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3 09:1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土地改革的意义
1.了解土地改革的原因。(重点)
2.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重点)
3.理解土地改革顺利完成的原因和重要意义。(难点)
学习目标
1949年9月以前
老解放区已完成土地改革
但是
占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及内容
内容讲解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思考: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什么现实问题?
全国土改前各阶层占有土地情况表 阶层 贫雇农 中农 富农 地主
人口占比 52.37% 33.13% 4.66% 4.75%
土地占比 14.28% 30.94% 13.66% 38.26%
人均土地 0.89亩 3.05亩 9.59亩 26.32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农村经济体制卷》
1.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直接原因)
材料一
思考:材料中的农村形势,是否有利于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形势
2.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根本原因)
材料二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进行土地改革还有什么原因?
3.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材料三
2.土地改革的概况
(1)时间:
(2)地点:
(3)法律依据:
1950—1952年底
广大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核心内容:
(5)目的:
(6)具体做法:
2.土地改革的概况
(4)核心内容:
(5)目的:
材料研读:(P14)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思考: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何区别?
(6)具体做法: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
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
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知识拓展
用表格对比的形式比较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类别 名称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所有者 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 产品分配
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
剥削与被剥削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的劳动成果
农民
平等
(地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不存在剥削)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均为
土地私有制
3.土地改革的成果
斗地主
烧地契
拔界碑
量土地
分土地
分工具
1952年底完成
土地改革地区
1949年9月以前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土地改革的成果
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
还免除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相关史事
西 藏
1953-1958年
底完成土改地区
中央人民政府对 3500万
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民主改革任务。
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
少数民族地区
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
庆祝土改胜利
思考: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它有什么意义?
白毛女:喜儿大仇得报,黄世仁得到应有的惩罚,圆满的结局!
播放视频:
二 、 土地改革的意义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土地改革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士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二 、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
材料二: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摘自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生产积极性
大大提高
二 、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三: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3.获得农民拥护,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二 、 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四:
——《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949—1952年全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 棉花 油料 黄花麻 糖料 茶叶 水果
1949 11318.0 44.4 256.4 3.7 283.3 4.1 120.0
1950 13212.5 69.2 267.2 7.9 337.8 6.5 132.5
1951 14368.5 103.1 362.0 25.0 498.9 7.9 156.4
1952 16391.5 130.4 419.3 30.6 759.5 8.2 244.3
1949—1952年全国农民收入支出情况统计表 年份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人均货币收入(元) 14.5 18.7 23.6 26.8
人均消费品支出(元) 14.2 17.3 21.6 24.6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思考:这次土地改革与以往土地改革有哪些不同之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6)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9)
第八条 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并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
与以往土地改革的不同之处:
对地主由过去没收其一切财产改为没收土地、农具、耕畜、多余的粮食及房屋。
注意保护富农经济
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知识拓展
思考1:
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些土地?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地主:剥削者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消灭地主阶级
思考2:
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相关史事(P14)
为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与过去的土改政策有所不同。这样做可以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思考: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那么,它为何能顺利完成呢?
合作探究
(1)国家政权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人民民主专政)。
(2)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在土地改革中的正确决策。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制定。
(4)土地改革工作的得力、细致。
(5)符合广大农民的要求,得到广大农民的大力支持。
(1)国家性质:
(2)决策:
(3)土地政策:
(4)工作实施:
(5)人心向背:
土地改革
1.原因:
(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核心内容:
1950—1952年底
广大新解放区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课堂小结
《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实施
(1)时间
(2)地点
2.概况:
3.成果:
土地改革
的意义
(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1.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C.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D. 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
A
随堂检测
3.“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消失是在(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2.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主要是因为(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实现农业合作化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A
C
4.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3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A
5.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