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2.传统节日
第二课时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看花灯 贴窗花 赛龙舟 扫墓 拜织女 登高 吃月饼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这一天主要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据说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定的重要传统节日。
“七巧”也称“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的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中秋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有时也会说“九九重阳”,“九九”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一位数中又是最大数,因而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ào
tú
tóng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zhū
yú
蒙古族的“白节”
傣族的“泼水节”
白族的“火把节”
回族的“开斋节”
jìng
敬礼
左右结构
zhuǎn
转弯
转让
左右结构
tuán
饭团
团圆
全包围结构
rè
热水
热情
上下结构
nào
闹钟
打闹
半包围结构
传 统 节 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形式多样、寓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