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下册5.20《食物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五年级下册5.20《食物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03 14:1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时 课题: 食物链
教学目标
1.知道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维持生命需要消耗这些食物;能说出常见植物和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2.运用观察、查阅资料、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获取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信息。
3.大胆质疑,能对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表现出探究兴趣,能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4.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相处以及保护身边多种多样的生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维持生命需要消耗这些食物。
教学难点:能说出常见植物和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课件、《科学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人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视频。 (学生观看。) 师:视频中都出现了哪些生物? 生:蝉、树、螳螂、黄雀等。 师: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生:螳螂把蝉吃了。 生:螳螂又被黄雀吃了。 师: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食物链。 师:这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讨论、汇报。) 师:为了方便、直观地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常用“→”表示。请同学们画出这种食物关系。 (教师针对学生画的情况进行指导。) 师:谁能发现他们画的有什么不同? 生:箭头的方向不同。 生:有的箭头指向了被吃的动物,有的指向了吃它的动物。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请同学们思考:箭头的方向应该指向什么动物? (学生思考、汇报。) 师:箭头的方向应该指向吃的一方,表示物质、能量的转移和传递。请同学们修改自己画的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学生修改、展示。) 师:我们再看一下这条食物关系:蝉吸食树的汁液,蝉被螳螂吃,螳螂被黄雀吃,黄雀被鹰吃。像这种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像什么? 生:链条。 师: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串,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物、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叫作食物链。 2.认识食物链的特点。 师(出示课件):我们接下来换个场景,来到草地上。草地上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画出这些生物间的食物链。画食物链前,请同学们注意这些事项。 (学生读注意事项。) 师:小组要明确分工,合作完成,最好用铅笔画。 (小组合作,画食物链。) 师:下面我们找个小组上台展示。 (学生展示。师生评价,补充完善。)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一条食物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食物链的起点一般是植物。 生:食物链终点的动物很凶猛。 师:食物链常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包含一系列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物通过食物获取它们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3.认识食物网。 师:请看这些相互交错的食物链,大家觉得它们像什么? 生:像一张网。 师:由于一种动植物可能与多种动植物有食物联系,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食物网。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把草原上的草原狐全部消灭掉,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兔子的数量会增加。 生:草原上的草会大量减少。 师:当一种生物消失后,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师(出示“资料卡”):请同学们阅读“资料卡”。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师:每一种生物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4.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教师课件出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图片和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图片。) 师:请同学们对比这两幅图片,你们喜欢哪幅? 生:第一幅。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里的环境优美。 生:我感觉多种生物能够共同生活在这个家园里。 师:第二幅给你们什么感觉呢? 生: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师:确实这样,这就是生态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我们怎样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 (学生回答。) 师:我们要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三、拓展延伸 师:课下,请同学们观察花园里的生物,找一找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画一画食物链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板书设计: 食物链
食物链、食物网、生物界
保护生物
课后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