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土地资源(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土地资源(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18 19:2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 第2课 土地资源(1课时)
【课型】新授综合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搜集有关土地资源方面的资料,与俄罗斯、美国、印度等国进行对比。
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
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
【教学目标】
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构成特点。(重点)
运用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比较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特点。(重点)
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重点)
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
【教学方法】图文对比阅读法、小组讨论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案例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INTER网络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美丽的歌声描述着中国劳动人民世世代代的辛勤劳作。歌声中的“田野”指的是?
【提问】1、为什么说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
2、歌声中的土地属于农业用地还是非农业用地?
感受土地的馈赠和生活的富足
齐答:土地
思考作答:(各抒己见)
个别作答:为农业用地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活动】读课本P57的文图,认知: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种类?
2、非农业用地指的是什么?
3、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比例合理吗?为什么?
教师巡视并检查归纳
【精讲并板书】
类型齐全,构成比例不合理
读图文,
先独立思考,
再交流合作,
小组代表作答:
1、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
2、建设用地
3、不合理,因为草地和难利用土地比重大,而耕地和林地的比重小。应认识到中国是个人口大国,需要的粮食量巨大,而粮食生产依赖耕地资源。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表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比例的不合理。
过渡
【设问】我国土地资源还有什么特点吗?(或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
【活动】指导学生读课本P58图”中国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的比较(1999年)”和P54“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在世界的位次及人均占有量对比(2001年)”,分析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方面的情况?
教师巡视并检查归纳
【精讲并板书】
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学生读图交流
后分别作答: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林地
草地
训练学生图表信息的概括能力
过渡
【设问】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之一是分布不均匀,那么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均匀吗?
教学过程
【活动】指导学生读课本P58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认知:
1、找出图中标注出的各类土地利用类型?
2、分别勾画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集中分布区?并完成下表:
土地
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干湿区
温度带
主要地形类 型
耕地
旱地
水田
林地
草地
3、指导学生对照表格填充内容温故强化图中的信息。
学生读图思考,
结合已有知识先自学,
再小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代表作答: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草地等
填图(略)
强化,对照阅读。再认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位置及特点。
抓图内容:表格内的内容
(同上表)
读图能力的再培养或训练。
学完即练,
趁热打铁
加深学习印象
经久不忘
过渡
【讲述】土地资源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立国之本,我们应该本着什么样的态度去利用它呢?
先看几幅图片。
【提问】谈谈你的感想?(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过程
【讲述】在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我们一直以来都是重索取,轻养护。许多土地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活动】指导读课本P59的图文“阅读:我国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认知:
对耕地的不合理利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林地的不合理利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草地的不合理利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土地利用问题?
【精讲并板书】
土地利用中破坏严重
百度搜索:
关键词:荒废土地、浪费土地
关键词:水土流失
关键词:土地盐碱化
关键词:沙漠化
关键词:乱砍滥伐
关键词:过度放牧
关键词:不当开垦
关键词:污染土地
读文图后作答:
大量占用和占而不用的浪费土地、水土流失、灌溉不当的盐碱化、风沙弃耕等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
过度放牧、不当开垦等
(略)
学生看网络图片及相关信息,
感受我国各地存在的土地破坏惨象。
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现象
丰富的网络图文信息,冲击学生的眼球和大脑,使印象深刻,震颤心灵
过渡
【展示资料】“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能保住吗”(网络搜索)基本农田保护区牌
或见《助学》P67的“课外拓展”
教学过程
【讲述】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我国先后颁布了多部法律,如:《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

【活动】
1、想一想:为什么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确立为基本国策呢?
2、完成课本P60的“活动”
【讲述】通过此课的学习,请谈谈自己的收获,尤其是谈谈你的土地资源观和未来的行动?
学生了解法律种类和基本法律信息
1、
2、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五不准”(见基本农田保护区牌图信息)
学生结合我国人口和耕地的国情思考,交流后,小组代表作答。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完成活动。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找一两名学生谈感想。
部分法律条款的展示,服务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善于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感受耕地的重要性
检验学生的资源观
总结梳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2、读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判断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过度放牧 B.乱砍滥伐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3、如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B.①旱地 ②水田 ③林地 ④荒地
C.①水田 ②旱地 ③荒地 ④林地
D.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草地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类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4、5题。
我国某地区地形类型比例
地形类型
占土地面积比例
海拔(米)
粮食作物
平原
20%
<200
水稻
丘陵
60%
200~500
水稻、冬小麦
中、低山
15%
500~3 000
春小麦、马铃薯
高山
5%
>3 000

4、该地区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中、低山 D.高山
5、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6、下图漫画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空洞 D.酸雨污染
7、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耕地多,且以水田为主B.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二、综合题
1、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C、D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C和B之间以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界。
(2)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山区的是______;主要分布在平原的是_______和_______;主要分布在高原的是_______。(填字母)
(3)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1/5,而耕地仅占世界的7%。突出说明我国是一个_______多______少的国家。
(4)你的家乡土地资源构成以什么为主?对发展当地经济有何影响?
【教学反思】
网络里有无限的教学资源,老师应该善于利用网络来实现对课本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资料的搜集和适时利用,感受网络的真实一面。
本课要注意,在展示网上资料时,资料的有效性分拣和时间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