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杠杆》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体验建立杠杆概念,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动力臂、阻力臂。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4、了解生活中的杠杆的分类,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知识形成过程,经历力臂概念的形成过程。
2、通过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到杠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3、把杠杆和人类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有关杠杆的物理知识和实际应用,且能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力臂概念的理解及画法。
3、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通过小猴和小兔子“分萝卜”谁占便宜谁吃亏的漫画导入,引导学生要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凭感觉,要学会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带着疑问进去新知识的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小猴和小白兔分萝卜漫画,讲解漫画。 学生看漫画。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引出本节课所学知识。
2、问:同学们觉得到底是谁占便宜了呢? 学生积极回答。
(2)展示学习任务
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展开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怎样识别杠杆?杠杆要平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分成哪几类? 学生齐读,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自己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学习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展开学习。
(三)新课教学
第一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体验+自学+领会”,构建物理观念。
让学生通过图片、体验等方式,学习杠杆的概念、并能正确找出支点,画出动力、阻力。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实际中形成物理概念的过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给学生提供器材,让学生体验:翘起物理课本。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思考:你所使用的工具,有哪些特点?如:软硬程度?如何运动?为什么会运动?结合课本76-77页内容,完成学案“活动一”的内容。 学生带着问题完成体验活动,小组讨论杠杆图片,完成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帮助学生形成杠杆的概念、了解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
2、出示撬棒图片,提问:你刚才撬物理课本的工具是软的还是硬的?使用过程中,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为什么会运动? 学生回答:硬的。绕某点转动。施加力的作用。 进一步巩固杠杆概念
出示撬棒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支点、动力、阻力,强调: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学生回答:支点。工人师傅给杠杆乡下的力,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学生接着回答。 进一步巩固支点、动力、阻力的概念。帮助学生准备找到支点、动力、阻力。为后面画力臂打好基础。
5、出示生活中的杠杆,让学生辨认是否是杠杆,你能说出这些图片中的杠杆的支点在哪吗?让学生完成学案上钓鱼竿钓鱼的相关作图。 学生学习。独立准备找支点、画动力、阻力示意图。
环节二:探究:动力、阻力,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还有什么?
让学生经历“得结论——推翻结论——再得正确结论”的思维过程,锻炼科学思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杠杆实验仪器,左右两边分别用细线挂钩码,使杠杆水平平衡。提问:杠杆处于什么状态?力学中,平衡状态除了静止状态还有什么? 学生回答:静止状态。也是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 帮助学生通过力学中的平衡状态顺利得出杠杆的平衡状态。
2、接着提问:那杠杆的另外一种平衡状态不能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应该是匀速怎么运动呢? 学生回答:匀速转动。
3、根据前面的体验和学习,动力和阻力肯定影响杠杆的平衡。提问:杠杆的平衡还受什么因素影响呢?提问:如果右边的钩码向右移动?杠杆会怎么样?说明了什么因素影响的杠杆原来的平衡呢?真的是这样吗? 学生猜想。学生:向右倾斜。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是。 让学生得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是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的错误结论。
出示圆形杠杆,提问学生:沿着小圆的边缘移动动力的位置,在不改变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的情况下,发现圆盘转动,说明了什么? 学生:圆盘转动。说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不是影响杠杆平衡的条件。 帮助学生理解力臂的概念,而不是直接给出力臂的概念,符合学生认识任务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区分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5、接着提问:那到底是什么因素才是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呢?演示:沿着原来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移动动力,让学生猜想圆盘会转动吗?通过演示实验,顺势引出力臂的概念。 学生观察:圆盘没有转动学生通过思考,理解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6、以刚才的杠杆实验器材为例,讲解如何画力臂,体会力的作用线。强调作图过程中实线、虚线的区分。随后完成学案上相关力臂的作图。 学生认真学习,归纳总结力臂的画法。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力臂作图。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力臂的画法,并通过作图巩固。并为后面杠杆的分类做好铺垫。
环节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导入,引导学生有效率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出示大人和小孩使跷跷板水平静止图片,引导学生合理猜想。 学生思考。 通过思考大人和小孩使跷跷板水平平衡,引发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感知。引导学生对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合理猜想。
2、提出问题:当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之间满足怎样的等量关系时,杠杆才能平衡呢? 学生进行合理猜想。
3、出示杠杆实验器材,提问:真正使用杠杆探究平衡条件之前我们需要先干什么?杠杆两端有什么?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动手调节杠杆至水平平衡。提醒:这样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我们就可以忽略杠杆自身的重力。 学生:调平衡。平衡螺母。调节杠杆水平平衡。 让学生通过联想到天平,同理调节杠杆水平平衡。
分别给左右两边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充当动力、阻力,移动钩的位置,使杠杆平衡。分别测出什么?出示两种平衡的图。提问:我们最好选择让杠杆怎样平衡呢?为什么 学生:测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水平平衡。方便测量力臂。 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的探究方式。
6、做一次实验行吗?为什么?那我们还需要怎么做? 学生:不行。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改变钩码个数、位置多测几组数据。 引导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探究过程。
7、接下来请同学们进行分组实验。注意组内合作,明确分工,将数据记录到学案上的表格中,最后处理数据,归纳结论。 学生分组实验。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8、组织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归纳总结结论。 学生处理数据,得结论。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9、出示杠杆的平衡条件,祝贺同学们探究成功,指出:杠杆的平衡取决于力与力臂的乘积。 学生听讲。 给学生以自信,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后续的学习。
10、出示从古至今的利用杠杆原理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物理的魅力。 学生认真听讲。 扩展学生视野。
11、请同学揭秘“分萝卜”到底是谁占了便宜?说明理由。出示分萝卜的图。 学生回答:小猴占便宜。左边力臂短,力就大。 前后呼应,学生自己释疑。
12、是真的吗?“用一个小小的弹簧测力计测出大象的质量?出示图片,以及测量过程,数据,引导学生计算大象的质量。 学生回答:是真的。应用杠杆知识就可以解决。学生应用杠杠平衡条件计算大象质量。 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生活中的杠杆的分类。
引导学生“从生活到物理再到生活”,学以致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让两位学生夹核桃。一人用手捏,一人用核桃夹夹核桃。提问:为什么用工具很容易把桃核捏碎?引出省力杠杆及其特点。让一个学生用钓鱼竿模拟钓鱼,另一个学生徒手钓鱼。提问:使用钓鱼竿有什么好处?引出费力杠杆及其特点。 学生举手上台演示。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形象的处理问题。
2、教师举例介绍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的特点。 学生结合刚才的演示、观察图片,逐步了解各种杠杆的特点。 让学生真正了解不同种类杠杆的优缺点。
3、学生快速完成学案“任务三”内容,巩固新知识。 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知识,应用知识。
4、出示两把剪刀的杠杆图片,提问:要剪铁丝用哪把剪刀?让学生分辨是什么杠杆? 学生回答。 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四)课堂小结
重新展示学习任务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检验自己是否完成学习任务。
四、课后作业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1、思考:指甲剪由几个杠杆组成?每个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在哪?分别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通过研究生活中常用的指甲剪,巩固应用所学知识。
课后兴趣提高:如果分别在杠杆两端某两个位置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则杠杆的平衡条件又是什么呢?多个位置挂上钩码呢? 让对物理有兴趣的同学课下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开拓思维。
3、百度:阿基米德的故事。了解阿基米德对科学的贡献。 让学生产生对科学家的敬畏心理,也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形成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心。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一根杠杆的水平平衡,完整的呈现杠杆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感受到缺少任何一部分知识,都会影响杠杆的平衡之美。让学生产生自己对每一部分知识都应掌握的心理暗示。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容量较大,在其中一些环节中没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或者探究时间就得结论,后面可以稍微删减一些不必要重复的话语或活动,适当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提高学生分析、评价的综合能力。适当改进引导学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