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文档属性

名称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2-18 18:47:57

文档简介

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主备人:备课时间:2012年12月5日 上课时间:2012年12月 日
一.课标及学业考试要求:
1.描述消化系统中结构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a)
2.列举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作用(a)
3.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b)
4.结合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树立平衡膳食的观点(c)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体消化系统中组成,明确消化系统的功能,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了解酶的概念及酶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明确消化面积的大小与消化速度的关系;学会开展模拟实验的方式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食物消化与吸收的过程,会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和吸收的图解。
三.重点与难点:
消化系统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酶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准备:消化系统的视频、干淀粉,大、小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碘液。
六.教学过程:
【第1教时】
(一)创设情景,新课引入
引入:在吃饭正常的情况下,患有慢性肠胃病的人,大都比较瘦,而有的人比较胖,这是为什么?
一.消化系统
组成:一条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
读图,并思考:
⑴构成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⑵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在哪里?
1.消化道:
画消化道的示意图同时让学生画在纸上,让学生对照课本146页图并与教师一道填写各部分名称,并了解其中几个部分的主要功能。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二)新课教学
2.消化腺:
分类: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的消化腺:如唾
液腺、肝脏、胰腺。它们通过导管开口于消化道。
另一类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它们数量甚多,都直接开口于消化道,如胃腺、肠腺等。
功能:消化腺能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
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设疑:我们每天吃进大量的食物,但只排出少量的粪便,减少的那部分到哪儿去了?
演示实验:哪一个溶解的更快。
结论:在人体消化道中,等量的相同类型的食物,形状、体积大小不同对消化速度有影响。
读图:看图4-20,并思考
1、口腔中的牙在消化食物时有什么作用?如果把米饭在口腔内慢慢地咀嚼,你会觉得有甜味吗?
――切割、磨碎食物;因为唾液中含消化酶。
2、胃壁很厚的肌肉层起什么作用?胃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消化腺及分泌的消化液有哪些? 主要消化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研磨食物。有关的消化腺是胃腺,它分泌产生胃液,消化蛋白质
3、除肠壁上的肠腺分泌消化液进入小肠外,还有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肠?这些消化液与哪些营养物质的消化有关?
――胰液、胆汁。胰液主要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而胆汁主要消化脂肪。
4、小肠壁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
――小肠表面的皱壁和小肠绒毛:大大地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5、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分解后的最终产物是什么?
糖类:葡萄糖
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甘油+脂肪酸
小结:说出消化道的组成和有关的消化腺
(四)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表示食物经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脂肪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
(1)根据曲线写出有关物质和器官的名称:
甲 ,乙 。
B ,C ,
D ,E 。
(2)在D器官中,三大物
质依次被分解为:糖类
,蛋白质 ,脂肪 。
(3)胰脏分泌的胰液在字母 表示的地方进行入消化道。曲线丙在C、D中连续下降的原因是 。
(4)便秘现象的引起是在 部位,原因为食物残渣在此部位停留的时间过久, 被吸收过多所致。
(五)作业设计:作业本第2(1)节
(六)课后反馈:
【第2教时】
复习引入:⑴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胃:酒精和少量的水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
⑵消化分为两类:
 物理性消化:牙齿――切、撕、磨(咀嚼)
胃――搅拌
小肠――蠕动
化学性消化: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三、酶
定义: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设疑:假如我们口里嚼着馒头,米饭,细嚼慢咽有什么特点吗?
(会变甜)
为什么会变甜呢?
(馒头,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不甜的,有可能淀粉在口腔内发生了变化?)
淀粉发生没发生变化,我们怎么知道呢?
(用碘液检验,淀粉遇碘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
演示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1、用自制唾液收集器收集唾液1~10m1,放入试管中备用(取唾液时,可轻轻咀嚼浸醋的棉花或其他食物,以增加唾液的分泌)。
2、将2支试管分别编为1、2号。在2支试管中都放入1cm长的生面条和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这时可看到2支试管内的生面条外表均呈现蓝色。
3、向1号试管内加入lmL清水,并轻轻振荡;向2号试管内加入lmL唾液,并轻轻振荡。同时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水浴(放人盛有38℃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以保持其温度的恒定。约经5~30min后,取出试管观察,看到1号试管中的生面条仍呈现蓝色,而2号试管中生面条外表的蓝色已消退。
步骤
实验项目
试管
1
2
1
淀粉糊
2ml
2ml
2
注入新鲜唾液
——
2ml
3
注入清水
2ml
——
4
370C水浴10分钟


5
滴加碘液
变蓝
不变蓝


课件44张PPT。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口腔咽食道胃肝脏胰脏小肠大肠肛门 人体的
消化系统由
消化道和消
化腺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消化系统的结构: 唾液腺分泌唾液到口腔里,并帮助消化和吞咽食物。 有人把口腔比喻成一座碎石工厂,包括搅拌棒、润滑液、碎石机,请分别说出它们所代表的口腔中的结构名称?思考:如果咀嚼时间长,你会发现口中的馒头和米饭变甜,为什么呢? 淀粉麦芽糖唾液淀粉酶淀粉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胃像一个大袋子,是消化道中的一个食品加工厂。它的上端连着食道,下端接着十二指肠。胃的容量约为1500毫升,食物在胃里充分停留、混合、研磨。 胃壁上的胃腺可以分泌的胃液到胃内,把食物分解成半流质状的食糜。 为什么胃不会把胃自己消化掉? 因为胃液中还含有一种物质,叫粘液,它覆盖在胃粘膜的表面,形成一层粘液膜,能够防止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消化作用,同时还有润滑作用,保护胃不受食物中坚硬物质的机械损伤。思考:肝脏分泌胆汁到小肠,帮助消化,还能解毒。胰腺分泌胰液到小肠,帮助消化。 小肠壁上的肠腺分泌肠液到小肠,参与
对食物的消化,并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小肠 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5-6米),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肠壁结构与胃壁相似,也分四层.内表面(黏膜)形成许多环行的皱襞,皱襞表面向肠腔内形成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黏膜上皮凹陷形成肠腺.分泌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从长度上看:
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从消化液看:
消化液的种类多。
从小肠壁看:
肠壁四层、肌肉发达;
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面积大;
小肠绒毛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很薄;思考:小肠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酶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酶脂肪酸脂肪甘油脂肪胰脂肪酶+甘油脂肪酸 大肠从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中吸收水分。 直肠是大肠的末段。 肛门把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粪便排出体外。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过程叫做消化。1. 消化的概念:消化包括:(1)物理性消化
食物会逐渐被软化和细化,如切割、研磨成
小块。
(2)化学性消化
食物在各种消化液作用下被分解成能被身体利
用的小分子化合物。营养成分的消化及吸收
糖类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肝油 + 脂肪酸

无机盐
维生素 直接吸收 消化 消化 消化 毛细血管 小肠 小肠 毛细淋巴管如图所示表示食物经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脂肪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
(1)根据曲线写出有关物质和器官的名称:
甲 ,乙 。
B ,C ,
D ,E 。
(2)在D器官中,三大物
质依次被分解为:糖类
,蛋白质 ,脂肪 。
(3)胰脏分泌的胰液在字母 表示的地方进行入消化道。曲线丙在C、D中连续下降的原因是 。
(4)便秘现象的引起是在 部位,原因为食物残渣在此部位停留的时间过久, 被吸收过多所致。 脂肪糖类食道胃小肠大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E水分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在小肠中彻底消化1、下列消化腺中,哪一种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腺体………………………………………………( )
A 唾液腺 B 胰腺
C 肠腺 D 肝脏
2、下列食物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A 纯净水 B 馒头
C 食盐 D 鱼肝油
3、根据食物在消化道内开始被化学性消化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蛋白质、淀粉、脂肪 B 淀粉、脂肪、蛋白质
C 淀粉、蛋白质、脂肪 D 脂肪、蛋白质、淀粉CB主要成分维生素DC4、下列器官中,都能消化蛋白质的一组是( )
A 口腔、胃 B 胃、小肠
C 胃、大肠 D 小肠、大肠
5、对脂肪消化起重要作用的消化液是……( )
A 胰液、肠液、胆汁 B 胃液、胰液、肠液
C 唾液、胰液、肠液 D 胃液、胆汁、肠液
6、下列结构与小肠吸收功能无适应关系的是( )
A 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B 小肠黏膜有皱襞放绒毛
C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BAA7、当人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以下哪种食物的消化…………………………………( )
A 豆腐 B 猪肉 C 米饭 D 青椒
8、经常酗酒的人,最直接受到伤害的消化器官是………………………………………………( )
A 胃 B 小肠 C大肠   D 口腔
9、人的胃不会自我消化,主要是因为……( )
A 胃中没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B 胃的内壁有一层黏膜覆盖着
C 胃蛋白酶不能消化蛋白质
D 胃壁比较厚BAB酒精在胃吸收,对胃黏膜有刺激,影响胃液分泌胃黏膜分泌粘液覆盖在黏膜表面,将胃液与胃的上表皮分开。据史料记载:“以前,人们认为鸟类的胃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后来,某科学家对这一认识提出挑战,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过一段时间,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于是,他推断胃液中一定含有消化肉块的物质”。请对上述史料作进一步分析后说明:
(1)这位科学家对这种认识提出的挑战(假设)是 。
(2)这位科学家为证实自己的假设所设计的实验巧妙之处是 。
(3)通过这一实验,这位科学家获得了新的认识。你认为在这个新认识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 。鸟类的胃也有化学性消化笼内的肉块能与胃液接触但不能进行物理性消化。是胃液中什么物质消化了肉块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酶酶为我们的生活添姿加彩。三、酶
1. 酶的概念:
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又称生物催化剂。
2.作用:
使食物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唾液淀粉酶真的能将淀粉催化分解吗?
(1)收集唾液:
用清水漱口,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颌或下颌齿根后,微低头,将试管口紧靠嘴下唇,让唾液流入试管中,备用。
(2)用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稀释唾液。
(3)制备淀粉溶液。
称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蒸馏水,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淀粉溶液。然后冷却,备用。唾液淀粉酶会因温度过高而失去活性。(4)将2支试管分另 编号为A、B。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4毫升,然后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观察2支试管内的变化。
现象:
原因:
(5)向A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溶液,并轻轻振荡;向B试管
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也轻轻振荡。实验组对照组
(对照作用)保持量的相同。2支试管内都变成蓝色淀粉遇碘变蓝色(6)同时将A、B试管放入水浴(盛有370C水的烧杯里),用
酒精灯加热以保持温度370C~ 380C。
(7)约经过5~10分钟后,取出试管观察。
A试管:蓝色变为无色;
B试管:不变色。使试管受热均匀。370C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在人体正常体温下催化效率最高。表示淀粉已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消化。说明蒸馏水对淀粉不具有分解作用。1:酶的作用特点:
(1)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它可以使人体细胞内的种反应迅速进行,保证生命活动。
(2)专一性。
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3)多样性。
人体内有很种酶,不同的酶催化体内不同的化学反应。
2:酶在细胞内产生,但在细胞外也能发挥作用。
3:酶缺乏症:
酶不足或缺乏,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病变。如白化病是皮肤、毛发、眼睛都缺乏黑色素的先天性疾病,是由于缺乏促使黑色素合成的酶造成的。白化病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2.作出假设:假设二: .假设一: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3.设计实验方案:温度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酸碱性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控制变量法思考:要控制相同的量
要控制不同的量 1.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的方法1、条目式…3、图文式…2、表格式水浴温度碘液新鲜的唾液60℃37℃10℃1滴1滴1滴1毫升1毫升1毫升变蓝变蓝不变蓝结论:
(1)温度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
(2)最适于唾液淀粉酶的温度为370C。拓展:
1)为什么唾液和1%的淀粉均应现配新鲜?为什么淀粉液要冷却后才能使用?
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才具有活性。较高温度下酶会失去活性
2)第3步和第2步次序不能颠倒原因?
先加淀粉酶后调节温度有可能淀粉都会被消化,影响实验结果
1.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它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我们称它为生物催化剂。
2.酶的作用特点:
(1)高效性。 (2)专一性。 (3)多样性。
3.影响酶的催化效果(活性)的因素
(1)温度。人体的酶最适宜的温度为370C
(2)酸碱度。胃蛋白质酶在pH=1.8催化效果最好.
(3)重金属等。
4. 酶在细胞内产生,但在细胞外也能发挥作用.
5:酶缺乏会引起一些疾病.3)在实验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如果你认为有请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没有,谈谈你会怎样设置对照组。
(作业本A:P47页第8题)
答案1:
结合“唾液淀粉酶实验”结果,可认为放入370C的试管是照组
答案2:
如果单独考虑本实验,可以增加3只试管,其他条件相同,不加入淀粉酶溶液而加入1毫升蒸馏水,也分别放入沸水、冰块、370C热水作对照组。影响酶催化效果(活性)的因素有:
(1)温度。人体的酶最适宜的温度为370C
(2)酸碱度。胃蛋白质酶在pH=1.8催化效果最好。
(3)重金属等。思考:
1、为什么人发高热时吃饭没胃口?
2、你看见过家里的加酶(一般含有蛋白酶)洗衣粉吗?它能洗掉什么?什么衣服不能洗?温度下洗得较干净?如要洗油渍则加入什么酶?课堂讨论与分析
第1题:作业本A第11题
问题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胃蛋白酶的活性有什么关系? 。
问题2:据表中数据推测,当pH约为 时,胃蛋白酶的催化活性最佳。
问题3:该同学在实验设计中所存在的明显不足之处是 。
拓展:在改进问题3中所说不足之后,请再设计一种方法改进本实验,使实验在更短时间内完成 。蛋白块消失越快,胃蛋白酶的活性越强胃蛋白酶的活性越强,蛋白块消失越快2试管均置于250C的室温,而不是人体正常的体温将蛋白块磨细第2题:教与学P108页第8题
问题1:从实验结果分析,A试管溶液不变蓝色说明 ;B、C两试管均蓝色说明 。
问题2:该实验能不能把实验操作步骤中的5调至2来进行?为什么?
问题3: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什么结论?A试管中淀粉已被淀粉酶分解了不能。因为在注入NaOH溶液与盐酸之前淀粉可能已被分解,导致B、C两试管溶液加碘溶液后均不变色。唾液淀粉酶在pH=7时,活性最强,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淀粉酶活性都会降低。B、C试管中淀粉均未被分解如图所示表示食物经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脂肪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
(1)根据曲线写出有关物质和器官的名称:
甲 ,乙 。
B ,C ,
D ,E 。
(2)在D器官中,三大物
质依次被分解为:糖类
,蛋白质 ,脂肪 。
(3)胰脏分泌的胰液在字母 表示的地方进行入消化道。曲线丙在C、D中连续下降的原因是 。
(4)便秘现象的引起是在 部位,原因为食物残渣在此部位停留的时间过久, 被吸收过多所致。 脂肪糖类食道胃小肠大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E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