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各地一模试卷解答题专题汇编——数列4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三各地一模试卷解答题专题汇编——数列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7 09:4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届高三各地一模试卷专题汇编——数列
1.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1)证明:当时,有.
(2)已知,求数列的前n项和.
2.已知等差数列为递增数列,且,都在的图像上.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且,求取值范围.
3.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
(1)此等差数列中从第几项开始出现负数?
(2)当n为何值时,最小?
4.已知为数列的前项和,对任意的均有:
①;
②同时成立.
(1)求数列的通顶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5.已知正项数列的前项和满足:,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满足:且,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6.已知在数列中,,,.
(1)求数列的前项和;
(2)若且,,是否存在直线,使得当,,成等差数列时,点列,在上?若存在,求该直线的方程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已知等差数列中,前项和为,,为等比数列且各项均为正数,,且满足,.
(1)求与;
(2)设,,求的前项和.
8.设 为常数,若存在大于1的整数,使得无穷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数列”.
(1)设,若首项为1的数列为“(3)数列”,求;
(2)若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为“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指出相应的的值;
(3)设,若首项为1的数列为“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
9.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在与之间插入n个数,使这个数组成一个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在数列中是否存在3项,,(其中m,k,p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这样的3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已知数列满足:,,,且;等比数列满足:,,,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不等式对任意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1.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给出以下三个命题:
①;②是等差数列;③
(1)从三个命题中选取两个作为条件,另外一个作为结论,并进行证明;
(2)利用(1)中的条件,证明数列的前项和.
12.对于项数为,的有限数列,记该数列前i项、、、中的最大项为,即;该数列后项中的最小项为,,即,,.例如数列:1、3、2,则,,;,;,.
(1)若四项数列满足,,,,求、、、;
(2)设c为常数,且,,求证:,;
(3)设实数,数列满足,,,若数列对应的满足对任意的正整数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3.设n是正整数,r为正有理数.
(1)求函数的最小值;
(2)证明:;
(3)设x∈R,记[x]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例如.令求的值.
(参考数据:.
14.记为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
(1)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15.已知函数
(1)解不等式
(2)设函数的最小值为M,若正实数a,b,c满足,求的最小值.
(3)若数列满足(或,a为常数),,求数列的前项和.
16.对于无穷数列,,若,则称是的“伴随数列”.其中,,分别表示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已知为无穷数列,其前项和为,数列是的“伴随数列”.
(1)若,求的前项和;
(2)证明:且;
(3)若,求所有满足该条件的.
17.已知数列满足,,数列的前项和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设的前项和为,令,求证:.
18.已知正项数列满足,(,).
(1)写出,,并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
(2)设数列满足,,求证:.
19.对于数列,定义设的前n项和为.
(1)设,写出,,,;
(2)证明:“对任意,有”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有”;
(3)已知首项为0,项数为的数列满足:
①对任意且,有;
②.
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数列的个数.
20.已知函数的图像上有一点列,点在轴上的射影是,且,且.
(1)求证: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对任意的正整数,当吋,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设四边形的面积是,求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直接展开,然后按照合并同类项即可;
(2)先构造出,,然后利用(1)的结论即可
(1)
由题意知
故有:
(2)
设的前n项和为,令
则有:,
当时,由(1)知
移项整理可得:
则有:,

综上可得:,
2.(1),;
(2);.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建立方程组,求得,再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可求得答案;
(2)由(1)得,分n为奇数,n为偶数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再将不等式等价于,令,由数列的单调性可求得答案.
(1)
解:由题意得,即是方程的两个根,即是方程的两个根,
又数列为递增数列,解得,所以等差数列的公差,所以,
所以,;
(2)
解:由(1)得,
当n为奇数时,,
当n为偶数时,,
所以.
由 ,即,得,
令,
当n为奇数时,,且,
当n为偶数时,,且,
又,,所以,故取值范围为.
3.(1)从第23项开始出现负数
(2)当时最小
【解析】
【分析】
(1)依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解决;
(2)依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再以分段函数求最值即可解决.
(1)
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

由,得,即从第23项开始出现负数.
(2)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可得
在时取最小值为
在时取最小值为
则在时取最小值为
4.(1)
(2)
【解析】
【分析】
(1)利用根据进行求解即可,注意验证题设条件;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即可得解.
(1)
,当时,
两式相减得:,化简得
整理得:, 或
又对任意的均有:,故
当时,,整理得,解得或
当时,数列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此时,不满足题意,舍去;
当时,数列是首项为3,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此时,满足题意;
所以数列的通顶公式
(2)
由(1)知,,


两式相减得:
5.(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的关系结合等差数列的定义求数列通项公式;
(2)由(1)可得,利用累乘法求得,令并判断与1的大小关系,即可得结论.
(1)
数列的前项和满足:,①
∴当时,,或,由,则.
当,时,,②
由①②得:,
∴,由正项数列,
∴,故是首项为1,公差3的等差数列.
∴,
∴的通项公式为:.
(2)
结论:,以下证明.
由(1)知:.
,且,
,即,
,,,,又,
上述个式子叠乘,得:.
要比较与的大小,只要比较与的大小,
,,
只要比较与1 的大小,记,
,,
,则有:.
6.(1)
(2)存在,,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干条件得到,从而得到是以2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进而得到的通项公式,进而得到前项和;(2)根据题干条件得到,分情况讨论,最后只有若为奇数、为偶数,时成立,从而求出直线方程.
(1)


又,
数列是以2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当为正偶数时,;
当为正奇数时,,

(2)
结论: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
理由如下:
假设,,成等差数列,则,

整理得:,
依题意,且,,下面对、进行讨论:
①若、均为偶数,则,
解得:,与且,矛盾,舍去;
②若为奇数、为偶数,则,
解得:;
③若为偶数、为奇数,则,
解得:,与且,矛盾,舍去;
④若、均为奇数,则,
解得:,与且,矛盾,舍去;
综上①②③④,只有当为奇数、为偶数时,,,成等差数列,
因为,所以,即满足条件点列,落在直线在上.
7.(1),,,
(2)
【解析】
【分析】
(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然后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计算出,,,,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解;
(2)由(1)计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再利用裂项相消法即可求解.
(1)
由题意,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则,,
,,
,,
,即,
解得(舍去),或,
,,
,.
(2)
由(1),可得,
则,
.
8.(1)3;
(2)①,此时,q=1,k≥2,k∈;②,此时d=-2,q=-1,k≥2,k∈;
(3).
【解析】
【分析】
(1),k=3,写出此时的式子,根据规律求出即可求出;
(2)根据题设条件,求出数列前三项,根据数列是等比数列即可求出通项公式;
(3)根据题设条件,分析数列项的规律,从而求出其前10n项的和.
(1)
由题知,,
∵,
∴,
∴;
(2)
①若,则,
由,得≠0,∴d≠-1;
由,得.
联立两式,得或,则或,经检验k≥3时也均合题意.
②若,则,
由,得,得,则,q=1,经检验符合题意.
综上①②,满足条件的{}的通项公式为:
①,此时,q=1,k≥2,k∈;
②,此时d=-2,q=-1,k≥2,k∈.
(3)
由题可知,,
数列项的规律为, ,从而求出其前10n项的和, ,
即,.
9.(1)
(2)不存在,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对题干条件变形得到是首项为4,公比时2的等比数列,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出答案;(2)假设存在,根据题意得到,结合,,(其中m,k,p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求出,故矛盾,得到答案.
(1)
,变形为:,,其中,所以是首项为4,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即,
当时,,其中满足上式,综上:的通项公式为
(2)
不存在,理由如下:
由(1)知:,,由题意得:,所以,
假设存在3项,,,(其中m,k,p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所以,即,由于m,k,p成等差数列,故,所以,所以,即,即,所以,进而得到,这与假设矛盾,故在数列中是否不存在3项,,(其中m,k,p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
10.(1)(),(),
(2)
【解析】
【分析】
(1)将已知给的式子,通过两边同除,然后再进行裂项,即可变成的形式,通过累加即可完成的求解,然后在求解, 为等比数列,可设出公比带入已知条件,求解出公比即可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解;
(2)利用第(1)问求解出得、的通项公式,使用错位相减的方法求解,然后带入中,通过讨论奇偶即可完成求解.
(1)
由两边同除得:,
两边同除得:,
则,
所以
,()
所以,又符合,
故(),
由得:,解得:,
所以().
(2)
∵,
∴ ①
∴ ②
由①-②得:,

∴.
则,由得:

因为
所以当为偶数时,;当为奇数时,.

所以,即,
故的取值范围是.
11.(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①②作为条件,求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及前项和,即可求证③成立;
由①③作为条件,根据,得出
及联立,即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根据等差数列定义即可证明②成立.
由②③作为条件,设等差数列的公差,用表示等差数列通项公及前项和,代入
,求出等差数列的公差,进而求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证明①成立;
(2)由(1)求出等差数列通项公,进而求出数列 的通项公式,再利用裂项相消求出进行放缩
证明即可.
(1)
(1)将①②作为条件,③作为结论;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由得,,解得,
因为,所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所以,
所以,
又因为,
所以,即证;所以③成立;
将①③作为条件,②作为结论;
由及,得,
联立,解得,所以,
所以,
所以数列是以首项为,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所以②成立;
将②③作为条件,①作为结论;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
由,得,
解得,所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所以,即证,所以①成立;
(2)
由(1)知,,
所以,
因为数列的前项和为,
所以

当时,,,
所以,
即证数列的前项和.
12.(1),,,
(2)证明见解析
(3)
【解析】
【分析】
(1)结合已知条件,首先求出,,,然后利用数列的新定义即可求解;
(2)结合数列新定义可得到,然后结合已知条件可得到,进而即可证明;
(3)结合已知条件对参数分类讨论,易知当和时,不满足题意;当且时,构造等比数列并求出通项公式,结合数列新定义可得到,进而求得,然后可得到,对不等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1)
因为四项数列满足,,,,
由题意可知,,故,,,且,
因为,从而,,,
故,,,.
(2)
证明:因为,,
所以,
又因为,所以,
故,即,
所以.
(3)
①当时,数列是等差数列,此时,不满足题意;
②当时,由可得,,
由可知,,
(i)当时,,
即,则数列为常数列,此时,不满足题意;
(ii)当时,,
故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易得,
由题意可知,,

因为,且,
所以,
故对于任意正整数都成立,从而,
故,,
所以,
解得,
故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3.(1)最小值为f(0)=0;
(2)证明见解析;
(3)211.
【解析】
【分析】
(1)对函数求导,利用导数讨论单调性即可得的最小值.
(2)由(1)可得不等式,再对x赋值计算、推理作答.
(3)利用(2)的结论,借助数列裂项相消法的思想求出S的范围,再结合定义计算作答.
(1)
依题意,,而r为正有理数,
由,解得x=0,当时,,当时,,
于是得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在x=0处取得最小值为.
(2)
由(1)知,当时,,即,,当且仅当x=0时取“=”,
则当且,有,又n是正整数,
令,有,即,则,
当时,令,同理可得:,而也满足此不等式,
综上得:,
所以不等式成立.
(3)
由(2)知,n是正整数,r为正有理数,,
令,n分别取值81,82,83,…,125,有:
,,
,…,,
将以上各式两边分别相加并整理得:,
而,,由的定义,得,
所以的值是211.
【点睛】
思路点睛:涉及函数新定义问题,理解新定义,找出数量关系,联想与题意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再转化、抽象为相应的数学问题作答.
14.(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
(1)由前n项和与通项之间的关系即可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2)以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解决.
(1)
因为为数列的前n项和,
当时,,则
当时,
① ②,
①-②得,得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
由(1)可得,数列是以为首项,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当时,,
当时,,
显然对于不成立,所以
当时,
当时,
上下相减可得

又时,
综上,
15.(1)或
(2)
(3)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写出分段函数解析式,把原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组,求解后取并集得答案;
(2)由(1)求出值,利用“1”的代换及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3)根据的范围分类讨论,分别求出对应数列为等差数列(或局部等差数列),求和即可得解.
(1)

若,即或或,
解得或或.
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2)
由(1)知,当时,,即,

当时取等号,即所求最小值为.
(3)
①当时,
,解得,
,解得,
依次类推,有,此时
故即
故当时,;
当时,

故.
当时,
,解得,
,解得,
所以,解得,
依次类推,有,,此时
故 ,
所以,
当时,

故此时.
②当时,
,解得,
所以,解得,
故当时,,
即当时,是以为公差,为首项的等差数列,
故当时,,
当时,,

③当时,
由可得,
即是以为公差,为首项的等差数列,
所以.
16.(1);
(2)证明见解析;
(3).
【解析】
【分析】
(1)由可得为递增数列,,,从而易得;
(2)令,即可得.利用, ,可证;
(3)首先,由已知,当时,;当时,,;当时,(*),这里分析与的大小关系,,均出现矛盾,,结合(*)式可得,因此猜想(),用反证法证明此结论成立,证明时假设是首次不符合的项,则,这样题设条件变为(*),仿照讨论的情况讨论,可证明.
(1)
由可得为递增数列,
所以

故的前项和为.
(2)
时,,
因为,

所以
所以;
(3)
由可得
当时,;
当时,,
即,所以;
当时,,
即(*),
若,则,
所以由(*)可得,与矛盾;
若,则,
所以由(*)可得,
所以与同号,这与矛盾;
若,则,由(*)可得.
猜想:满足
的数列是:.
经验证,左式

右式
.
下面证明其它数列都不满足(3)的题设条件.
法1:由上述时的情况可知,时,是成立的.
假设是首次不符合的项,则,
由题设条件可得(*),
若,则由(*)式化简可得与矛盾;
若,则,
所以由(*)可得
所以与同号,这与矛盾;
所以,则,所以由(*)化简可得.
这与假设矛盾.
所以不存在数列不满足的符合题设条件.
法2:当时,,
所以

由可得
又,所以可得,
所以


所以等号成立的条件是

所以,所有满足该条件的数列为.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新定义问题,考查学生创新意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能力,题中讨论与大小关系是解题关键所在.
17.(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利用累加法求通项公式,利用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可求的通项公式;
(2)求出并判断其范围,求出,利用裂项相消法求的前n项和即可证明.
(1)
由题可知,当n≥2时,

当n=1时,也符合上式,
∴;
当时,,
当n=1时,也符合上式,
∴;
(2)
由(1)知,
∴,
∵,;
∵,,
,,,

设为数列的前n项和,
则.
18.(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易得,,由已知得,利用累乘法可求出;
(2)利用累加法可得,即可得出.
(1)
当时,,得,
当时,,得,
∵,∴,则,
∴、

且满足,则恒成立,
∴数列是首项为3,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
∵,∴,
∴,∴,
∴,,,…,,
将上面个式子累加有,
∴,∴,
∴.
19.(1)答案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3).
【解析】
【分析】
(1)代入求得,,再由已知可求得所求的值;
(2)证明必要性:由已知有,,两式作差,得证;充分性:有,从而得,从而得证;
(3)构造数列,,结合(2)知, ,
设中有k项为0,,分,,分别讨论可求得满足条件的数列的个数.
(1)
解:因为,,
所以,.
(2)
证明:必要性:对,有,因此,
对任意,且,有,,两式作差,得,即,因此,
综上,对任意,有.
充分性:若对任意,有,则,
所以

综上,“对任意,有”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有”.
(3)
解:构造数列,,
则对任意且,有,,结合(2)知,
,又,因此,
设中有k项为0,则
,即,
若,则与,中有0项为0,即矛盾,不符题意,
若,则,所以当,,中有1项为0,其余项为时,数列满足条件.
中有一项为0,共种取法,其余项每项有或两种取法,所以满足条件的数列的个数为.
20.(1)证明见解析,
(2)
(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进行证明即可,结合等比数列可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先求出,判断的单调性,利用单调性求出的最大值,结合恒成立可求的取值范围;
(3)先求四边形的面积表达式,然后利用放缩和裂项相消法可证结论.
(1)
因为,且
所以,即(常数);
因为,所以是首项为3,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所以,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
由题可知,由(1)可得
,所以,即,数列为单调递减数列.
所以最大值为;
因为当吋,不等式恒成立,
所以恒成立.
所以,解得或.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3)
四边形的面积是.
因为,
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点睛】
本题综合了函数和数列,数列类型的判定和证明一般采用定义法进行,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常用裂项相消法,适当放缩也是常用技巧;函数恒成立问题的求解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