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实施一五计划的背景。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材料一 :建国初国内工业发展情况表。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项目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实施一五计划的背景。
材料二:中国、印度、美国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背景
②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②国民政府的搜刮
③多年战争的破坏
国民党统治区经济濒临崩溃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3.基本任务:
1.时间:
1953—1957年底
2.目的:摆脱工业落后现状,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基本任务
重工业
钢铁工业
能源工业
机械工业
军事工业
……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拓展阅读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轻工业:主要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如: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
重工业:指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如: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化学、建筑材料等工业。
材料一: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探究:既然要迅速实现工业化,依据当时的经验,应该先发展轻工业还是先发展重工业呢?
原因:①旧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基础薄弱
③国防需要
④苏联成功的经验
②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差距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
苏联专家正在教学机械操作
4.主要成就
(1)工业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1948年鞍山钢铁公司重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便是由7号高炉、大型轧钢厂和无缝钢管厂组成的鞍钢“三大工程”。1953年10月27日下午2点半, 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厂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1956年7月19日,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在沈阳飞机制造厂诞生。
(2)交通成就
①铁路: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宝成铁路于1956年建成,北起宝鸡,南达成都。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为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
鹰厦铁路于1957年建成,起自江西省鹰潭,经福建至厦门,全长693.6公里通车结束了福建省没有铁路的历史。
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新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③武汉长江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1955年9月开工建设,1957年10月建成通车,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下层为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鹰厦
铁路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新藏公路
宝
成
铁
路
武汉长江大桥
长春
沈阳
鞍山
宝鸡
成都
西宁
拉萨
厦门
武汉
①
②
③
⑤
④
⑥
⑦
⑧
⑨
一桥
二铁
三路
四厂
鹰潭
飞机制造厂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主要成就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超额完成。
6.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 ②获得苏联的帮助与支持 ③劳动人民的勤奋付出
镜头一:周恩来和米高扬在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镜头二: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镜头三: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一角
合作探究: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1954.9
北京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
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内容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表决票样
(1954年)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1954年9月15日)
相关史事P21
4.意义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宪法颁布的人民
材料: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根据材料思考回答:
1这部宪法规定权力属于谁?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
2这部宪法确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判断这部宪法的性质。
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阅读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再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行政、审判、监察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等各项权力,行政、审判和检查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思考:我国人民是怎样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利的呢?
“一五计划”
(1953-1957)
民主
政治
建设
一次会议:
一部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9)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起点低
成就大
工业化起步
归纳小结(四个“一”)
一个计划:
经济
建设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个制度:
课堂小结
1.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这里的“一桥”指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 宜昌长江大桥
D.黄浦大桥
A
课堂练习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