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比热容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2-18 17:1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热容练习
一、填空
1.工厂里的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 较大 。
2.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为了给核泄漏的核反应堆降温,向其内部注入大量的水,这是利用水的 较大的性质。
3.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4.海边的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带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比较大的缘故,相同质量的海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的温度升高得少。
5.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 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
用 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6.已知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温度升高的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 放出的热量多。
7农村在早春育秧时,农民伯伯早上将秧田里的水放掉,阳光照射使秧田的温度尽快升高;而晚上秧田则要蓄水保温,有利于秧苗的成长,这样做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原理。
二、选择
1.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急刹车时车胎表面温度升高,这是由于热传递造成的
B.5月31日是世界“禁烟日”,吸“二手烟”是因为分子的扩散造成的
C.在高山上烧水,水沸腾了却不太烫手,是因为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高
D.崔家营大坝建成蓄水后,对市区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2.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图6,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图7中的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
3.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4.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5.冬天,我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主要是因为水具有( )
A、较多的热量 B、较大的密度
C、较高的温度 D、较大的比热容
6.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D.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其比热容就越大
三、实验
1.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11所示。
(1)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 。
(2)水和煤油比较, 吸热能力强。
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
⑴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
加热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的温度/℃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食用油的温度/℃
30
32.5
35
37.5
40
42.5
47
47.5
50
52.5
55
⑵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⑶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
在这些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错误,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小华同学在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为了验证猜想,她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1)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 相同的水和由,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如图8所示,他们的初始温度为 ℃;
(2)在同样的条件下分别给水和油加热,如果在 相同时,可以通过比较 来比较它们比热容的大小。
4.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11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
70
65
61
58
55
52
50
48
47
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 ;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 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 ;
(4)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王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 叫做冷却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