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4 08:1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3 大气压强》2022年同步练习卷
一、单选题
1.自来水笔吸墨水时,只要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是由于(  )
A.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B.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C.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D.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2.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放的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3.青藏铁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车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与普通列车相比,高原列车内还配有供氧系统和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高原上(  )
A.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大
B.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大
C.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小
D.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小
4.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A.托里拆利 B.阿基米德 C.帕斯卡 D.牛顿
5.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入水槽中,按照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以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其内部是(  )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
C.是真空的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6.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m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高处气温太低
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7.下面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离心式抽水机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
B.在茶壶盖上作了一个小孔
C.帕斯卡用几杯水就撑裂了木桶
D.吸盘吸玻璃
8.将一质量忽略不计的硬薄塑料片放在玻璃管下方,再将此装置放入水中,塑料片没有下落,如图甲所示,再往管内倒入某种液体,当倒入液面高度如图乙所示时,塑料片开始下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图乙中液体对塑料片的压力小于水对塑料片的压力
C.图乙中液体对塑料片的压强小于水对塑料片的压强
D.图甲中水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力等于大气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力
9.大气压与生产、生活及科研活动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将饮料压入管内进入嘴里的
B.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
C.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青藏高原会感到胸闷是因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一些
10.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10m高
B.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
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D.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
二.填空题
11.著名的   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   mmHg=   Pa。
12.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注射器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以如图所示为例,求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的方法是:从针筒上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   (选填“针筒”或“全部刻度”)的长度L,再算横截面积;再读出刚好拉动活塞时测力计读数F,则大气压强为   (用已测物理量表示)。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   ;二是   。
13.如图所示,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竖直墙上,在挂衣钩上挂一个重为50牛的物体后处于静止。若不计整个挂衣钩的重,则挂衣钩的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牛。这是利用   的作用,让吸盘与墙之间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产生了足够大的摩擦力。
14.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的值是很大的。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   。
15.气压计又分为   和   两种。由于大气压与   有关,测出某一地点的大气压值就能粗略地知道这里的高度。如果把气压计的刻度盘所标的气压值换算成高度值,就可以用来作为航空、登山用的   了。
三、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是小明利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以    (填“针筒”、“活塞”或“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利用    的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某同学读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填“针筒”、“活塞”或“全部刻度”)的长度L.实验时测出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测力计读数为F.则此时大气压值P=   。(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3)小明发现自己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原因可能是    ;而另一组的小红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则她的原因可能是    。
17.在托里拆利实验中
(1)所用玻璃管的长度约为    ,开始时,必须在管中灌满水银,目的是    。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    。
(2)当玻璃管倒插在水银槽中时,看到的现象是    。其上端没有水银的那部分是    。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mm。
(3)分析产生原因是    。
(4)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    ,换成较粗的玻璃管内外的高度差    ,将玻璃管倾斜,高度    ,长度    。
(5)如果在操作时,不小心或不按要求去做,使得少许空气进入了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这样所测得的大气压值就会    实际的大气压值(填“等于”或“小于”“大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3 大气压强》2022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
1.自来水笔吸墨水时,只要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是由于(  )
A.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B.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C.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D.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解答】解:吸墨水时,先把笔囊上的弹簧片接下,把里面的空气排出,再把笔囊上的弹簧片松开,此时管内的气压小于管外的大气压强,墨水就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笔囊里了。
故选:D。
2.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放的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解答】解:A、玻璃管不竖直时,水银柱的长度会变长,但垂直高度不会变,故不合题意;
B、当玻璃管中混入少量空气时,空气的压强与水银柱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因此,会使水银柱高度变小,使测量值变小,故符合题意;
C、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不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因为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外水银面的垂直高度差,故不合题意;
D、玻璃管中水银柱的压强只与水银的密度和垂直高度有关,粗细不均匀不会影响高度的大小,故不合题意。
故选:B。
3.青藏铁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车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与普通列车相比,高原列车内还配有供氧系统和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高原上(  )
A.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大
B.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大
C.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小
D.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小
【解答】解: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还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氧气的含量越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A.托里拆利 B.阿基米德 C.帕斯卡 D.牛顿
【解答】解:A、托里拆利完成了托里拆利实验,第一个准确测量了大气压的值。符合题意。
B、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不符合题意。
C、帕斯卡研究了帕斯卡定律,属于液体压强问题。不符合题意。
D、牛顿的主要贡献是总结了牛顿三定律,为力学奠定的基础,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入水槽中,按照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以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其内部是(  )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
C.是真空的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解:设当时的气压P为105Pa,结合水的密度利用公式P=ρgh可以求出这个压强能够支撑的水柱高度。
即,h===10m。
由于一个量筒的高度远远小于10m,量筒内露出水面部分能够充满水。
故选:A。
6.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m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高处气温太低
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
【解答】解:青藏高原地理位置比较高,越高的位置大气压的值越小。相对于大气压来说,体内气压过大,人就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
故选:C。
7.下面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用离心式抽水机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
B.在茶壶盖上作了一个小孔
C.帕斯卡用几杯水就撑裂了木桶
D.吸盘吸玻璃
【解答】解:A、离心泵工作时,泵壳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是大气压将水压入泵壳中,再通过叶轮将其甩到高处的,所以是利用了大气压;
B、茶壶盖上的小孔与外界大气连通,在壶内气压减小时,大气压通过小孔作用在水上,使水顺利流出壶嘴,所以是利用了大气压;
C、帕斯卡是利用了密闭液体可以将压强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的原理,用几杯水将木桶撑裂的,所以不是利用了大气压;
D、吸盘吸玻璃时,先排出吸盘里的空气,使内部气压减小,于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起玻璃,所以是利用了大气压。
故选:C。
8.将一质量忽略不计的硬薄塑料片放在玻璃管下方,再将此装置放入水中,塑料片没有下落,如图甲所示,再往管内倒入某种液体,当倒入液面高度如图乙所示时,塑料片开始下落,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图乙中液体对塑料片的压力小于水对塑料片的压力
C.图乙中液体对塑料片的压强小于水对塑料片的压强
D.图甲中水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力等于大气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力
【解答】解:
AC、由题知,塑料片的质量忽略不计;图乙中,塑料片刚开始下落,说明液体对塑料片的压强等于水对塑料片的压强,由于管中液体的深度大于塑料片在水中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管中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A正确,C错误;
B、图乙中,塑料片刚开始下落时,塑料片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液体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力等于水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力,故B错误;
D、图甲中塑料片处于静止状态,因水的内部也有空气,则塑料片上下方都有大气压,且大气压可以抵消,此时水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力等于玻璃管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力,但不等于大气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A。
9.大气压与生产、生活及科研活动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将饮料压入管内进入嘴里的
B.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
C.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青藏高原会感到胸闷是因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D.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一些
【解答】解:
A、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吸入人的口腔,是利用了大气压,故A正确。
B、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锅内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温度,所以食物容易熟。故B错误;
C、原地区的人进入青藏高原会感到胸闷是因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C错误;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管内有空气,在管内气压的作用下,管内水银柱会下降些,测出的大气压值会偏小,故D错误。
故选:A。
10.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10m高
B.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
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D.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
【解答】解:A、一个标准大气压是1.013×105Pa,能支持水柱约10.3m高的水柱,不符合题意;
B、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小,所以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低,符合题意;
C、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气压的大小有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不符合题意;
D、同一地区大气压与天气、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1.著名的 马德堡半球 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 760 mmHg= 1.013×105 Pa。
【解答】解:(1)由课本中提到的物理史实可知,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并且最著名的实验是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2)一个标准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h=760mm=0.76m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
P=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故答案为:马德堡半球;760;1.013×105。
12.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注射器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以如图所示为例,求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的方法是:从针筒上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 全部刻度 (选填“针筒”或“全部刻度”)的长度L,再算横截面积;再读出刚好拉动活塞时测力计读数F,则大气压强为  (用已测物理量表示)。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 摩擦 ;二是 密封性好 。
【解答】解:(1)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F=p大气S=p大气×,
则p大气=;
(2)涂抹凡士林的好处:一是减小摩擦,二是密封性好。
故答案为:全部刻度;;摩擦;密封性好。
13.如图所示,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竖直墙上,在挂衣钩上挂一个重为50牛的物体后处于静止。若不计整个挂衣钩的重,则挂衣钩的吸盘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50 牛。这是利用 大气压 的作用,让吸盘与墙之间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产生了足够大的摩擦力。
【解答】解:使用塑料吸盘时,先挤走里边的空气,使其内部近似真空,气体压强非常小,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就把它压在了光滑的墙面上;
大气压强非常大,所以对挂钩产生的压力也很大,使挂钩与墙面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力,摩擦力方向向上,是它的作用使挂钩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不脱落。
吸盘处于静止状态,吸盘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物体重50N,对吸盘的拉力是50N,所以吸盘受到的摩擦力是50N。
故答案为:50;大气压。
14.著名的 马德堡半球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的值是很大的。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 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就越 小 。
【解答】解: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用一根玻璃管第一个测量出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约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为1.013×105Pa;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海拔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大气压强就越小,即大气压随着海拔的高度的增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小。
15.气压计又分为 水银气压计 和 无液气压计 两种。由于大气压与 高度 有关,测出某一地点的大气压值就能粗略地知道这里的高度。如果把气压计的刻度盘所标的气压值换算成高度值,就可以用来作为航空、登山用的 高度计 了。
【解答】解:根据著名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测大气压值的仪器是水银气压计,它测量准确,但携带不便;
而实际常用的气压计是利用大气压对抽成真空的波纹密封金属盒产生压强的变化,而引起的金属盒形状的变化来测量大气压的,这种气压计主要部分是金属盒,也没有液体,所以就叫空盒气压计,也叫无液气压计;
由于大气压还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所以如果把气压计的刻度盘所标的气压值换算成高度值,就可以用来作为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
故答案为:水银气压计;无液气压计;高度;高度计。
三、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是小明利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以  活塞 (填“针筒”、“活塞”或“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利用  二力平衡 的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某同学读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全部刻度 (填“针筒”、“活塞”或“全部刻度”)的长度L.实验时测出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测力计读数为F.则此时大气压值P=  。(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3)小明发现自己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原因可能是  注射器漏气 ;而另一组的小红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则她的原因可能是  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 。
【解答】解:
(1)该实验中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因此,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再读出容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S=,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得:p===,
(3)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V、L的测量结果不变,当注射器漏气时,拉力F的值会减小,所以所测大气压值会偏小;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
故答案为:(1)活塞;二力平衡;(2)全部刻度;;(3)注射器漏气;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
17.在托里拆利实验中
(1)所用玻璃管的长度约为  1m ,开始时,必须在管中灌满水银,目的是  排净管中的空气 。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  小 。
(2)当玻璃管倒插在水银槽中时,看到的现象是  水银柱下落一些 。其上端没有水银的那部分是  真空 。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760 mm。
(3)分析产生原因是  实验时玻璃管的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支撑着水银柱不下落,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
(4)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  不变 ,换成较粗的玻璃管内外的高度差  不变 ,将玻璃管倾斜,高度  不变 ,长度  变长 。
(5)如果在操作时,不小心或不按要求去做,使得少许空气进入了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这样所测得的大气压值就会  小于 实际的大气压值(填“等于”或“小于”“大于”)。
【解答】解:(1)玻璃管内的水银是被外界大气压支持着的,在一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做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能支持约760mm高的水银柱,管的长度要大于760mm,约1m左右;
实验时要求玻璃管中充满水银,是为了排净管中的空气;
若未灌满,管中有空气,倒过来后,管的上端不是真空,这样所测得的大气压值就会小于实际的大气压值;
(2)由于管的长度大于大气压能够支撑的水银柱的高度,所以当玻璃管倒插在水银槽中时,会看到水银柱下落一些,水银柱落下一部分后,玻璃管上端没有水银的那部分是真空,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3)实验时玻璃管的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支撑着水银柱不下落,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即p大气=p水银=ρ水银gh;
(4)由于气压值不变,大气压支撑的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所以当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换成较粗的玻璃管以及将玻璃管倾斜,管内外的高度差都不变;
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当玻璃管倾斜时,由于大气压不变,根据p=ρgh可知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所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仍为760mm;
(5)如果在操作时,不小心或不按要求去做,使得少许空气进入了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气体的压强和大气压抵消了一部分,这样所测得的大气压值就会小于实际的大气压值。
故答案为:(1)1m;排净管中的空气;小;(2)水银柱下落一些;真空;760;(3)实验时玻璃管的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支撑着水银柱不下落,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4)不变;不变;不变;变长;(5)小于。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