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3 15:1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标
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②指出了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召开(1956年)
(1)时间:1956年
(2)地点:北京
(3)主要内容
①分析了主要矛盾
即人民对经济文化的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材料一: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八大认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3.中共八大影响:
此件印发军委会议各同志,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时间:
会议:
内容:
1958年
八大二次会议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 探索中的失误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对总路线的评价:
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表现:
后果:
①农业上,虚报产量
②工业上,大炼钢铁
1959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农业—— 浮夸风、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高产。
史料实证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热潮,是从农业领域起步的。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大跃进”在工业上的表现:全民大炼钢。
时间 全国钢铁产量(万吨)
旧中国-1948年前 760(最高年产量92.3)
1949年 15.8
1952年 135
1957年 535
“北戴河会议离年终只有四个月的时间。到八月底钢产量还只有四百多万吨,离翻番的指标还差六百多万吨。”。
——周传典等人主编:《当代中国的钢铁工业》
1958年的钢产量目标:
1070万吨。
“经过几个月的苦干和蛮干,到十二月十九日,冶金工业部宣布‘今年全国已生产钢一千零七十三万吨’,但合格的钢实际上只有八百万吨。”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树木等,都为公社所有。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非正常死亡人口。在此期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农民多达三千多万人。
⑶国民经济调整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七千人大会:规模最大的工作会议
表现:
成效:
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教训:
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对国情分析不够
缺乏建设经验
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严重失误的原因与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原因:
教训:
二、“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1966年夏
原因:
时间:
动乱局面:
⑴红卫兵运动
⑵批斗“走资派”
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后果:
批斗彭德怀
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1966年夏
⑴红卫兵运动
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最最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我们心中最红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林彪
让我们共同敬祝:全世界人民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让我们共同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最最最最敬爱的林副统帅,永远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全国人民的口号
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
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被批斗时,曾拿着宪法悲愤的说: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刘少奇含冤而逝——新中国最大的冤案
集中反映“文革”中“民主和法制受到践踏”!
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
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中有哪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各自是如何覆灭的?
材料1:“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国民收入损失了约6200亿元,相当于我国人民1949—1979年整整三十年的创造。
材料2:“文革”中,我国少培养100多万大学生和200多万中专生。我国出现了长达十年以上的“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文盲和半文盲达2.3亿人。
材料3:中国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290美元(新加坡4430美元,香港4240美元,韩国1520美元),世界排名117位之后,属贫穷国家。
“文化大革命” 的危害
危害:
政治上: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上: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破坏。
教训:
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
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文化大革命的危害:
包头
武汉
大庆油田
大港油田
胜利油田
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内地兴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工业布局改善、门类增多。
三、建设成就
主要工业产品的增长
钢(万吨)
煤(亿吨)
原油(万吨)
电(亿度)
1957年
1965年
193
676
1.3
1132
2.3
146
1223
535
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
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
英雄模范人物
“铁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摘自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
(1)材料一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指哪一历史事件?针对新形势,八大提出了什么新内容?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
(2)材料二中的“总路线”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指出它的具体内容。
(1)历史事件:三大改造。内容: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会议:八大二次会议。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义。
材料三: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 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 ——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材料三中提出“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你认为可以实现么,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评价。
不可以实现。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