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4 14:3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5课
《三大改造》
0 1
复 习
0 2
预 习
0 3
讲 授 新 课
0 4
小 结
课堂流程
复 习
回顾第4课知识点
提问: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基本任务
2.“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3.1954年召开的会议和颁布的法律
预 习
学习目标
快速阅读课本
思考问题:本课的框架是什么?
1.掌握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与政策
2.了解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3.认识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1950年土地改革
——农民土地私有制
怎么办?
土改后的问题:
土地买卖,农民因各种原因被迫出卖分得的土地;少数农民卷入租佃关系;高利贷重新出现,月息5%—10%,债主全部是中农。
讲授新课——农业合作化
(1)原因 :
(2)形式:
(3)结果:
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三步走:
1、互助社 2、初级社 3、高级社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
讲授新课——手工业合作化
(1)背景:
(2)方式:
(3)结果: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讲授新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时间:
(2)方式:
(3)创举:
(4)结果:
1954年起
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
怎么办?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分三步走:
1、初级 2、高级 3、全行业公私合营
相关链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什么是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
(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2)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
哈尔滨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好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接受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医药企业之一。
相关链接
讲授新课—三大改造完成
(1)结果:
(2)意义:
(3)问题: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私有制
个体农民私有制
个体手工业私有制
改造后
改造前
集体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国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个体生产
集体生产
讲授新课—三大改造完成
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
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生产关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都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的优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上被消灭了,农民的小生产私有制也基本上被改造了,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相关链接
小 结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
工商业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随堂检测
1.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振奋,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 )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2.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3.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A
C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