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12课 寻访古代艺术遗迹——白鹤梁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辽海版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12课 寻访古代艺术遗迹——白鹤梁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3-05 21: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寻访古代艺术遗迹——白鹤梁
课型: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辽海201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二课,课题是《寻访古代艺术遗迹——白鹤梁》。这是一课关于祖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承载方式的综合课。教材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集科学、历史、艺术三位一体的,具有独特魅力白鹤梁题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要知道我们更应该去保护它,并用多种美术形式对祖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素材引用:截取了《重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宣传片》的一分多钟的视频。
学情分析:初中九年级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浓厚,对祖国的传统文化非常热爱。学习习惯有一定的养成,美术具有一定的基础,教师给予方法技巧等正确的指导,他们一定会充满激情参与学习活动的感受与实践,从而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白鹤梁集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三位一体的独特魅力。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会用各种材料和多种美术形式去表现白鹤梁上自己喜欢的图形和文字。
3、情感目标:初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白鹤梁集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三位一体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用多种美术形式去表现代表白鹤梁特点的图形和文字,初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传承意识。。
分解教学重难点方法:本课采用问题化教学,从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教学问题集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其对课程内容持久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作业实行分工合作,使每位学生都能有事做,有激情,有收获。
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教学法、启发法等。
教学准备: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根据师唱及视频内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并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内容。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唱一段自自编自导的歌曲,大家想听吗?师唱“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这是我们民间流传的一句谚语,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吗?这得从古时的涪陵说起,请看视频。
生:观看视频。
师:视频中最后一句话:“幸好有了这样一道石梁,幸好有了这样的一个博物馆,铭刻了这条江河与这座城市的千古绝唱”。是怎样的一道石梁?又是怎样的一个博物馆?
这节课我们就带这些问题寻梦白鹤梁(进入新课)。
二、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一)抢答题——白鹤梁的溯源(激发学生兴趣)。
师:请先通读教材一遍,再根据规则回答问题。
1、白鹤梁题刻始刻于什么朝代?
生:抢答——唐代
2、白鹤梁这个名称的来由(比谁最先站起来抢答正确为胜)
生:回答。
师小结: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梁上展翅嬉戏、引颈高吭,故称白鹤梁。因白鹤群集梁上于是就有了“鹤音绕梁”“白鹤绕梁留胜迹”之说。
师:从梁上所刻的内容数量(题刻165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得知:石鱼最多,白鹤最少,却以白鹤命名,可见鹤的形态对于石梁有着重要的涵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又象征着什么呢?
生:回答。
师小结: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人们把它视为吉祥的化身。
(二)发现题——白鹤梁题刻为什么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师:在白鹤梁上,鹤是长寿的象征,送子观音表达了人类繁衍的美好愿望,还有18尾吉祥如意的石鱼(图)和3万余文字。由于这些雕刻的存在,所以形成一道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一道石梁,为什么具有这些价值?
生:分别回答。
1、为什么具有历史价值?
水文观测——是世界发现时间最早(唐);持续时间最长(1200多年珍贵的水文记录);比古埃及尼罗河流域水文观测(800多年的历史)还早;数量最多的水文观测记录。所以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水文站。
引出 “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这种说法的来历。
2、为什么具有科学价值?
长江之尺——石鱼的眼睛作为测量水位的标准(称为双鲤石鱼水标)。为长江流域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师:我们来看看白鹤梁上最具价值的唐双鲤石鱼水标的艺术特点(线条、体态)?
生:回答。
师小结:线条——线条流畅,动感性强。
体态——体态健美,惟妙惟肖。
3、为什么具有艺术价值?
水下碑林——集文学、书法、绘画、题刻为一体,可谓集历代名家书法之大成。以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大诗人黄庭坚的题名尤为珍贵。
4、世界首座遗址类水下博物馆。
师:由于白鹤梁所具有的科学、历史、以及艺术价值,国家为了保护它而耗资近2亿元修建了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它是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三)挑战题——知识提升。
师:视频中最后一句话: “铭刻了这条江河和这座城市的千古绝唱”为什么用铭刻这个词?
生:挑战。
师: 它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孤本,我们要记住它、保护它,更要将它传承下去。
三、直观感受(多种美术形式白鹤梁特点的作品),为创作打下基础。
师:现在来看一看老师为我们家乡的白鹤梁文化的传承又做了什么呢(展示示范作品)
老师画了白鹤梁上最有价值的吉祥的鱼。(师微课示范画鱼)
生:认真观看。
师:除了这种画法、还有其它画法及不同的表现方法(展示不同美术形式的鱼及白鹤)。展示粘贴作品及步骤(步骤图)。
四、回顾与探究(为美术创作找到具体方法)。
1、代表白鹤梁特点的图形和文字分别是什么 ?
2、老师的作品中都是以什么文字的形式出现的,为什么?
3、你们桌上的材料最适合用哪种美术形式去表现白鹤梁上的图形和文字呢?
生:小组讨论回答。
师小结:1、图形(鱼、白鹤),文字(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鹤音绕梁、水文观测、长江之尺、水下碑林、水下博物馆、黄庭坚——元符庚辰涪翁来)。
2、用古体文字更能体现传统文化的涵意,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五、活动——表现我们笔下的白梁。
师:利用手中的材料,喜欢的美术方法(绘画、剪贴等),展示能体现白鹤梁特点的图形和文字(小组合作完成)。
作业评价要点:
(1)布局合理(位置、大小)、美观(色彩、造型)。
(2)哪组的作品更能体现白鹤梁的特点。
六、展示评价。
师:根据作业评价要点来评价我们的作业。
1、说说你最喜欢哪组的作品,为什么?
2、生先自评,师再点评。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以各种美术形式去表现了白鹤梁上图形和文字,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一种重要的传统传承方式。他们不但是白鹤梁悠久文化的纪念品装饰品,更是给人印象深刻的宣传品。我们要借用这些生活用品的功能将我们的白鹤梁文化宣传出去,像我国的敦煌飞天一样,让他真正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为白鹤梁不愧是——(接视频)
八、课堂延伸。(视频)
有长江一绝,中国一绝,世界一绝的“水下碑林”白鹤梁题,是千百年来这条母亲之河所蕴育的璀璨文化。今天当人们畅游长江、醉心于波光潋滟的涪陵流域时,一定可以幸运的看到,还有一块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江底静静地发出不甚炫目、然而却永不息没的光芒——白鹤梁。
九: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