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拔高训练】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4节 光和颜色(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拔高训练】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4节 光和颜色(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03 22:0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二章 第4节 光和颜色
【学习目标】
了解光源的定义和光源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传播特点和传播速度
掌握光的散射特点
掌握物体的颜色的成因机制
【培优训练】
一、单选题
1.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
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abcd B.acd C.ab D.cd
2.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
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I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abcd B.acd C.ab D.cd
3.据《湘江晚报》报道:“湘江河灯饰景观工程全长6千米,每千米每小时耗电8千瓦时,比普通灯管要节约电能30%一40%,灯光可以有七色同步、七色渐变、七色追逐等变化……”由此可以知道,灯管内光源有几种色光源(  )
A.7种 B.5种 C.3种 D.1种
4.一个人沿马路边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到人身上时,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是(  )
A.逐渐变长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先变长,后变短
5.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6.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 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
B.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 cm小于20 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
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将白色墙上蒙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
7.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是坐在井里看天,用来比喻眼界狭窄之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坐井观天”含义的是(  )
A.B.C.D.
8.“百枝然火龙衔烛,七采络缨凤吐花”。焰火晚会灿烂绚丽,关于焰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火在水中的倒影属于人造光源
B.听到的爆竹声是在耳蜗中形成的
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9.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②在点A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人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了。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10.一般书本都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字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晴
B.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11.桂花是杭州市市花,如图是桂花的一种——银桂,阳光下银桂花瓣呈白色的原因是(  )
A.花瓣发出了白色的光 B.花瓣反射了所有色光
C.花瓣吸收了所有色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13.(2021七下·柯桥期末)成语“白纸黑字”喻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从“光”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人的眼睛
C.白纸上看到黑字是因为黑字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D.白纸能反射所有色光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14.(2021七下·拱墅期末)在晴朗的中午,小乐观察到树荫下出现圆形的光斑,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隙形状相同
B.到了下午,光斑将移向西侧
C.光斑是太阳缩小的虚像
D.此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5.(2020七下·下城期末)一张圆形纸片上有四个不同颜色的区域(如图),在黑暗房间内用红光照射,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甲、乙白色,丙、丁黑色 B.甲、乙红色,丙、丁黑色
C.甲、丙红色,乙、丁黑色 D.甲、乙黑色,丙、丁红色
16.(2021七下·吴兴期末)下列实验中有关现象或原因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
B.红光照在绿叶上,绿叶会呈现黑色
C.原先看不见茶杯底部的硬币加水后看见是因为光的色散
D.疫情期间教室的消毒杀菌是利用红外线照射实现的
17.(2021七下·海曙期末)白色的试卷上印着黑字,每个字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纸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的白光进入人眼,黑字不反射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要强
18.(2021七下·嘉兴期末)如图,室外有阳光时,在盛有水的脸盆里斜放着一块小平面镜,调整镜子到一定角度,可在纸板上观察到七色的光。下列对此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斜放的镜子相当于三棱镜
B.本实验既有光的折射又有光的反射
C.本实验能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
D.本实验中可用白墙代替纸板承接光
二、填空题
19.如图所示,小明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时,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4.5毫米的正方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正方形孔的纸板对准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亮斑,这是光的   造成的;再逐渐增大纸板与地面的距离时,你会发现地面上那个亮斑将变   (填“大”或“小”);当纸板和地面距离非常非常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   (填“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亮斑。
20.(1)如图是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图中   (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手机屏幕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   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也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中除了可见光之外,还存在不可见光,其中的   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
   。
(2)在研究单色光的实验中,让依次透过红色和蓝色透明胶片的色光射在暗室中的白纸上,白纸将呈   色。
(3)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   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如图所示的三原色图中,区域1应是   色,区域2应是   色。
21.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此现象叫光的    ,是由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    (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不可见光,请写出此光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
(4)小华想证明C处也有一种不可见光,那么她应把
   (填“温度计”“1元硬币”或“100元纸币”)放到C处。
22.(2021七下·滨江期末)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   现象。一位猎人晚上使用红色探照灯打猎时,看到一只兔子(若兔子原本的毛是白色的),则猎人看到兔子的毛是   色的。
23.(2021七下·鄞州期末)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在一个塑料瓶内倒入适量的水,放在阳光下,能够观察到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塑料瓶在地上有影子,这说明光在同一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
(2)夏天用手直接去触摸0℃的水和
0℃的冰,一段时间后哪个感觉更冷些?小科立刻回答:一样冷,因为两者的温度相同。你认为小科的回答正确吗?请判断并说出你的理由:   。
24.(2021七下·余姚竞赛)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十五的夜晚,小光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000km。月球的直径约为   km。
三、实验探究题
25.(2021七下·浙江期中)书籍和棉被等久放在房间中容易长霉菌,为了除湿、杀菌,人们经常将它们放在太阳下晒。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此产生兴趣。他们提出了“阳光中哪种辐射可以杀菌”的研究课题,并制定以下实验步骤:
⑴查阅资料:知道阳光主要由红外线、   和紫外线组成。
⑵提出假设:红外线也可能有杀菌功能。
⑶实验并记录数据:
光的种类 红外线 红光 黄光 绿光 蓝光 紫光 紫外线
光照前细菌菌落数 20 20 20 20 20 20 20
光照时间 4h 4h 4h 4h 4h 4h 4h
光照后细菌菌落数 20 20 20 20 20 20 0
⑷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阳光中具有杀死细菌、霉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辐射是   。
26.(2019七下·慈溪期末)某校在一次学生探究“物体吸热本领与表面颜色关系”的活动中,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器材及生活废弃物(均已消毒),小明所在实验小组领取了如下物品:
A.250ml易拉罐2个 B.50m矿泉水瓶2个
C.铁皮两片
D.火柴
E.蜡烛 F.温度计 G.黑色密封带(用胶带代替
小明仔细查看后,发现每个实验组至少可以选择不同的三组材料进行实验。
(1)如果你是小明,请你选择合适的一组材料进行实验:    (填编号)。
(2)根据你所选的上述材料设计实验,写出简要步骤:    。(3)假如小明的实验设计及操作都没有问题,请你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推断小明通过本实验得出的 结论:     。
27.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之一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外层膜结构建筑,博得许多世界建筑师的好评。“水立方”的外膜用什么颜色更节能?某科学探究小组因考虑到“水立方”馆内光线和夏天的室温,他们做了几组实验。
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先后用不同颜色的膜在不同颜色的光下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l所示: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色
膜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1)由表1可以得出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
实验二:用不同颜色的膜材料ETFE做大棚实验,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大棚外膜的颜色 蓝色 无色 紫色
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温度 36℃ 36℃ 36℃
一天中棚内的最高温度 38℃ 50℃ 30℃
光的通过量 90% 98% 50%
(2)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用   色更好。
28.小东和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的大小经常在改变,那么手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出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手电筒和黑板擦的距离I.(厘米)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的高度H(厘米) 20 17 14.5 13.6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及远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的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I。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1- 35厘米时,影子的高度H大约是   厘米。
(3)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   (填“快”或“慢”);没想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的大小将   。
四、解答题
29.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V射下,A为一只昆虫。
(1)标出昆虫A在图甲中位置时,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
(2)若昆虫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飞行,请在图乙框中画出昆虫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 轨迹。
30.(2018七下·杭州月考)根据光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2018 年 1 月 31 日,发生的“超级月全食”。
(2)当阳光照在雪地上时,为什么黑色物体下面的雪会熔化得更快?
(3)戴上蓝色眼镜,在红色的灯光下行走方便吗?为什么?
31.园艺家为何失败
一个爱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欢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慢,甚至枯萎。
(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2)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为什么看到叶子是绿色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2.【答案】A3.【答案】C4.【答案】B5.【答案】C6.【答案】A
7.【答案】A8.【答案】D9.【答案】D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C
13.【答案】D14.【答案】D15.【答案】B16.【答案】B17.【答案】C18.【答案】A
19.【答案】圆形;直线传播;大;正方形
20.【答案】(1)白色;色散;红外线;电视遥控器(2)黑(3)红、绿、蓝;绿;白
21.【答案】(1)色散;牛顿(2)不是(3)红外线照相机(4)100元纸币
22.【答案】折射;红
23.【答案】(1)复色光;直线(2)不正确,冰熔化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24.【答案】458×103
25.【答案】可见光;错误;紫外线
26.【答案】(1)AFG(2)将其中一个易拉罐用黑色胶带密封,把这两个易拉罐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分别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并记录(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3)物体表面颜色越深,吸热本领越强(不同颜色的物体对热的吸收能力不同给1分)
27.【答案】(1)透过它的色光(2)蓝
28.【答案】(1)减小(2)15.5(3)慢;基本不变
29.【答案】
30.【答案】(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黑色的吸热性远比其他颜色要来的高,这样就能加快雪地上的雪融化。
(3)不方便,红光不能透过蓝色透镜
31.【答案】(1)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2)红光
(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阳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各种颜色的物体被白光照射,看到的是它的本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