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1.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春暖花开
柳绿花红
万木争春
草长莺飞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那好,这节课就带你们走进春天,一起去看看春天的美丽景色吧!
绝 句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
杜甫
融
róng
“融”读后鼻音。
燕
yàn
我觉得“燕”可以用顺口溜的方式记住——“廿”在, 上头,“北”中添个“口”,“四点”。
鸳
鸯
yuān
yāng
因为“鸳、鸯”在一起时是一种鸟的名字,所以两个字都有鸟部,而上半部分体现了两个字的读音。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山:江河和山岭,借指国家。
景物: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动物:燕子、鸳鸯。
借助课文插图想一想:这四句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
诗歌画面中的这些景物各自都具有怎样的特点 试着用诗歌中的词语来概述。
抓住“丽、香”感受自然景物静态之美,抓住“飞、睡”两个词语体会鸟儿的动态之趣.
多美的春天呀!温暖的太阳此时正照耀着大地,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出醉人的芳香。勤劳的小燕子正在忙着衔泥筑巢,可爱的鸳鸯卧躺在温暖的沙地,上美美地睡觉。祖国的山河多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呀!来,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再读一读这首诗歌。
春光景色美
动物显生机
诗人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美丽的春天,孩子们,诗中的自然景物和动物成了这种画面中的主角,它们有动有静,一定也给你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么你们通过这些事物感受到了春天大自然怎样的气息呢
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诗人杜甫以及他的诗歌《绝句》,并用自己优美的诵读表达我们对于春天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吧。
1.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认真观看图画,并简要说说画面内容。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公元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芽
yá
芦
lú
豚
tún
“芦、 芽”两个字上半部分的“艹”都要略宽于下半部分。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诗歌主要描写了惠崇《春江晚景》这幅画中的景物。
竹子、桃花、江水、蒌蒿、芦芽、鸭子、河豚。
【蒌蒿】
草本植物。叶子背面密生灰白色细毛,花冠筒形。干的茎叶点燃后生的烟能熏蚊蝇。
【芦芽】
芦苇的嫩芽。
河豚
生活在海中的鱼
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到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假如你现在行走在这如画的江边,在盎然的春意里,你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
课堂小结
惠崇春江晚景
竹子、桃花、江水、蒌蒿、芦芽、鸭子、河豚
(喜爱春天 赞美春光)
1.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课最后一首古诗:
《三衢道中》
曾几 : (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通过前两首诗歌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累积了一些有效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能简单交流一下吗
读通诗句
理解诗意
体会诗情
诵读积累
梅
méi
溪
xī
右半部分上面的三点以及中间的“幺”均要写得紧凑,下面“大”的横画则要写得稍长;
泛
fàn
减
jiǎn
右边“乏”的第一笔撇为平撇,下面的“之”整体成略扁之势;
右半部分的斜钩要写得舒展。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透了的时节,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我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清凉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树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叫,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在如此宁静的山路中,除了眼前所见美景,你还听到了什么 想象如果自己此时正走在这样的山路中,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课堂小结
三衢道中
所见:绿阴不减(充满生机)
所闻:黄鹂鸣叫(意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