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R·七年级语文下册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3.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生活就像一杯二锅头,苦辣酸甜啥都有。这是赵本山的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文雅一点就是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也总是有欢乐与忧愁。
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中、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当突如其来的挫折和打击袭来,我们该如何面对?今天就请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普希金帮我们指点迷津。
走近作者
【普希金】(1799—1837年),俄国著名的文学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应。
【代表作】
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整体感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在生活中遇到了艰难困苦、不幸等,这也是作者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细读感悟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在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背景链接
假如你受生活欺骗,诗人是如何劝告的?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生活中的不幸、失意是暂时的,我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挫折而失去读未来的信心。
诗句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无论什么经历都是一笔财富,会使你的人生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再读诗歌,理清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节: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耐心等待快乐来临。
第二节: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
写法探究
说理方式独特
这首诗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诗人以平等的语气娓娓道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诗人以劝说的口吻直抒胸臆,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阐明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面对挫折
不要悲伤
永远向往
美好未来
现实: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态度:不要悲伤心急
须要:镇静对待
永远:向往未来
一切:都将会过去,成为怀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坚信光明未来
正确面对挫折
未选择的路
R·七年级语文下册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 理解诗歌所蕴涵的象征意义及人生哲理。
3.体会诗中哲理对生活的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年),美国诗人,曾四度获得普利策奖。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代表作】《新罕布什尔》《诗歌选集》《又一片牧场》等。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整体感知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天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细读感悟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既指自然界之路,又指人生之路。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诗人选择了一条充满艰辛、充满挑战的路。
“荒草萋萋”的路为什么更加诱人、美丽?
正因为无人涉足,才给人新鲜感,才有可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丽。
这条路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诱人探索的魅力。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天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人生的路只能选择一条,一旦选择一条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这是多么无奈和无助。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写未选择的路,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含蓄中带着一丝惆怅。
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所以这首诗中诗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这也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这样写给这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
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
再读诗歌,说说每层的大意。
第一节:诗人面对两条路伫立思索,不能选择。
第二节:诗人做出选择。
第三节:诗人对未选择的路仍有留恋。
第四节:诗人遥想将来对往事的回顾。
写法探究
象征手法的运用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象征与比喻:
象征: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一般要统摄全篇。
比喻:一种修辞手法;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
这首诗采用象征的手法,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未选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