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03 22:4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齐齐哈尔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
生 物
时 间 :60分钟 满分 : 10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2.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判断其中的①—⑤分别是什么结构或体液,并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
B.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乳酸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
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被利用需要经过6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⑤中不含蛋白质
3.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B中
②A、B、C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
③D中混悬着一定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④正常情况下,ABD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4.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5.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部位接受刺激,神经纤维膜上K+通道的通透性增大
B.b、c处膜两侧的电位属于静息电位
C.兴奋在膜内的传导方向为a→c→b
D.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与突触传递兴奋的速度相同
6.如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在b、c两点之间连接有一个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a点,电流计的指针可发生2次偏转
B.在c点的神经纤维上给一个适宜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1次
C.②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D.在a点处切断神经纤维,适宜刺激Ⅰ、Ⅱ时,均不发生信号转换
7.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具有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进而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
B.褪黑素分泌的调节是神经调节,未体现体液调节
C.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D.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
8.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既参与了神经调节,又参与了激素调节
B.C表示胰岛A细胞,D、E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
C.激素②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
D.寒冷条件下,激素④⑦分泌增多,激素⑤⑥分泌减少
9.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A.血浆pH的调节 B.体温调节
C.内分泌的调节 D.水平衡的调节
10.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B.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T细胞发挥的作用相同
D.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最终消灭抗原的是吞噬细胞
11.如图为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图解,a、b、c、d表示相关的免疫细胞,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d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d细胞通过分泌细胞(淋巴)因子消灭抗原
D.I可表示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
12.“柯萨奇”病毒可引起“胃肠感冒”,患者常出现呕吐和发热等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进入胃部后引起胃体肌肉收缩属于条件反射
B.辅助性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
C.机体消灭“柯萨奇”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D.机体发热说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3.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
C.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D.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14.甲图表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B.图乙中a、b两点的生长素浓度不都小于10-8(mol/L)
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
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相同数量的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15.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促进果实生长
B.乙烯抑制果实的生长和成熟
C.脱落酸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D.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16.如图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所有种群都同时具有图中的种群特征
丙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丁是年龄组成,可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
甲可使种群密度增加,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
17.瓦氏雅罗鱼俗称华子鱼,在江河刚开始解冻时即成群向上洞游产卵。为增加华子鱼的数量,渔民在通向达里诺尔的四条河道中铺设羊胡草把,创设华子鱼产卵的适宜环境,几年内华子鱼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时种群数量少不存在环境阻力,4年内种群数量符合“J”型增长
B.b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捕捞后种群数量保持在该点附近容易恢复
C.d点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捞量,渔民可通过控制网眼大小来控制捕捞量
D.适当捕捞成鱼可为幼鱼提供更多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有利于种群发展
18.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食草动物某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曲线,λ=t年种群数兔/(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年初至第3年来种群里“J”形增长
B.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C.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D.在第4年初至第5年来,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19.请判断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的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
B.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
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
D.海葵与寄居蟹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③表示
20.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21.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②是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③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热能、水、空气等
D.④是自养生物,如绿色植物、大肠杆菌等
22.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6kg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海洋鱼的食物有1/3来自植物,1/3来自食草鱼类,1/3来自以食草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那么按能量流动效率20%来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
A.310kg B.240kg C.180kg D.150kg
23.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其中的“物质”主要是指含碳有机物
C.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体内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D.碳元素以无机物的形式往返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24.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南橘北枳”——环境影响生物性状
B.“牝鸡司晨”——性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母鸡性反转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行为信息利于种群的繁衍
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5.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B.建立自然保护区和进行易地保护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和所有的野生植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要防治环境污染,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部分系统的名称为:Ⅰ _________,Ⅲ__________,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否则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若图中的Ⅳ中的某器官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素氮升高、呕吐等一系列症状,即________,最终会引起死亡
(2)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填“甲”、“乙”或“丙”),若A过程受阻,引起__________________(症状)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微山湖红荷湿地是由微山湖、昭阳湖、南阳湖和独山湖组成,也被称为南四湖。实施“退岸还湿、退渔还湖”工程十几年来,恢复和提升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物种资源。回答相关问题:
(1)鲫鱼是微山湖中主要的鱼类之一。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的种群密度时,若调查中部分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______(填“大”或“小”)。
(2)该湿地的昭阳湖和独山湖各有一条食物链如图所示。
若昭阳湖中的水草养活了1000尾鲫鱼,则独山湖中等量的同种水草最多能养活鲫鱼______尾。
(3)“退岸还湿、退岸还湖”工程使得被称作“水中熊猫”的桃花水母、“鸟中熊猫”的震旦鸦雀也在这里“重现江湖”。其中震旦鸦雀是鸟类中的“模范夫妻”,每年4月份开始雌雄共同筑巢,一起哺育雏鸟,这说明__________ 离不开信息传递。该工程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强,同时使城市的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成为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诗意家园,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4)修复后的微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28.(1)下图1为正常成人血液中X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下图2为机体血糖调节过程图,其中m、n为相关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①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a→b时段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时,与之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减少,以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②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当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时,c→d时段该激素分泌增加,则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______增强,最终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③图2中的n由胰腺中的_________合成和分泌,其具体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2)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是由于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简称HIV)。下图1为艾滋病感染者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____________病。被HIV侵染的T细胞产生于骨髓这一免疫器官,并在_____________部位成熟。
②人体感染HIV后,HIV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原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了囊膜蛋白(Gp120,Gp41)抗体等多种抗体,大部分HIV被抗体消灭。图2是抗体形成的一般过程,写出以下字母代表的名称:e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图1可知,HIV浓度在第9年达到了峰值,患者此时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
29.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组成成分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中,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鲢鱼是 _______消费者。
(2)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鲢鱼由水体的底层向上层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发生改变。
(3)图乙中,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D是_______。
(4)若河蚌从小球藻中获得的能量占2/5,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占3/5,则河蚌增加20 g体重,最少需要小球藻_______。
高二生物 答案
得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B B D B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C A A A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A C C
得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26、(每空2分,共14分)
(1)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尿毒症
(2)乙 组织水肿
(3)温度、PH(酸碱度)、渗透压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7、(每空2分,共10分)
(1)大
(2)50
生物种群的繁衍 直接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8、(每空2分,共20分)
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② 升高 对水的重吸收
③ 胰岛B细胞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① 免疫缺陷(免疫失调) 胸腺
② 记忆B细胞(记忆细胞) 细胞因子
③ 免疫监控
29、(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6分)
(1)河蚌、鲢鱼 次级
(2)垂直
(3)分解者
(4)340g(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