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2 《诗经》二首(第2课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2 《诗经》二首(第2课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3 17:0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课时
蒹 葭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导入新课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啊!这就是《诗经》中《蒹葭》一诗描绘的意境。让我们唱着歌曲《在水一方》,一同品味《蒹葭》的朦胧缥缈。
预习检查
蒹葭( )  萋萋( )   湄(  ) 跻(  )  
溯洄( ) 未晞( ) 涘( )   沚( )
1.给下列加色字注音
jiān jiā

méi

sù huí


zhǐ
(1)蒹葭:   (2)苍苍:
(3)溯洄: (4)阻: 
(5)溯游:   (6)晞: 
2.解释下列文言词语
芦苇。
茂盛的样子。
逆流而上。
艰险。
顺流而下。
干。
(7)跻:   (8)涘: 
(9)右:   (10)沚:
3.翻译句子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难攀登。
4.《蒹葭》中写了哪些景物?
蒹葭、白露、霜、秋水。
(路)高而陡。
水边。
向右迂曲。
水中的小块陆地。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 ,皆生于水边。
《秦风》
“芦苇”
初读感知
1.解题
2.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音韵美表现在:
①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②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长、方、央。第二章 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第三章 押“i”韵,韵脚有已、涘、址。
③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 ;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3.感知内容大意
蒹葭①苍苍② ,
白露为霜。
所谓③伊人④ ,
在水一方。
溯洄⑤从⑥之,
道阻⑦且长。
溯游⑧从之,
宛⑨在水中央⑩ 。
第一章
①蒹葭:水边生长的草本植物。
②苍苍:茂盛的样子。
③所谓:所说的,也指所怀念的。
④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⑤溯洄:逆流而上。
⑥从:跟随、追寻。
⑦道阻:指道路难走。阻,艰险。
⑧溯游:顺流而下。
⑨宛:好像。
⑩水中央:被水环绕的高地。
蒹葭萋萋① ,白露未晞②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③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④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⑤ 。
①萋萋:茂盛的样子。
②晞(xī):干。
③湄(méi):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④跻(jī):(路)高。
⑤坻(chí):水中小洲。
第二章
蒹葭采采① ,白露未已②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③ 。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④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⑤ 。
①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②已:停止。
③涘(sì):水边。
④右:向右迂曲。
⑤沚(zh ):水中的小块陆地。
第三章
芦苇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站在对岸水那方。逆流而上追寻她,
道路艰险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找她,好像就在水中央。
芦苇一片凄清清,清晨露珠尚未干。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逆流而上追寻她,
越走越高道儿难。 顺流而下去找她,像是站在水中小洲上。
芦苇茫茫连成片,清晨露水没有完。
我所爱的心上人啊,她就站在河那边。逆流而上追寻她,
道路险阻又弯曲。 顺流而下去找她,像是藏身水中陆地上。
译诗选读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芦苇 白露 秋水
景语即为情语,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再现意境,把情感推向高潮。
合作探究
描写了一幅芦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造成了一种邈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2.诗歌中哪一些诗句表现了主人公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请简要分析。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些诗句都表现了主人公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着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苦闷、感伤、忧郁的。主人公渴慕倾心于“伊人”,执着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诗歌每一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的情景,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
4.《蒹葭》的主题是什么
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秋天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带着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出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5.《蒹葭》中的景物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诗的每章景物描写都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晞”,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金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与“伊人”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使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回环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诗人的情感。《蒹葭》全篇三章二十四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的虽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6.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关睢》 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蒹葭》 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欲见不得的焦急怅悯的心情。
拓展延伸
1.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关睢》一诗重在“叙事”,从中可看出主人公爱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 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
《蒹葭》 比(关睢》情感意味更浓。在艺术手法上,《蒹葭》 比《关睢》“兴” 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关睢》《兼葭》都可看作是爱情诗,它们的写作手法相同吗
课堂小结
《蒹葭》运用起兴的手法将主人公的相思、惆怅和痛苦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重章叠句的韵律美。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人。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板书设计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景物
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之路:阻且长、阻且跻、阻且右
结果: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
追求
景色迷离
距离遥远
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