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1 社戏
鲁迅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呐喊》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主旨情感。
2、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把握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领悟鲁迅作品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4、感受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培养淳朴善良、有爱无私的品质。
本文选自《呐喊》,有删节。本文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农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鲁迅母亲的娘家在绍兴附近的平桥村,童年的鲁迅因此有机会与农民的孩子交朋友,并了解农民的生活。他作品中有许多同情农民、歌颂农民的篇章,《社戏》就是这类作品中的名篇。
创作背景
《呐喊》
《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以传神的笔触和“画眼睛”、“写灵魂”的艺术技巧,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制度、旧观念和恶势力,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狂人日记》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孔乙己》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途潦倒,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动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
《药》表现了现代史上重大而发人深思的主题。作品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一个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而慷慨牺牲,他的鲜血却被民众当作治病的灵药,这种强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头发的故事》以“双十节”为线索,以N先生独白的方式,围绕着男人留辫子、剪辫子,女子剪发等“头发”问题组织故事。通过头发问题所引起的反复曲折的风波,表达了作者鲁迅对中国普通民众的深深同情和对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统治者或革命者的愤激。
《阿Q正传》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则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表现。“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要特征。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
思考:《社戏》与《呐喊》中其它篇目的写作风格一致吗?它为什么被选进《呐喊》而非《朝花夕拾》?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四大类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按照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以及微小说,《社戏》就属于短篇小说。
虚构是一种想象艺术,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小说表达的是艺术的真实,它不等同于生活真实。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虚构和艺术概括。
小 说
钳 撮 偏僻 行辈 照例 欺侮
宽慰 嘱咐 怠慢 礼数 撺掇 凫水
潺潺 踊跃 家眷 皎洁 好歹
qián
cuō
pì
háng
lì
wǔ
wèi
zhǔ fù
dài
shù
cuān duo
fú
chán
yǒng yuè
juàn
jiǎo
dǎi
大抵:
消夏:
归省:
絮叨:
宽慰:
怠慢:
撺掇:
凫水:
潺潺:
大概,大都。
过夏天。
回家探望父母。
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宽解安慰。
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怂恿。
游水。
拟声词,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悠扬:
自失:
弥散:
屹立:
踊跃:
纠葛:
棹:
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文中的意思是,完全为笛声所陶醉,仿佛自身都不存在了。
扩散,布满。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葛蔓纠结,难于分解,比喻纠缠不清的事情。
划船。
初读课文
通读全文,初感“社戏”
试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文章以“社戏”为题,写了“我”和伙伴们一起去赵庄看社戏前后的事情。
通读全文,初感“社戏”
找出本文线索划分结构。
线索:到赵庄看戏。
第一部分(第1-3段):
写“我”随母归省后,在平桥村的生活。
第二部分(第4-30段):
详写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第30-40段):
写看社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
再读全文,梳理“社戏”
平桥村是“乐土”
随母归省,得到优待
乡间生活,伙伴游玩
想看社戏,无船出行
月夜行船,景色优美
赵庄船头,远远观戏
看罢社戏,归航偷豆
六一公公送豆
怀念社戏
戏后余波
赵庄看社戏
(略写)
(详写)
(略写)
品读好戏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波澜起伏。文章记叙了一场社戏,还有哪些“好戏”?
再读课文,回味“好戏”
回味“好戏”,波澜起伏
研读“赵庄看戏”部分,为作者的心理画一幅曲线图。
向上代表高兴愉悦【起】,向下代表沮丧失落【伏】。
提示:盼望去赵庄看戏——叫不到船,急得要哭,不高兴——八叔的航船回来,我高兴了——祖母怕孩子不可靠,母亲说让大人熬夜陪不合理,我内心忐忑——双喜写包票,大人不再反驳,我身心轻松舒展——月夜行船,说笑叫嚷——笛声宛转悠扬,我内心沉静自失——想看的表演许多时不见,我有些疲倦——忽而红衫小丑上台,又振奋精神——老旦出台,唱了许久,扫兴,担心,忍耐——败兴返航,疲乏瞌睡——偷豆煮豆,满足归家。
回味“好戏”,波澜起伏
在看“好戏”之前,“我”的心情跌宕起伏,作者不厌其烦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这两种心情,目的何在?
越是期盼,遇到波折就越难过,越是难过,最后愿望得以实现就越开心。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笔法曲折,文气摇曳,起伏跌宕,引人入胜。这为看“好戏”作铺垫,也让读者充满期待。
例1:盼望看戏,无船出行的急切和沮丧
第5段“我急得要哭”直接描写“急”的心情;
第6段的“似乎”用假想来写沮丧的、着急的心情;
第7段“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渲染沮丧,烘托社戏对儿童的吸引力,用行为间接描写心情。
作者综合运用描写、记叙等方式来表达急切和沮丧的心情,层次丰富,充满童趣。
品读“好戏”段落,体味童真童趣
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心情的?
例2:月夜行船,前往赵庄的愉快和迫切
第10段“点”“磕”“退后”“上前”“架起”一系列的动词连用,“飞一般”运用夸张的修辞,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的愉快和迫切。
第11、13段,“我” 产生了两点误会:一是把“松柏林”误认为赵庄,二是误把“渔火”误认为戏台上的灯火。这样写作既构成了情节的曲折跌宕,又进一步表现出“我”想要去看到演戏的急迫心情。
品读“好戏”段落,体味童真童趣
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心情的?
例3:月夜行船,前往赵庄的愉快和迫切
第11、12段多感官描写:嗅觉(豆麦水草的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以动写静】、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感觉(沉静而自失【反衬此前的迫切】)。
这些景物描写(1)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2)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3)侧面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4)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品读“好戏”段落,体味童真童趣
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心情的?
以动写静主要运用想象来刻画,目的是写活静物,让静物呈现出更动态的形象。(主观)
Eg.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以动衬静主要运用反衬的手法表现,目的是衬托环境,使静景更静。(客观)
Eg.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
以动写静与以动衬静的区别
品读“好戏”段落,体味童真童趣
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答:“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不好看。
正面描写:
①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但那老生却没翻。
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
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并不停地唱着。
侧面描写:
④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来”等。
人物形象
(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
(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
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
(4) 双喜提议睏得熬不住的孩子们回去。
(5)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
(6)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
(7)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8)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
聪 明
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心细如发,聪明伶俐
亲切体贴、聪明细心
考虑事情周到,指挥能力强
体现双喜在孩子中的地位
考虑事情周到,聪明伶俐
反应灵敏
做事有始有终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双喜是一个聪明、能干、亲切体贴、善解人意的孩子,他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充满自信,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
人物形象分析
双喜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人物形象分析
阿发是个怎样的孩子?
摘自己家的豆,不说“摘”而说“偷”,只因为瞒着大人。这句话既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又写出了阿发的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2)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
(3)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
(4)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
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
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善良淳朴、好客热情。
善良淳朴、好客热情。
一般情况下,被别人偷豆应该生气、发火,不可能心存感激,“我”夸了他一句,他“竟非常感激起来”,表现了他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
六一公公是怎样的人?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偷”一般意义上是“残酷、自私、遭人唾弃”的行为。你如何看待课文中孩子们“偷豆”的行为呢?
孩子们“偷豆”是为了招待“我”,反映了他们诚恳待客的热情。
阿发自愿“偷”自己家的豆,表现了他的纯洁无私。
他们还偷了六一公公家的豆,并将吃过的豆皮等丢到河里,他们还担心船主察觉出少了盐和柴,体现出他们的考虑周到、心思细致。
面对六一公公的指责,他们应对自如。
总结:文中的“偷”是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淳朴的“偷”,
“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深入探究
开头写平桥概况、伙伴游玩,与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
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钓虾、放牛,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
同时,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深入探究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真的是豆好吃,戏好看吗?这句话怎样理解?
平桥村的环境: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
平桥村的乡民: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
平桥村之于鲁镇,正如百草园之于三味书屋。
时光滤镜中的记忆更加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挚爱之情。
本文通过叙写“我”童年时与农村孩子看社戏的美好往事,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
小 结
语言特点
语言赏析
本文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1)简练而精粹,内涵丰富
像鲁迅其他小说一样,本文语言之“简”与“精”表现得很充分,例如描述平桥村:“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表明了地名、地理位置、村庄规模、村民生计等内容,一方面简练,另一方面信息量并不少。
语言赏析
(2)平实而有情味
“平实”是表层信息,“情味”是深层信息。
“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这是非常平实的语言,小村的人们平时交往时礼教让位于亲情、友情,大家生活得和睦、快乐。
此外还有人物的语言,既是个性化的,又充满情味,如六一公公对“我”母亲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这当然是恭维话,认真品味一下,这些话似乎透露出一个乡民的憨厚心怀,开朗性格。
语言赏析
(3)生动而有画面感
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这也是动态场景的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孩子们乘坐一艘白色的船在碧波中起伏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快乐兴奋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