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3 15: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职业(zhí) 屏息(bǐng) 磨蹭(zéng) 折本(shé)
B.疙瘩(gē) 侮辱(wǔ) 可恶(wù) 耳聋(lún)
C.起伏(fú) 啼叫(dì) 凄凉(qī) 看门(kān)
D.嚣张(xiāo) 犬吠(fèi) 奢侈(chǐ) 窥伺(sì)
2.下面的句子不是拟人句的是( )
A.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B.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C.小猫十分淘气,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D.从此,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关于“屏”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屏”是个多音字,在“珍珠屏”中读作píng,在“屏住呼吸”中读作bǐng。
B.“屏弃”与“屏息凝气”的“屏”意思相同。
C.“屏”属于半包围结构,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尸部,再查6画。
D.“屏”当读“bǐng”时,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B。
4.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屏息)
B.令人厌恶;使人恼恨。(可恶)
C.泛指为防备出各类问题而采取保障措施。(注意)
D.堤岸旁边的田地。 (田坝)
二、填空题
5.请你根据文章《白鹅》,根据要求分别在文中找出一句话。
表现“叫声”高傲:________________
表现“步态”高傲:________________
表现“吃相”高傲:________________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局( )不安 ②不胜其( ) ③空空如( ) ④( )长而去
⑤( )( )巍巍 ⑥左顾右( ) ⑦从容不( ) ⑧( )怨如( )
(1)再写出两个与⑤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⑦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7.按要求写句子,
(1)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
(2)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
(3)白公鹅挺着脖子。(扩句)
___________
8.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体会句中冒号的用法,照样子写一写“粗心的小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②说它(猫)贪玩,的确是,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上面两个句子中你觉得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9.将下列词语填到文中对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A.引吭大叫 B.毫不相让 C.厉声呵斥 D.严肃郑重
10.用“ ”分别画出第2、3、4自然段的中心句。
11.“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 B.总领全文 C.承上启下
12.鹅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样东西下饭。作者写鹅的吃相时,写得诙谐、幽默,请找出能体现这一语言特点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鹅的特点。例如,用鹅的________与狗的________对比;用鸭的_______与鹅的_______对比。(用文中的词句作答)
14.本文的作者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他常常用质朴的文字将自己的所感坦率地表达出来。下面是《白鹅》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感受作者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再完成练习。
我的小屋易主的前几天,我把这鹅送给住在小龙坎的朋友人家。送出之后的几天内,颇有异样的感觉。这感觉与诀别一个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不过分量较为轻微而已。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共感。所以这禽鸟比这房屋更是牵惹人情,更能使人留恋。现在我写这篇短文,就好比为一个永诀的朋友立传,写照。这鹅的旧主人姓夏名宗禹,现在和我邻居着。
作者与鹅分别时,为了表达对鹅的深情,将与鹅分别时的感觉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较。语段中的“_______________”说明作者已经将鹅当作一个朋友来看待了。
课内阅读。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妈妈的尾巴和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15.解释下列词语。
(1)屏息凝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气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的“好玩具”指的是( )
A.一只老鼠,一个线团 B.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
17.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文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主要写了三个方面,请在正确说法的后面画“√”。
(1)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
(2)高兴时和不高兴时的表现截然不同。( )
(3)满月,腿脚不稳就爱玩。( )
(4)“什么都怕”又那么“勇猛”。( )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表达
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大自然,一定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你有过什么样的发现?你是怎样发现的?请你以“有趣的发现”为题,把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一次有趣的发现写下来。
要求:过程清楚,字迹工整,不少于3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磨蹭(zéng)——ceng意思是慢慢地向前行进,比喻做事动作迟缓。纠缠。做事拖拉,故意消磨时间。
B耳聋(lún)——lóng
C啼叫(dì)——tí
2.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D项陈述句。
3.B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和字义。B项错误,“屏弃”:舍弃。“屏息凝气”: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专心致志。屏息:抑制呼吸。它们“屏”的意思不相同。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A屏息:抑止,停息。因此选项正确。
B可恶:指令人厌恶、恼恨及憎恶。因此选项正确。
C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因此选项不正确。
D田坝:堤岸旁边的田地。因此选项正确。
5. 凡是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白鹅》,本文作者通过对白鹅在叫声、步态、吃相等方面表现出的高傲特点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阅读文章“凡是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可知,白鹅的“叫声”高傲;阅读文章“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可知,白鹅的“步态”高傲;阅读文章“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可知,白鹅的“吃相”高傲。
6. 促 烦 也 扬 颤 颤 盼 迫 如 诉 勤勤恳恳 恍恍惚惚 小芳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开始演讲。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词语及仿写词语,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仿写词语要根据词语的特点来写。
局促不安: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空空如也:诚恳、虚心;若无、看似不有、一无所有。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
颤颤巍巍:形容颤动摇晃。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如怨如诉:好像在倾诉,又好像在怨恨。形容声音带有忧郁的味道。
(1)“颤颤巍巍”是AABB式的词语,此类词语还有:郁郁葱葱、轻轻松松、拖拖拉拉等;
(2)根据意思写一句通顺的句子即可。
7.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巨浪伸出手臂把我猛地托起。 白公鹅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
【解析】
【详解】
(1)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②“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
(2)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3)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8. 示例:小杰可真是个大马哈:上学经常迟到,迟到的原因永远都是“东西忘记带,回家去取了。” 示例:我觉得①更好,因为①更加口语化,更加平易近人,读起来跟亲切。
【解析】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根据修辞手法的用法,结合平时积累和体验,组织语言。此句中的冒号用于总结性话语,表示分说。根据这一点,组织语言写一写“粗心的小杰”,重点通过后半句突出“粗心”的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分析、鉴赏能力。
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体会不同的情感。有语气词显得更加亲切。有语气词显得更加亲切,由此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作答。
9.D C A B
10.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11.C
12. 水 泥 草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3. 引吭大叫 狂吠 局促不安 步调从容
14. 与人诀别的感觉 搬离房屋时的感觉 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
【解析】
【分析】
9.
本题考查词语填空。根据课文内容的上下文语意来进行选择。
10.
本题考查中心句的提取。中心句就是表现整段话的中心意思,细读2、3、4段,理解每一段主要写鹅的什么特点,关注段前、段后等特殊位置的句子。
11.
本题考查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承接前文写鹅的高傲,后半句接后面的内容,从叫声、步态、吃相三 方面来表现鹅的高傲。
12.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第4自然段的内容“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及对鹅吃饭的具体描写的句子找出即可。
13.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从第2段中“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第3段中“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等句子中得出答案。
14.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这感觉与诀别一个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感觉完全相同,不过分量较为轻微而已。”“所以这禽鸟比这房屋更是牵惹人情,更能使人留恋。”等句子中得出答案。
15. 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 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16.B
17.(1)什么东西都玩;(2)玩儿起来不怕摔,撞疼了也不哭;(3)胆子越来越大,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18.(1)√(2)√(4)√
【解析】
15.此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理解。屏息凝视: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生气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16.从句子“妈妈的尾巴和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要个没完没了。”可以看出好玩具是妈妈的尾巴和鸡毛。
17.此题考查段落的段意的概括能力。描写满月小猫的是第三自然段,抓住关键词概括为这三点:(1)什么东西都玩;(2)玩儿起来不怕摔,撞疼了也不哭;(3)胆子越来越大,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18.满月,腿脚不稳就爱玩。这句是描写满月小猫的可爱,不是猫性格古怪。
19.范文:
有趣的发现
大家喜欢吃猕猴桃吗?猕猴桃虽然样子丑丑的,但是它酸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吃了可以补充我们体内所需的营养,使身体变得更健康,这也是我最爱的水果之一。为了吃到好吃的猕猴桃,我还知道了一个催熟猕猴桃的小窍门,是怎么得来的呢?
前几天,爸爸买来了一袋新鲜的猕猴桃。我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拿了几个出来,赶紧切开一个要品尝。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的开心劲儿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为什么?发生了什么?原因很简单,猕猴桃太生了,一口咬下像咬到了生梨,酸得我赶紧吐了出来。我皱着眉头向妈妈抱怨,妈妈听了却笑着说:“虽然是生了一点,但是我有办法让猕猴桃变软,变甜。”“什么办法?什么办法?快告诉我——”一向爱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我又开始好奇了。妈妈却只笑不说,她往装猕猴桃的袋子里放了几个苹果,然后把袋子扎紧。看到这个场景,我又不解地问:“这样子猕猴桃真的会熟吗?”妈妈胸有成竹地说:“放心好了,过两天保证你能吃到好吃的猕猴桃。”
今天我放学回家,妈妈拿出一个猕猴桃,剥了皮递给我。我接了过来,绿莹莹的果肉如同翡翠玉石般耀眼,好诱人啊!赶紧咬了一口,顿时,美味的.汁水在我的嘴中漫延,一股酸溜溜然后又甜滋滋的味道溢满唇齿之间。我边吃边问:“又买猕猴桃了?”“这就是前两天买的呀,我不是说过嘛,这两天就能让你吃到好吃的猕猴桃。”妈妈回答。“呀!这么快,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不解地问,我真的很好奇呀。“那你自己去网上查一查好了。”妈妈卖了个关子。
怀揣着一颗好奇心的我,查到了资料,原来,苹果可以让水果催熟,因为苹果能够释放出一种叫做乙烯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水果快速地变熟。原来这就是猕猴桃快速成熟的奥秘,我又有了新发现。啊,生活中真是处处有学问呀!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次习作要求写一次“有趣的发现”。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写自己的发现,不可以照搬别人的;②要突出“趣”字,让别人一读就觉得有趣;③要把发现的经过、结果以及自己在发现过程中的想法写清楚;④写完之后自己读一读,并修改不通顺的地方。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叙述你发现了什么事。交待事件的起因。
中间: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注意详略,要把经过写具体,场面描写要注意抓住人物当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精心刻画细节要注意场面描写。
结尾:写出自己的感悟,点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