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4 10: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500前后的世界)敢于从事性命相关的航海探险的不是中国人、印度人或阿拉伯人,而是西欧人;是他们,驾着前程远大的浪潮——最终将吞没整个世界的浪潮——前进”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材料: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是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
材料反映出当时欧洲社会上出现了什么现象?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
经济根源: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渴求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尤其是香料……当时比今天显得更为重要。配药,保存肉类,例如制造香肠,都需要使用这些香料。
——A·帕尔默等著《近现代世界史》上册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的描绘,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掀起海上探险的热潮。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日本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其所属岛屿有金,金多无量……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 459座岛……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奥斯曼
帝国
材料: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地中海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并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比原价高8-10倍)。因此,西欧各国迫切需要开辟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摘编自周世良、吴于廑《世界通史》
商业危机: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重要商道,亚洲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材料三 “正是陛下(西班牙国王),将我派到上面所说的那些印度地区 ,播撒上帝的光明……把他们都教化为我主的信徒。……”
----哥伦布
材料:(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和发财致富。
——迪亚士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精神动力:通过海外扩张,对外传播基督教;
“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整个身心都奉献在航海上,虽然这是一件非常艰难,需要付出艰辛的事情,但是为了事业的需要,我必须这样做。”
——哥伦布《航海日记》
……他们可以用自由意志成为自己的造物主,把自己造就成想变成的任何人。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皮科·德拉·米兰多拉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精神动力:通过海外扩张,对外传播基督教;
文艺复兴人文精神的推动,倡导开拓冒险进取。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自荐信
尊敬的国王陛下(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女王):
我认为我们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是迫切而有必要的,因为……
而且现在我们也完全有能力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因为……
恳请国王陛下恩准并给予我们大力支持。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1492年3月15日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客观条件:航海经验的积累; “地圆说”的流行,季风和洋流等地理知识的丰富知识;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在伊比利亚半岛,历时8个世纪之久的再征服运动到15世纪逐渐结束。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完成了政治统一进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具有相当雄厚的物质力量和必要的组织能力。封建国家为了扩大贸易,增加财源,进而发动海外掠夺,对开辟新航路予以必要的支持,提供了重要条件。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是一个全国计划,是一个由一个王子主持的计划。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像那些商人为贸易所进行的孤立探险,而是一个两百年来有规划、有系统组织的任务和策略……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
1)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渴求金银财富以及新市场
2)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行纪》的描述引发“黄金热”
3)商业危机:
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的商路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4)精神动力:人文主义精神以及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5)客观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说” 等地理知识的增加
6)主观条件: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探险精神以及个人努力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自从阿拉伯商人控制东地中海商路后,西欧人就开始寻找经大西洋到达印度的航线。他们多次进入大西洋,并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亜士在航行中因遭遇大风而意外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结合图文,掌握迪亚士的航行路线。
二、新航路的开辟
史料阅读
1487年迪亚士率三艘帆船在葡萄牙政府的支持下,从里斯本出发,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当船队航行到南纬33度的地方时,平静的海面突然发生了变化,刺耳的风声呼啸着掠过海面,暗蓝色的巨浪,一浪高过一浪,风暴象一头奔腾不羁的野马狂奔而来,三桅帆船东倒西歪,很快其中一艘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另外两艘像树叶一样在海中上下颠簸,狂风将它们向西南方吹去,海岸线不见了,迪亚士一行人飘在茫茫的大海上。船队在风浪中经过两天奋力拼搏,才绕过骇人的海角,驶进风平浪静的非洲西海岸。望着令人生畏的海角,船长将它命名为“风暴角”。
结合图文,掌握达 伽马的航行路线。
1497-1498年,达 伽马率船队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口从此,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
结合图文,掌握哥伦布的航行路线。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熟悉《马可-波罗行纪》,一直想寻找通往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航路。他相信“地圆说”,设想由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就可到达中国。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西航,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此后,他又三次进行横渡大西洋的往返远航。尽管哥伦布一直没有到达亚洲,但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史料阅读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韌,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
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结合图文,掌握麦哲伦及其船队的航行路线。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5艘帆船出航 他们绕过南美洲,经过风浪险恶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 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在介入当地人的冲突中被杀,他的同伴们驾驶“维多利亚号”经南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1522年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次环球航行。
历史纵横
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上的艰苦生活
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历尽艰辛一位船员记述了他们在横渡太平洋期间的苦难:“我们所 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 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 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令人作呕……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靠吃 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在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 但是,这些早期航海家也是欧洲第一批殖民者 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也是掠夺和奴役当地人民的过程。
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具体概述这四幅图所发生的历史史实
请同学们认真研读本部分图文完成下表。
开辟区域 航海家 出发国家 时间 成果
南半球
北半球
俄罗斯: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Newfoundland
(纽芬兰)
世界地图:以航海家名字命名的地方:
1、麦哲伦海峡
2、德雷克海峡
3、哈得孙海峡
4、哈得孙湾
5、塔斯曼海
6、塔斯马尼亚岛
7、美洲
......
课下画一画: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路线图(过程)
尽管人类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万年。 但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年以前,世界文明基本上是以大陆为中心,海上联系相对来说并不重要。如果把1500年作为划分世界历史新时期的标志,就是因为从那时起各大陆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联系,从此各地区都被整合到全球体系中来。
——《泰晤士世界历史》
1630年《新世界地理和水文地图》
全球航路的开辟
环球交通网络形成
黄金、商品、传教等
造船、航海、地理等
西、葡等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
其他航路的开辟
动因
条件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课堂检测
1.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已具备了(  )
A.宗教动力     B.社会根源
C.客观条件   D.交通条件
B
2.14—16世纪,远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颇为流行。贵族们希望通过海上征服战争建功立业,赢得君主欢心,从而获取俸禄、封地和职位;商人们希望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获得发财致富的机会;普通民众则希望获取新的土地。据此可知,在当时葡萄牙等西欧国家(  )
A.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化 B.海外扩张成为社会共识
C.阶层间流动受到了严格限制 D.开始利用海洋获取权益
B
3.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的、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是( )
①麦哲伦 ②哥伦布 ③达·伽马 ④迪亚士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4.哥伦布航行前与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签定了一份协议:“任命哥伦布为他所发现或取得的所有岛屿和大陆的元帅,他和他的继承人永远享有这个职衔及相应的一切权利和特权;……哥伦布保有这些领地所出产、交换而得和开采出来的一切黄金、白银、珍珠、宝石、香料和其他财物的十分之一,完全免税……”其他航海家航行时也都有类似的协议,这些协议的主要作用是(  )
A.鼓励航海家从事工商业活动 B.保障了航海家的基本权益
C.促进西班牙等国的殖民扩张 D.推动了新航路开辟的进程
D
5.每年10月12日,就会有印第安人来到塑像前表示抗议,指责他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美洲的许多国家还把他发现美洲大陆的这一天定为“种族日”。他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C
6.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这些航路包括(  )
①欧洲经大西洋到美洲的航线 ②欧洲绕非洲南端到亚洲的航线
③经南太平洋到大洋洲的航线 ④欧洲经地中海到达亚洲的航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7.15世纪末,欧洲人观察到,香料从亚洲的收获到欧洲的消费,中间要经历12个环节,并认为∶"要知道,香料经历了许多中转环节,才从东印度群岛到我们手中……难怪我们购买的香料与黄金等价。"这一状况( )
A.加快了欧洲对新航路的探索 B.促进了贵金属金银的开采
C.刺激了世界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A
8.菲律宾马克坦岛上立有一个双面碑,两面用不同的口吻叙述了同一件事:公元1521年4月27日,西拉普拉普在此击溃西班牙侵略者,击毙其统帅麦哲伦。另一面写着:公元1521年4月27日,斐迪南、麦哲伦与马克坦岛酋长西拉普拉普所部激战,重伤身亡于此。下列关于发哲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既是探险家又是殖民者 B.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C.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D.最先进行了罪恶的黑奴贸易
A
9.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并非皆大欢喜,而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下列属于“愁”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意大利
A
10.在研究历史过程中,由于立场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也会产生差异。如果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场上对哥伦布和发现美洲新大陆进行评价,其观点最有可能是(  )
A.英雄,传播欧洲文明 B.强盗,带来深重灾难
C.强盗,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英雄,促进了文明的融合
B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