《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习。作者是巴金。
2.《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是按空间顺序写的。表达了作者叶圣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3.从“一千或是八百人”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双龙洞的宽阔。
7. 夏天的漓江是个美丽的地方。 碧绿的玉石 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 秋天到了,树叶像毛毛细雨一样纷纷往下落。 少先队员难道不应该讲文明,有礼貌吗? 陈医生把孩子的病看好了。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补充句子、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本题词序错误,夏天的漓江是个美丽的地方。”
(2)本题考查了句子的补充,补充句子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补充句子,用“像……像……像……”写出一个排比句即可。
(3)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
首先,加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
即: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2.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1)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
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即: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
(2)改为比喻句,比喻句,就是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应改为:秋天到了,树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
(3)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首先,加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
即:少先队员难道不应该讲文明,有礼貌吗?
(4)改为“把”字句,“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
即:陈医生把孩子的病看好了。
8.这篇文章作者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天山的。从“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等文字看出来的。
9. 云影 银灰色的花 很白 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10.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解析】
8.此题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通过阅读原文“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可知这篇文章作者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天山的。
9.考查修辞手法及作用。“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云影比作银灰色的花,说明了雪峰很白的特点。
文中的比喻句还有: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10.考查反问句。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此句是一个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表达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点睛】
11.hè shì chà
12.得(地)
的(得)
13. 红得非常可爱 有了光彩
14. 位置 太阳跃出海面的艰辛努力
15. 苹果园 葡萄园 梨子园
【解析】
【分析】
11.
本题考查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重荷”中“荷”的读音为hè,意思是过重的负荷。
“似的”中“似”的读音为shì,意思是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
“刹那”中“刹”的读音为chà,意思是一瞬间。
12.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文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便不转眼得望着那里”中“得”应改为“地”,“地”后面接的是动词。
“颜色红的非常可爱”中“的”应改为“得”,“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
13.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颜色红的非常可爱”、“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可知,太阳颜色的变化。
14.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具体地、形象地描述了太阳位置的变化。生动地写出了太阳上升的缓慢和吃力,也写出了“我”观看海上日出时的感觉。
15.
本题考查习作的方法。
本题给出的情景是在秋天的果园里,则按照游览的顺序,将自己看到的果园里的景象描写出来即可。
16.范文:
游颐和园
这个暑假,我去了向往已久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在我的想象中,皇家园林一定是与众不同、美仑美奂的。果然不出我所料,一进门,眼前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再往前走,豁然开朗,眼前是一大片波光粼粼的湖面,一阵风吹来,湖面便泛起阵阵涟漪,这就是著名的昆明湖了。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要属湖中亭亭玉立的荷花了。它们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藏在荷叶里,只露出一半红红的小脸,可爱极了;有的则毫不遮掩,就像坐在荷叶宝座上的王母娘娘,富贵极了。而那一团团荷叶则是绿得纯洁、绿得无瑕、绿得养目,真可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呀!
顺着湖边往前走,就来到了一条长廊。这条长廊好长啊,站在长廊的这头,根本望不见长廊的那头。爸爸告诉我,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全长728米,据说还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呢!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而每一幅图画都描述了不同的人物及故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如鬼斧神工一般。我走在长廊中,不禁敬佩起古人来,觉得他们真是了不起!
接着,我们穿过排云殿和二宫门,前往最高处的佛香阁。顺着台阶往上走,只见两边屋檐上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异常美丽。从佛香阁鸟瞰整个颐和园,那景色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而我也早已陶醉在这画卷之中了。
【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