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4 11:5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城市不是我国经济特区的是( )
A.喀什、厦门 B.海南、汕头
C.广州、上海 D.深圳、霍尔果斯
2.城镇化水平提高,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经济发展 B. 生活水平提高
C.城镇住房紧张 D. 就业岗位增多
3. 我国工业发展的重大成就体现在( )
A.已跃居发达国家的工业水平 B. 增长的速度较快
C. 门类齐全,但还没完全独立 D.工业布局已经完全合理
4.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小事”不符合低碳生活原则的是( )
A.提倡步行,骑自行车 B.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C.赠送礼物时豪华包装 D.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5.下列有关钓鱼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钓鱼岛是公岛,在公海中 B.我国与菲律宾争议钓鱼岛的归属
C.钓鱼岛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D.钓鱼岛的事不用管,我们只管发展
6.下列没有中国参与的国际事务的组织是( )
A.中非合作论坛 B.亚太经合组织
C.联合国 D.石油输出国组织
7. 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 )
A.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 B.完全没有战争的世界
C.没有竞争的世界 D.使用统一货币的世界
8.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第一位的任务是( )
A.发展 B.调整产业结构
C.提高粮食总产量 D.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
9.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99年12月11日 B.2000年12 月1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2002年12月11日
10. 从经济发展程度看,我国属于(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中等发达国家 D.超级大国
11.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 珠海 C.汕头 D.厦门
12. 下列事实能体现我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是( )
A.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B. 派团参加世博会
C.国家领导人出访非洲 D.派中国救援队飞赴海地抢险救灾
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
B.我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C. 我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D. 我国应扬长避短,促进可持续发展
14.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 )
A.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B. 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C. 面临国际压力
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渐强
15.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应该做到的是( )
①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彰显“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风范②继续发展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称霸世界③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④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B.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C.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货物出口国 D.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平衡
17.下列不属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成绩的是( )
A. 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B.完成了无人和载人航天飞行
C. 试制成功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D.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18.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不包括( )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粮食短缺,饥饿问题严重
C.区域发展不平衡 D.海洋权益受到严峻挑战
19.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我国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包括( )
A.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
B.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C.重视植树造林工作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关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货物出口国
B.重要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排名靠后
C.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D.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21.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8 分)
我国森林面积每年被侵占约50万公顷,草场则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土地沙漠化面积近1个世纪来扩大了500万公顷,其中90%是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这样我国用材林面积由过去的8243万公顷下降到7958万公顷。
(1)目前我国用占世界不到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这对世界是一大贡献。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 ”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 造成材料中森林、草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解决措施是
22. 根据中国的国情状况,说一说怎样做才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8 分)
23.在“十五”计划期间,我国重点进行开发建设的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四大工程,被称为“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其中除南水北调工程外,共他三项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我国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把西部丰富的 输往东部沿海地区,其起点是 盆地的轮南, 终点是 市,途中 次穿越黄河。
(2)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 、 地区,其中东线工程是利用已有的 河道输水。
(3)西电东送有三条线路,中线、南线主要把西部丰富的水电调往东部地区,西部水电丰富的原因是 ;东部能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
(4)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在青藏线上运行的旅客列车内开设氧吧或备有氧气瓶等设备,并提高行车速度,减少列车在高原上停留的时间,原因是
(5)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是 和 , 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
参考答案
一、1.C2.C3.B4.C5.C6.D7.A8.A9.C10.B11.A12.D13.A14.A15.A16.B17.B18.B19.D20.D
二、21.(1)(1)10,20,
不断增多,不断减少
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保护森林和草场,禁止滥垦滥伐,合理放牧,多植树种草
22.结合中国国情,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应注重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协调,突出特色产业,完善分配体系,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①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就是最大限度克服不利因素,发挥自身的优势,取得更大的效益。
②区域合作,如建立的三北防护林就是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牧场,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又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这些跨区域的合作,解决了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因资源短缺而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使资源丰富的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给沿线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跨区域调配中,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之,跨区域的工程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发挥了各自的优势,通过合作,互惠互利,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进一步促进了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天然气,塔里木上海,三
长江,西北,华北,京杭运河
处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青藏高原海拔高,缺氧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上海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