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主题阅读——古典名著
班级: 姓名: 时间: .
一、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文段一】操教酾(shī)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luán)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文段二】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 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 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1【把握形象】读文段一,我仿佛看到了一位( )的关云长;读文段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 )的行者。
A.知恩图报、善良忠诚 B.武艺高超、勇猛无比 C.火眼金睛、疾恶如仇
2【分析写法】读一读,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行者急到马前, 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 )
(2)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 )
(3)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 ( )
3【对比判断】对比两个文段塑造人物的方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文段都对人物的外貌进行了描写,展现出主人公的威武神勇。
B.文段一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表现关羽的神勇,以杯酒尚温,衬托关云长取胜之神速。
C.文段二主要运用语言描写来表现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的特点。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杨志卖刀
杨志是有名的杨家将后代。因为脸上有块青色的胎记,就有了绰号叫“青面兽”。他从小学武艺,长大后成了一名军官。当时的徽宗皇帝要用南方的奇花异石在京城堆起一座万岁山,殿帅府就派十个军官去太湖边押运石头。其他九个军官都顺顺当当地回来了,偏偏杨志空手回来。太尉高俅很生气,把杨志赶出了殿帅府。
杨志孤苦一人,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的宝刀。他在刀鞘上插了个草标儿,别人就知道这刀要卖了。他在桥上站了一会儿,来了一个叫牛二的流氓,这家伙一贯惹是生非,大家都怕他。
牛二走上前来,抽出杨志的刀,问:“你这刀卖多少钱?”杨志说:“祖上留下的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撇撇嘴:“这把破刀有什么好,卖得这么贵?”杨志说:“这刀有三件好处。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叫‘吹毛得过’,第三件叫‘杀人不见血。’”牛二说:“我不信,你去砍一个人我看看。”杨志说:“平白无故谁敢杀人?你不信,找条狗来我杀给你看。”牛二说:“你说的是‘杀人不见血’,没说‘杀狗不见血’!”杨志不耐烦了,顺手一推,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爬起来,嘴里说着:“来呀,是好汉就砍我一刀呀!”杨志气极了,牛二却又拳打脚踢。杨志便对众人叫道:“大家都看见的,我杨志没办法才在这里卖刀,这流氓不讲道理要抢我的刀!”杨志“火从心底起,怒向胆边生”,只见寒光一闪,流氓牛二倒在杨家的祖传宝刀下。
1.解释“火从心底起,怒向胆边生”的意思,并写下来。(2分)
2.杨志的刀有三件好处,分别是什么?(3分)
3.《水浒传》中还有很多人物有绰号,请再写出两个人物以及他们的绰号。(4分)
4.你觉得杨志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写杨志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还要写流氓牛二呢?(3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空城计
①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馀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
(jinɡ)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chǎnɡ),戴纶(ɡuān)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zhǔ)尾。城门内外,有二十馀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④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⑤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⑥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qì),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猜测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丞相之机,神鬼莫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你仔细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这几次“笑”的不同之处。(6分)
(1)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
B.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
C.蜀国的增援军队马上就到。
D.诸葛亮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4.短文第①②段描写人物时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
袁绍不由得叹息道:“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还没到,要是他们中有一个在这里,还用怕他一个华雄!”话音未落,台阶下就有一人走出来大声说:“小将愿意去把华雄的头砍下,献给各位!”
大家抬眼看去,只见这个人身长九尺,胡子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袁绍问:“这个人是谁?”公孙瓒(zàn)回答说:“他是刘备的弟弟关羽。”袁绍接着又问:“这个人现在是什么官职?”公孙瓒回答说:“跟着刘备做马弓手呢。”听到这话,袁绍的弟弟袁术在大帐里大声呵斥道:“你这家伙是欺负我们这些诸侯手下没有人吗?你一个小小的马弓手,居然敢胡言乱语。给我打出去!”曹操见了急忙阻止,对袁术说:“公路你先不要发火,这个人敢说出这样的大话,一定有他勇略之处。就让他出去试试,如果失败了,再责罚他也不迟。”袁绍说:“派一个马弓手出战,这不是让华雄看我们的笑话吗?”曹操说:“这个人仪表不凡,华雄怎么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关羽在帐下听完后说:“如果我打不胜,请你们砍了我的头。”曹操听了很是欣赏,叫人烫酒一杯,让关羽喝了之后再去和华雄打。关羽对曹操说:“酒先放在这里,等我去杀了华雄再回来喝。”说完提起大刀走出营帐,飞身上马而去。不一会儿,列位诸侯听到远处传来惊天动地的鼓声与呐喊声,好像天崩地裂了一样。大家大惊失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正想让人去打听情况,就听到马脖子上挂着的铃铛的响声,不一会儿就到了中军帐前,关羽手里提着华雄的脑袋,扔到了地上。此时,那杯酒还是热的。后来有人写诗赞誉关羽: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有删改)
给短文选个合适的题目。( )(2分)
A.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B. 关羽千里走单骑
C. 关羽温酒斩华雄
在小说中,关羽是忠、义、勇的化身,短文突出了关羽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关羽请战时,袁术大声呵斥“打出去”,袁绍也大加蔑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2分)
A. 反衬关羽虽地位不高,实力却不同凡响。
B. 表现出袁术的威严。
作者是怎样写关羽和华雄的战斗场面的?用“——”画出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连一连。(6分)
曹操 勇猛无敌
袁术 识大体、顾大局、识才爱才
关羽 心胸狭窄、骄横无理
你还知道关羽的哪些故事?请写两个。(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悟空又想:“不打死他,那妖怪又会捉走师父,到时救他又得费一番大力气……,还是应该打。”
如此打算,只见悟空双手高举金箍棒,用力朝那妖怪劈下,一棒下去断绝了那妖怪的性命。唐僧在马上目睹了这一切,吓得不行,话都说不出,八戒在旁边幸灾乐祸地笑:“大师兄一定是发疯了,不到半天路程他已经打死了三个人!”
唐僧说:“你这猴头,在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幸亏没人报官,若是到了城里,你如此打杀人,惹出祸患,叫我们怎么离开去取经?”
悟空________地说:“师父,你误会我了,这家伙是个妖魔,他是特意来害你的。我打死他是为了替你除害,你却不分青红皂白,只听信那呆子的胡言乱语,还三番五次要赶我走。俗话说‘事不过三’,事已至此,我再不走也不行。好!我走!——我走便是,只怕你手下没人保你西天取经。”
唐僧发怒道:“你这泼猴越发猖狂了!没有你,别人就不行了吗?”
听唐僧说这话,悟空________,说:“真是苦啊!你出长安的时候是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了五行山上,你救我出来,我们师徒结缘。从此,我保你穿山越岭,降妖除魔,后来有了八戒、沙僧。我跟着你历尽千辛万苦。你却如此糊涂,不分青红皂白赶我回去,这就叫过河拆桥吧!罢了!走就走,不过是多了个金箍而已。”
唐僧说:“你放心,我不会再念它。”悟空说:“你不必如此,要是真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八戒、沙僧救不了你。那时候你若想起我,大可念起那个咒。即使隔了十万八千里,我的头依旧会疼。我知道师父有难,还是要回来的,所以倒不如现在不走。”
一席话,让唐僧愈加恼怒,他下马命令沙僧从包袱里取出纸笔,取山洞里的水,在石头上磨墨,挥笔写下一纸贬书,交给悟空道:“泼猴!你拿着这个做凭证!从今往后,我不需要你做我的‘徒弟’,他日我也不会再召唤你。”
接下贬书,悟空________了:“师父,你不用发誓,悟空这就走。” (有改动)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幸灾乐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红皂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上下文将表示孙悟空心情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并完成下面的练习。(填字母,5分)
在这个故事中,孙悟空伤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僧生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选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选择正确答案。(填字母,2分)
孙悟空( ) 唐僧( )
A. 善良慈悲,不辨是非 B. 任劳任怨,老实憨厚
C. 武艺高强,忠心耿耿 D. 好吃懒做,单纯天真
5. 根据《西游记》这部书的目录节选,完成练习。(3分)
目录(节选)
第26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第27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28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29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选文出自第________回。你还知道孙悟空的哪些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 C
2.(1)语言描写 (2)动作描写 (3)环境描写
3.A
二、1.生气从心底升起来,怒火让胆越来越大。
2.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叫“吹毛得过”,第三件叫“杀人不见血”。
3.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
4.杨志是一个敢说敢当,爱憎分明的人。让人物牛二与杨志的性格进行反衬,更能突出杨志的勇敢。
三、1.(1)全部都变了脸色。形容众官都惊恐万分。
(2)形容诸葛亮的计谋极其奇妙,谁也推测不出,难以捉摸。
2.(1)诸葛亮故作坦然轻松,以诱司马懿中计,这次的“笑”是故作轻松的笑。
(2)诸葛亮见魏军远去,如释重负,这次的“笑”是轻松的笑。
(3)诸葛亮此时的“笑”既是胜利之后的开怀大笑,又是对司马懿草率退兵 的嘲笑。 3.C
4.对比。诸葛亮与众官面对大敌时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众官“尽皆失色”,诸葛亮却处变不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这样写突出了诸葛亮的沉着、镇定。
四、1. C
2. 勇
3. A
4. 不一会儿,列位诸侯听到远处传来惊天动地的鼓声与呐喊声,好像天崩地裂了一样。
作者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厮杀场面,而是通过写远处传来的声音,间接描写战斗场面,给读者以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引人入胜。
5.
6. 示例:刮骨疗毒 义释曹操
五、1. 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难或遭遇不幸时感到开心。文中指八戒在唐僧不满悟空打死妖怪时落井下石。
借指是非、情由等。文中与“不分”连用,指唐僧不辨是非,责怪悟空。
2. 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不辨是非,认为悟空伤人性命,十分生气,并写下贬书赶走悟空。
3. C A B
唐僧不但冤枉自己,还非要赶自己走
他认为孙悟空犯了伤人性命的大错却不知悔改
4. C A
5. 27 示例:三调芭蕉扇 降伏红孩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