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5.守株待兔
孩子们,大家一定读过很多寓言故事吧 说一说,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的名字,同时再简单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叶公好龙
掩耳盗铃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两则新的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宋
sòng
耕
gēng
释
shì
冀
jì
守
shǒu
株
zhū
待
dài
宋
sòng
耕
gēng
“守”下面“寸”的横画与上面“宀”的横画大致等宽。
“耕”左半部分三笔横画要写得略短且横画之间等距,右半部分“井”的两笔横画之间略宽一些;
触
chù
颈
jǐng
释
shì
其
qí
“颈”左半部分下面的“工”最后一笔横画变成提画;
“释”左半部分不要写得过宽,应把位置留给右半部分,且右半部分上面“又”的横撇要注意避让左半部分。
守 株 待 兔
守在
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撞死在树桩上。
树桩
“等到、得到”
主要写了古时候宋国的一个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农具,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而成为宋国的大笑话。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树桩
折断脖子
碰撞、撞到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指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希望
指再次。
你觉得这个农夫如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守株待兔”的引申义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
课堂小结
农夫确实非常可笑,可是生活中难道没有此类现象吗 有不少人都抱着“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希望自己能够侥幸被幸运碰上,其实,真正的收获必然是源于努力耕耘的结果,这正是人们常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