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巩固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有点儿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B.他累得失魂落魄,想马上休息一下。
C.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D.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 坚固 B.弗能应 应答
C.道旁李 道路 D.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或者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放肆(sì) 龇牙咧嘴(liè) B.瞄准(miǎo) 弗能应也(fó)
C.引荐(jiàn) 出谋划策(chè) D.桅杆(wéi) 吓唬(hu)
4.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大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哑巴老人的船总是干净而清爽,船舷擦得亮亮的,闪着桐油的光泽,一点儿也不像他皱巴巴的脸。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在岸上一吆喝,他就会从船舱里出来,再稳稳当当地把过河人送到对岸去,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A.哑巴老人爱干净。
B.在这里过河的人,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C.哑巴老人的船摆得又快又稳。
D.哑巴老人热情周到地为过河的人服务。
二、填空题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水手 ( )的项端 ( )地看着
( )地说 ( )地夸耀 ( )地说
6.用“然”字组词,并分别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
(1)猴子( )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2)猴子( )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
(3)爷爷今年八十岁了,他( )能爬上天都峰。
(4)孩子的手( )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7.看拼音写词语。
zì xiāng máo dùn cháng máo máo dùn dùn pái
( )( ) ( ) ( )
zàn yù míng yù wú xiōng wú bèi
( )( )( ) ( )
8.按查字典的要求完成表格。
查加点的字 音序 应查部首 用“√”选择正确的字义
策略 ①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②计谋;办法;③谋划;筹划;④姓。
放肆 ①任意而行,不顾一切;②铺子;商店;③数目“四”的大写。
航行 ①船:②行船;也指飞机、宇宙飞船的飞行。
盾牌 ①盾牌,古代打时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等的牌形武器;②盾形的东西;③货币名。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9.这三段写的是水手们逗猴子,猴子___________孩子,孩子___________猴子。
10.文段中出现的最多的一个字是“笑”。
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发展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至少还能写出两个关于“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圈出第3段中描写孩子动作的词语。
12.我也能用一连串的动词写一小段话。(至少用五个动词)
___________
主题阅读拓展。
童年趣事
在我小的时候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最使我难忘的是捉蝈蝈。
在一个秋日的下午,爸爸带我去捉蝈蝈。后山上草丛中、灌木丛里的蝈蝈可真多,它们“吱吱吱”的叫声,撩得我心里痒痒的。爸爸很快就捉了好几只。可我却一只也没捉到。正当我要打退堂鼓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碧绿的大蝈蝈在一根矮树枝上抖动着翅膀“吱吱吱”地叫着。我高兴极了,什么也没想,一下子扑了过去。谁知,蝈蝈一下子蹦得无影无踪。我反而趴在地上“捉”了一手泥巴,弄得我真是哭笑不得。
这时,我听到后面有人哈哈大笑,回头一看,是爸爸在笑我哩!我生气地说:“笑什么,我这是第一次捉嘛。”爸爸却笑着说:“我不是笑你,告诉你吧,捉蝈蝈也要有技巧,不想想办法就去捉,哪能捉得到?记住要眼明手快,悄悄接近,看准了要快速捉,知道吗?”我说:“知道了。”
这时候,我又发现一只蝈蝈在矮树的叶子上叫。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慢慢地走了过去。可我刚要伸手,机灵的蝈蝈又跳走了,一边跳还一边“吱吱吱”地叫,好像在说:“你捉不着我,你捉不着我。”我不灰心,一直盯着它。最后,它停在小草上。我慢慢张开双手,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慢慢蹲下身子。蝈蝈没看见我,仍在叫,但马上又停了。我想不能再犹豫了,就对准蝈蝈双手猛罩过去。我马上感觉到蝈蝈在咬我的手心,有点儿疼,可我还是喊:“我捉到了,我捉到了!”
后来,我用这个方法连续捉了好几只蝈蝈。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无论干什么,都要先动脑筋。这样,做起事来就简单多了。 (有删改)
1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 )
(2)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 )
(3)古代官吏退堂时打鼓,现比喻做事中途退缩。 ( )
(4)没有一点踪影。 ( )
14.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告诉你吧,捉蝈蝈也要有技巧,不想想办法就去捉,哪能捉得到?
________________
15.“我”第一次是怎样捉蝈蝈的?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第二次是怎样捉蝈蝈的?请找出有关句子画上“_____”。
17.读完文章说说捉蝈蝈的技巧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9.习作
你读过哪些有关探险的书籍?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书中的主人公,你会怎样进行你的探险之旅呢?想象一个场景,编写一个探险故事吧。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勇敢 桅杆 眼巴巴 胸有成竹 得意洋洋 高兴
6.显然 忽然 居然 竟然
7.自相矛盾 长矛 矛盾 盾牌 赞誉 名誉 吾兄 吾辈
8.C ②√
S 聿 ①√
H 舟 ②√
D 目 ①√
9.逗 追
10.推动情节的发展 眉开眼笑 笑逐颜开
11.脱 爬 追 攀 伸 夺
12.他早上起床,先穿衣服,接着刷牙,洗脸,吃早饭。
13. 哭笑不得 蹑手蹑脚 打退堂鼓 无影无踪
14.告诉你吧,捉蝈蝈也要有技巧,不想想办法就去捉,不可能捉得到。
15.“我”高兴极了,什么也没想,一下子扑了过去。结果蝈蝈一下子蹦得无影无踪。“我”反而趴在地上“捉”了一手泥巴,弄得“我”真是哭笑不得。
16.我慢慢张开双手,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慢慢蹲下身子。蝈蝈没看见我,仍在叫,但马上又停了。我想不能再犹豫了,就对准蝈蝈双手猛罩过去。
17.眼明手快。
18.无论干什么,都要先动脑筋。这样,做起事来就简单多了。
19.范文:
神秘的森林探险
我乘着飞行器到了森林,飞行器降落了,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灰暗暗的树木,树上缠着绳子好像这上面缠过东西。
我往东走去,越往里面走越黑暗,突然,一个大火球向我扑来,我纵身一跳,跳过去了。我发现有点不对劲,因为我看见,大火球里好像有东西,可我没再追究,我还要去探险这个奇怪的事情呢!
我走到小河边,发现河面结冰了,鱼都冻死了,可现在是夏天,怎么会结冰呢?我带着这个问题拿出“河面感应器”,在冰上探测,感应器响了,它把冰面凿碎了,我带上了水下呼吸桶进入了水面。
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桶状的箱子,我伸手去摸,它都快把我的手烫破皮了,我打开“万能查询电脑”查询他的资料才知道,刚才的大火球就是他通过热量煤产生的。但是河面结冰,他又在河里,为什么没能把河面烤透呢?原来,热量都吸收在大火球里了,河面体温不足,才会结冰。
我看见天空上飞着两只燕子,他们好像在讨论什么,于是,我拿出“万能翻译器”听他们在讲什么, “嘿,乐凡,你知道吗,我找到了那些探险家了,我听你姐姐乐娜说,他们在大火球里。” “什么,在大火球里!”我大声喊道。我跑到最东边,发现了大火球,我拿出穿透袜子点击最强功力,向大火球射去,大火球被穿透了,里面的探险家得救了,他们昏迷了,我给他们吃了一个药丸,他们醒了,说:“原来是你救了我们,谢谢你!没有你我们永远就出不来了,就见不到我们的家人了,谢谢你!”今天的探险旅程真惊险,希望还能再来一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