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变化 复习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季变化 复习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4 15:0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四季变化
单元知识体系
四季变化的主要表现
热量条件的变化----太阳辐射的变化
.....
降水条件的变化---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季风环流
......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四周递减,直射点90°,晨昏圈上=0°
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方位的分布规律(极点除外)
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面的天空,
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面的天空,
直射点所在地区,太阳位于天顶正上方。
日出日落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
日出(日落)方位角α: 太阳相对于正东(正西)方向偏北或偏南的角度
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直射点纬度越高,α越大;
同一日期,不同地区,纬度越高,α越大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
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南,昼越长
不同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极圈内部相等,=24小时
极圈外地区,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二十四节气
惊蛰---3.5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谚语与二十四节气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4.5)
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5.5)
寒露麦,霜降豆(10.8, 10.23)
2.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典例讲解
(2017·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各题。
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典例讲解
(2015·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第3题。
3.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  )
A.15° B.105°
C.195° D.285°
巩固练习
(2021·江苏扬州模拟)“追日屋”是某建筑研发团队提出的一种新设计,该设计是建造一栋随太阳转动的房子。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可调的屋顶太阳能电池板正午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该设计在不同地区进行了测试。下图为“‘追日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4.在北半球的测试中,下列节气中“追日屋”水平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春分 B.芒种
C.白露 D.立冬
巩固练习
(2021·江苏扬州模拟)“追日屋”是某建筑研发团队提出的一种新设计,该设计是建造一栋随太阳转动的房子。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可调的屋顶太阳能电池板正午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该设计在不同地区进行了测试。下图为“‘追日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5.在测试中,冬至日正午房顶太阳能电池板与水平面夹角最大的城市是(  )
A.广州 B.南京
C.北京 D.哈尔滨
变式训练
(2021·江苏扬州模拟)“追日屋”是某建筑研发团队提出的一种新设计,该设计是建造一栋随太阳转动的房子。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可调的屋顶太阳能电池板正午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该设计在不同地区进行了测试。下图为“‘追日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6.若只考虑纬度因素,此日,以下四地相同的追日屋的旋转角度最大的是
A 海口 B拉萨 C 北京 D 哈尔滨
(2021·江苏启东市模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登录香港天文台互动版太阳路径平台参与研学活动,小王输入不同经度和纬度便得到“某日四地的太阳视运动路径图”(如下图)。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四地中,与上海地理位置最接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位置由南到北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甲丙乙丁 D.丙乙甲丁
9.(改编题)观察该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方位及昼夜长短,判断其纬度由高到底的顺序是 ;
四地日出方位角的变化规律是 。
四季变化有关的地理现象
(2021·浙江1月选考)我国某中学生发现,在书桌的固定观测点上,每年仅有一天通过窗户既可看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图示意该日日出(乙)和日落(甲)的位置。据此完成8~9题。
10. 推测该窗户的朝向是(  )
A. 东北 B. 西南 C. 正北 D. 正南
11. 该日日出的北京时间为6:56,
日落的地方时为18:59,正午太阳
高度为83.8°,则该学生所在城市最可能是(  )
A. 北京 B. 拉萨 C. 海口 D. 上海
【变式训练】如果乙地日落,甲地日出会如何?
日出
日落
四季变化与牧民转场
12.额尔齐斯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流域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畜牧业发达,转场放牧是该区主要的放牧形式。近年来该区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如图示意额尔齐斯河流域牧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说出一年中牧民开始从乙牧场转向甲牧场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春季
当地地形落差大,形成垂直分布的冬夏季牧场,海拔较低处为冬季牧场,海拔较高处为夏季牧场。 春季,气温回升,夏季牧场草场返青,草料充足,牧民从冬季牧场转场至夏季牧场。
四季变化与光伏发电
(2021·全国文综甲)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14.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
A.全天性减少 B.时段性增加
C.时段性减少 D.不发生变化
日晷的使用
(2019·金水·河南省实验中学) 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下图为郑州市(113°E,34°N)某中学校内某时日晷晷针投影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  )
A.56° B.40° C.45° D.34°
16.右图所示时刻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A.郑州此时太阳方位位于东南
B.北京时间11时
C.之后晷针投影将逆时针运行
D.郑州此时气温最高
日晷的使用
分类:地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
春天即将来临!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