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10课 音乐家 课件 (12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下册 第10课 音乐家 课件 (12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06 21:23:56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野玫瑰
(奥)舒伯特
歌曲创作背景
1814年的一个夜晚,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头,忽然看见一家旧货店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手中拿着一本书和一件旧衣在叫卖。同情心驱使他不由自主地摸出了仅有的一点古尔盾,买下了那本旧书。竟发现其中有大诗人歌德的诗作《野玫瑰》。他一遍又一遍地朗诵,整个身心被诗的意境溶化了。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从灵魂深处飘了出来。这个青年就是舒伯特,他写的这首《野玫瑰》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这首名曲的诞生源自他的一颗善良之心。
简介
(1797年-1828年)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家,
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后人评价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
《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
舒伯特
聆听歌曲
思考:
1.歌曲是几几拍的?
2.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延音记号其中的一种用法:
延音记号写在音符与休止符上,表示这个音与休止符可自由延长.
渐强与减弱
渐强与渐弱的演唱
前奏 间奏 尾奏
一般意思上的前奏指歌曲演唱前的音乐,一般前奏演唱完毕后接着就是间奏,尾奏在歌曲主题部分演唱完的部分音乐,也为终结的乐段。
前奏:预示歌曲的主题思想,提示情绪、速度、音准、调性、节奏、力度。
间奏:在歌曲的进行当中,在调式、调性及旋律的连接与转换过程中,给予提示。
尾奏:进一步抒发歌曲的思想感情,使音乐效果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巩固(旋律性补充/和声性补充)。



谢谢《野玫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
《野玫瑰》
二、教学目标 :
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
学习歌曲《野玫瑰》,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戏剧性的表述,让学生 了解速度的变化在艺术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懂得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欧洲浪漫音乐风格,培养学生对古 典艺术歌曲及浪漫派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把握音乐中的节奏和音乐力度。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过程与方法 :
1、 了解作曲家舒伯特及其代表作。
2、 学唱过程中,要求学生轻声演唱歌曲。
3、 引导学生聆听,模仿以及正确表现歌曲情绪。

六、 知识与技能:
注意歌曲中力度、速度等的变化处理。
七、 教学过程: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
介绍作曲家舒伯特及其代表作。
3、 聆听歌曲《野玫瑰》范唱 。
教师范唱歌曲《野玫瑰》。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思考: 歌曲是几拍子? 情绪是怎样的?
4、 认识音乐记号“延音记号” 。
5、根据课本提示的力度表情,处理歌曲的强弱记号,并思考在歌曲中的作用。
6、分析歌曲的前奏、间奏、尾奏。
八、 课堂小结:
同学们 ,我们要像舒伯特学习,在生活中做一位富有善良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