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导 入
20世纪80年代末,一位苏联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专家,曾经翘起大拇指说:“你们很了不起。你们不仅有‘四大发明’,你们还发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结合史料分析,能够说出邓小平的地位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通过阅读课本,结合史料分析,能说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过程。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他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
(1904.8.22-1997.2.19)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并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富有历史担当精神,始终充满革命热情,不畏艰险,勇挑重担。他说过:“我讲的东西都不是从小的角度讲的,而是从大局讲的。”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他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从政治上、全局上着眼,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最核心环节,冲破种种思想障碍。他实现了理论上与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从而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
2、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提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通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符合中国国情
3、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它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知识拓展
十三大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1991年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4、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
1989年东欧各国发生政变,党内相当一部分人对改革的正确方向发生怀疑,国内舆论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市场经济成为一个焦点,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市场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在一片责难声中,市场经济的主张在报刊上销声匿迹。
—— 许兰菊《中国经济体制14年的改革历程》
(1)背景:
改革开放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2)内容: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邓小平南方视察发生在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当时已正式告别中央领导岗位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凭着对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深切期待,在家人的陪同下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3月26日,《深圳特区报》率先发表了“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重大社论报道,并集中阐述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内容。
① 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的根本区别
④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敢于试验;
⑤ 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管白猫还是黑猫,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摸着石头过河),(不要像小脚女人走路)
(3)意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当时负责陪同邓小平的原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
5、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6、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同志地位: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阐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形成
确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改革开放
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形成
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中共十四大: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写入党章
1978年
1982年
1987年
1992年
1997年
1992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
2.主要内容:
3.意义:
2002年
奋斗目标:本世纪前二十年……本世纪中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
2.大会主题:
3.意义:
2007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
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
2.大会主题:
3.主要内容:
2012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
2.大会主题:
3.主要内容:
2017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马列
主义
毛泽东
思想
邓小平
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
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二大:
十三大:
南方谈话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
十七大
十八大:
十九大: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提出科学发展观
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充实发展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习近平
①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意义
初步提出
基本形成
充实发展
最终确立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中共十八大
中共十九大
课堂小结
1.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随堂练习
A
2.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需要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产生,丰富发展起来的理论是( )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
3、文艺作品艺术地表现历史,在《春天的故事》中的歌词讲述了“一位老人”的历史活动。请回答:
⑴ 《春天的故事》歌颂的是谁?人们怎样称誉他?人们这样称誉他的原因是什么
⑵“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指当时的什么事
⑶“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
⑷“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4分)
⑴ 《春天的故事》歌颂的是谁?人们怎样称誉他?人们这样称誉他的原因是什么
⑵“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指当时的什么事
⑶“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
⑷“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4分)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因为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改革开放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