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16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16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4 10:2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4课
复 习
01
预 习
02
讲授新课
03
小 结
04
课堂流程
复 习
回顾第13课知识点
提问: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内容、影响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原因及历史意义
预 习
学习目标
快速阅读课本
思考问题:本课的框架是什么?
1.了解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2.掌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基本事实
3.理解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讲授新课——台湾问题的形成
追根溯源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政府设台湾府
1895年《马关条约》占领台湾
抗战胜利后收复台湾
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
讲授新课——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大陆对台湾的态度——与时俱进的对台方针
时 间 方针 途径
新中国成立初 毛泽东
20世纪50年代
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武装解放
和平解放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会见连战,重申“九二共识”
新加坡会见马英九推进和平发展,翻开两岸关系新篇章
武力


党和政府采取和平统一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重大意义?
对中国: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需要安定和平的
国内、国际环境。
对台湾: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与发展。
对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讲授新课——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台湾对大陆的态度
“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被迫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性措施,两岸近40年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中国大陆,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习近平同台湾领导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时 间 措施
1987年以前
1987年
2005年
2015年
讲授新课——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在政治推动下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发展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辜振甫)
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汪道涵)
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时 间 措施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探究1
1、就刚刚所学,你觉得中国统一台湾真的是畅通无阻的吗?或者说在两岸统一的道路上有哪些障碍呢?我们又应该怎样应对?
D、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E、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
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B、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C、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前任领导人言论
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2010年1月6日宣布将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
  
爱国者是同级武器中最精良的导弹之一,可以击落中国大陆的短程与中程导弹。
今天仍有巴拉圭等26个国家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承认其独立地位。
美国出售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
障碍:
岛内“台独”势力猖獗;
国外少数大国支持“台独”,干涉我国内政。
应对:
1、继续推行改革开放,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
2、坚持和平统一的基础之上,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利用法律依据,坚决反对分裂。
讲授新课——日益密切的交往
政治交流
历史性握手
两会再启会谈
两岸实现“大三通”
经济交流
年代
305.3
贸易额
两岸历年贸易统计表
0.46
15.16
178.8
(单位:亿美元)
1978年
1987年
1995年
2000年
2008年
1047.1
台湾水果卖到大陆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英文为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简称ECFA;台湾方面的繁体版本称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领导人签订合作协议。
ECFA协议,为两岸经济合作打造坚实平台
文化交流
两岸帆船友谊赛
刘谦做客央视春晚
5˙12地震后
台湾红十字救援队进入四川绵竹市汉旺镇展开搜救
血浓于水,亲情永在
讲授新课——日益密切的交往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探究2
1、结合上节课所学知识,从性质来看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何不同?
2、鉴于此“一国两制”方针在对台湾和香港、澳门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
香港、澳门是殖民地遗留问题,是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历史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是内政。
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而且享有比香港和澳门更高的自治权。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杨力宇教授时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小 结
海峡两岸的交往
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打破两岸
僵局
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
20世纪5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
1995年——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1992年——海协会、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两岸人民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与干涉
武力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台湾
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随堂检测
1. 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毛泽东这段话所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
A.用武力解放台湾 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D.维持台湾现状不变
2、 我国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澳门回归后
C.改革开放后   D.香港回归后
3、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
A.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C.汪辜会谈 D.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C
C
C
随堂检测
4、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的最重要的“共识”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和平谈判可以分步进行
D.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5、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
①三大战役的胜利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成功实践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 ④祖国大陆综合国力的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B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