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A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2-12 19: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A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瓦砾(  ) 瞥见 ( ) 提防( ) 击kuì(  ) 肃mù(  )杀lù( )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蜿蜒 屹立 恍惚 荒谬 赤裸 B.赞誉 恍若 劫掠 晨曦 制裁
C.偷袭 拂晓 屏障 鞠躬 地窖 D.绥靖 阻遏 歼灭 嘹绕 督战
3.理解下面例句的结构形式和内容,照样子也说一个句子,然后写在横线上。(任选一题,3分)
(1)例句:父爱如虹,闪耀美丽的光辉;父爱如歌,唱出心中的真情;父爱如雨,滋润干涸的心灵。
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子,请你在数学、历史、音乐等其他课程中任选一种,用比喻句写出你对这门课的理解。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是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就怕共产党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3分)
(1)这段话用了 修辞手法。
(2)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解释这段话的含义。
5.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2分)
①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长72厘米,重985克。②红银对比的色彩蕴涵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③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文化。
(1)第 句有语病,病处修改:
(2)第 句有语病,病处修改:
6.本单元是一个感受战争回顾历史的单元,请写出军事成语和战争名言各两例。(2分)(1)军事成语:
(2)战争名言:
7.下面是一则关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请你仔细阅读写出最合适的标题。(2分)
标题: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石侨会)海内外百万中华青少年心系灾区“一对一”爱心相助活动,今日起在海内外同时启动。
由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办的这项活动,主要以思想、心灵、精神关爱为主,利用传统交流方式和现代短信、互联网等工具,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对灾区青少年进行经常性的精神慰藉,并为灾区组织“一对一”相助活动,吸引一批帮扶志愿者,为灾区的孩子提供学习经费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节选)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的激战中,我已 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 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8.将“封锁”“占领”“歼灭”“控制”填入文中的空处,依次是:
。(4分)
9.体会加点词的感情。(2分)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0.“至发电时止” 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2分)
11.用简洁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二)(15分)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南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12.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分)
13.文中加点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2分)
14.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2分)
15.选文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6.请在选文中画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分)
17.概括选文的内容。(3分)
                                                                                                                                                                                                                                          (三) 感情珍珠港(有删节)(15分)
张抗抗
坐渡船过海,到水上去祭奠丧生于珍珠港事变的美国将士。那座洁白的亚利山那纪念堂,漂浮在碧蓝的海中央,像一艘刚刚升上水面的白色潜艇。
60年过去,海风早已吹散了炸弹的硝烟,来而复去的波浪扑灭了熊熊战火,燃烧的海水早已恢复了平静。唯有沉默的凭吊者,能听见自己嘭嘭的心跳。
从白色纪念堂开敞的窗口中望去,犹如置身于罗马竞技场的看台,俯瞰着一场遥远的水上战争——眼前灰蓝色的海水中,隐隐地浮现出当年“亚利山那”号战舰的全部轮廓。它庞大的身躯,静卧于纪念堂底部的海水中,像一头巨兽残留的骨骸。从一侧海面的船尾部,露出战舰锈迹斑斑的圆形炮塔,如一口深井,扎入海底的礁石;当年战舰的旗杆基座依旧矗立,紧靠着纪念堂白色的墙体,在拆毁后重建又修复的旗杆上,飘扬着美国国旗。另一侧海面便是船头的方向,巨大的平台陷于水下一米左右深处,朽蚀的甲板、舱盖在海水中清晰可辨,延伸至前方百余米,只是它们从此永远停泊在这片海域了。60年前的威风与耻辱,在锈铁残骸的缝隙中一波一波地荡漾开去。
清澈的海水中,五色斑斓的热带游鱼,成群结队悠悠然掠过。它们是“亚利山那”号沉舰最忠实的陪伴者。但它们会对“亚利山那”号说出并不悦耳的实话么——在这个从未获得真正和平的世界上,“亚利山那”号如果健在,在后来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烽烟里,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它若不是被炸沉,在另一次海战中,定会奉命去攻击别的战舰,那么,将是哪一艘无辜的船只,成为大西洋印度洋或是地中海上另一座水上废墟兼纪念堂?
悄然地,从灰蓝色的海面上,升起一滴琥珀色的气泡,浮在水上然后迅速地洇渗开去,一圈宝蓝一圈紫红再一圈橙黄,像是从海底冒出一朵硕大的热带花卉。那色彩继续变幻扩展着,在波浪中漂荡,最外围的一圈已渐渐泛白,如一只巨大的伞状水母,令人惊绝。
朋友告诉我,那是油星,从沉在海底的“亚利山那”号油库里渗漏出来的汽油。1941年那个清晨,“亚利山那”号战舰被击沉之前,刚刚加满了油。几十年中,在强大的海水压力下,船内的油星从锈蚀的钢板中一滴一滴挤出来,如今已渗漏了整整60年。按照油库储存的油量计算,还将渗漏100年之久。由于沉舰每日冒出的油星并未对周围海域构成污染的威胁,战事纪念委员会不打算对海底的油库进行封闭处理,任由那油星隔三岔五源源不断地浮到海面上,营造出逼真的环境气氛,成为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无言的活教材。
凝神注目,只见周边的海域,竟然无声无息地连续冒出了一串气泡。继而,红黄赤紫交织翻滚,将海水染得一片缤纷,像是一幅动态的现代绘画,变换着时而悲壮时而荒诞时而诡秘而调侃的面孔。
有人低声耳语说,那是殉难者的鲜血,至今还在流淌,忽然就冷冷地颤栗。那油珠子在海水中一圈圈化开去,作着狰狞的鬼脸,一张一弛的,分明是海底的舱中有人尚在呼吸,那是呼吸形成的气泡。除了呼吸还会有什么能如此持续不断地传递出生命的气息呢?那一刻,“亚利山那”号猛然就活了过来,或许从来就没有死过。不死是因为不甘,不甘是由于许多未解的疑问,在后来的几十年间,吐出了一个一个叩问的气泡。
在那次席卷全球的大战中,究竟谁是最后真正的赢家呢?
世上的许多事情,都带有自杀性质,所谓弄巧成拙,结果当然事与愿违。日本军方偷袭珍珠港的如意算盘,原是为了摧毁美军的太平洋舰队,使美军再无足够的军事力量干涉日本的侵略计划,可让日本得以喘息并获得战争决定性的胜利。但利令智昏的战争狂人却没有想到,正是由于偷袭珍珠港给美军带来的重创与耻辱,激起了美国人民的愤怒,使得本来对参战与否举棋不定的美国人,迅速达成了对法西斯宣战的共识,闪电般出手还击,从而形成了反战的世界联盟。日军在珍珠港偷袭的得逞与成功,恰恰成为日本国最后惨败的关键性转折。
然而恼羞成怒的美国人,竟也身不由己地循着这一反定律,在广岛扔下原子弹,以最疯狂的复仇愿望,制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悲剧,而遭到全世界的谴责。(正如曾深受德国纳粹残害的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后,转而迫害巴勒斯坦人那样,)正义和非正义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自卫的武器也会变成侵犯的屠刀,以暴易暴是一根危机四伏的钢索,暴力一旦过度,立即走向除暴初衷的反面。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正义或是非正义的战争,都是以流血为代价的。
人类啊,若是继续滥用战争,你终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作为一艘注满了油而后沉入黑暗的战舰,满舱能源已成为另一种动力,那是留给后人的百年警示——珍珠港。
18.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1)凭吊:
(2)利令智昏:
(3)以暴易暴:
(4)惨烈:
19.在文中,作者借热带游鱼对“亚利山那”号说的实话,其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
20.美国战争纪念委员会不对海底油库作封闭处理的理由是什么?(2分)
21.文章结尾所说的“另一种动力”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寓意?(2分)
22. 作者对战争问题的议论,给我们怎样的警示?(2分)
23.读完全文,就珍珠港事件以及“谁是最后真正的赢家”问题,谈谈你有什么新的感悟或见解?(3分)
三、写作(40分)
24.战争,也许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和平却不要任何理由,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梦想!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憎恨战争。但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卢沟桥的枪声,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在全球多元化的趋势下,需要建立的是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让世界各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谁也不是世界的主宰,我们永远不能放弃对和平的努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请以“战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一单元测试A卷答案
1.lì piē dī 溃 穆 戮 2.D 3.略 4.(1)比喻(2)这段话准确生动地说明共产党的力量如广袤的森林生生不息,不断壮大,势不可挡。 5.(1)第②句是病句,修改:把“蕴涵”改为“产生”。(2)第③句是病句,修改:把“中国符号文化”改为“中国文化符号”。 6.略 7.百万中华青少年心系灾区“一对一”爱心相助活动今日启动 8.歼灭 占领 控制 封锁 9.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10.战犯的“不料”恰表明了我军的神勇,流露了对战犯汤恩伯的嘲讽之意。 11.突破敌军东面防线,我东路军胜利渡江。
12.环境描写,既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又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13.防止有人给苇塘的队伍运送粮草等。14.充满自信的性格15.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16.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每天夜里……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功过都是由这一点发出来的。17.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及老头子这一英雄形象。 18.(1)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古人或旧事。(2)贪图私利使头脑发昏,忘掉一切。(3)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这里指掌权者变换了,采用战争的方式依然不变。(4)悲惨而剧烈。 19.世界并不和平,战争频发,作为战争工具的军舰(“亚利山那”号)始终难逃出要么去进攻要么被毁灭的战争厄运。 20.①油星并未造成海域污染。②能营造逼真的环境气氛,利于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21.它能引发人们对珍珠港事件的反思:反对暴力、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激励人们行动起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它是留给后人的百年警示,是永远的动力。 22.在人类历史上,无论正义或非正义战争,都是以流血和灾难为代价的,人类若是继续滥用战争,将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23.只要抒发主见、言之有理即可。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