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主体与背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画作品中正确表现出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作品,你猜一猜画面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看一看画家想表达的意思和同学们看到的是一样的吗?这幅作品是王有政画的《悄悄话》,和我们同学们看到的是一样的,在画面中能表现出事物最主要的内容我们成为主体,在这幅画面中衬托主体的物体有哪些呢?我们可以把这些衬托主体的物体称为背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主体与背景》
(二)发展阶段:
1、下面我们来看一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四个情景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你来观察一下他在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提问:你能找出四幅画中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总结:当主体相同背景不同时,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你知道背景对主体的作用是什么吗?
2、我们再来看这两幅画面,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又是什么?带给你视觉效果一样吗?
总结:当背景相同主体不同时,视觉效果也会不同
3、老师有一幅作品,总感觉哪里不和谐,你能帮助老师来找一找吗?
生:小鱼与背景不和谐,小鱼应在水里、小鱼的大小有些偏小了、主体物与背景色都过于鲜亮
师:如果是你,你会给小鱼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呢?
4.这是老师给小鱼添加的背景,两幅画面,色彩不一样,你更喜欢哪一幅的色彩呢
总结: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第一幅,第一幅有明显的对比,更能凸显出主体与背景。
5.摆一摆刚才我们了解主体与背景的知识,下面老师这里有一些散落的物体,你能拼摆出一幅“主体与背景”的画面吗?
6.教师示范我们通过拼摆形式进一步了解了“主体与背景”,下面一起来看看如何通过绘画形式来表现。
7.欣赏学生作品
老师请来海绵宝宝作为画面中的主体,下面来欣赏其他同学请来了哪些物体作为画面中的主体,背景又是怎样衬托主体的。
8.欣赏了这么多了,你请来了哪些物体做你的主体呢?你又想通过什么样的背景衬托出你的主体物呢?
9作业布置 运用绘画形式给它添上合适的背景,画面构图饱满、画面整体和谐,色彩搭配巧妙结合。
(三)作业展评
请同学上台来诉述自己的作品,老师与学生共同给予评价
(四)课后扩展
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形式有很多,课下可以尝试其他形式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