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 挑柴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冀教版): 挑柴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12 20: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挑柴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清新、极富诗意的语言讲述了“我”第一次砍柴的经历,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砍柴路上,伙伴们撒欢蹦跳、大呼小叫;沉寂的山场中,伙伴们挥刀砍柴;头挨头,吃干粮嚼得脆响;西斜的阳光中追着影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欣赏并积累文章优美的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蕴涵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围绕中心句进行主题研讨。
2.抓住“第一次”深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我”第一次挑柴的经历,体会文中蕴涵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理解“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蕴涵的道理。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练习生活,导入新课。
1.你们平时在家里都能做些什么事情?承担什么义务? 2.介绍本文作者当时生活的年代和生活环境,直接导入新课。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读顺。2.思考: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三、抓住重点,进行主题研讨。1.抓住“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这句话,交流探讨。(1)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是“咬紧牙,挺住!”找出来读一读。(2)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2.抓住“第一次”挑柴,畅谈感受。(1)“我”第一次上山的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体会?边读课文,边在你感受深的地方作批注。课件展示 ( 2)作者的第一次挑柴经历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件展示有新鲜,有快乐,但更多的是困难:路途遥远,体力不支,干粮丢了,担子越来越重。   3.再读全文,把“我”的感受读出来。四、阅读链接生活。将本课课文故事讲给家长听,尤其是要就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与他们进行交流,听听他们有什么想法,也想一想:自己今后在家庭生活中该做些什么? 由生活入手,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走进文本,也利于使学生带着与课文人物对比的意识进行阅读,更好地实现阅读影响人生。 体现阅读的层次性,以逐渐达成阅读的各个层次的目标。 突出重点研读,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 拉近与课文人物的距离,体会人物的情感。培养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以文本为依托,理解和体会课文人物的内心世界。 进行阅读训练,整体感知,升华情感。 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促进和谐,提升家庭教育水准,实现阅读的社会价值。
第二课时
一、整体回顾,感受人物,升华情感。1.分自然段感情朗读。2.交流、汇报与家长沟通情况。汇报要抓住要点,条理要清楚。二、吸纳乔传藻文章中的山趣、野趣。
出示课件1.谈一谈我们每天的生活轨迹。2.再读文中描绘的具体场景,边读边想象。3.课文除了让我们享受山趣和野趣,你还收获了什么?4.自由推介作者的其他儿童作品。 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吸引学生走进山城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体会文章蕴涵的乡野趣味。 感受生活,品味哲理。 将学生在课上的情感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的习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