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一、战斗民族初长成
9C
10C
13C
15C
16C
建立基辅罗斯(第一个国家)
“罗斯受洗”
东正教成为国教
基辅罗斯被
蒙古人征服两个多世纪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正式采用沙皇称号,确立专制统治
莫斯科公国与拜占庭帝国联姻。双头鹰标志也成为俄罗斯的象征。
14C
莫斯科公国崛起
军事: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经济:有21个手工工场政。
政治: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
文化: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
地主有权无限期地追捕逃亡农民。地主有权在领地内对农民进行判决、鞭打、拷问和给他们带上镣铐、锁
链。地主有权干涉农民财产、婚姻等家庭事务。地主有权交换、赠送和买卖农民。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和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
英
法
荷
俄
思考:俄国发展的阻力有哪些?
原因: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发展及其缓慢。
二、挥着鞭子的彼得
彼得的父亲,老沙皇阿列克谢曾经发布诏令说:“俄国人不得离开自己的国土,因为到了国外,他们将学到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染上其他国家人民的思想,这是很可怕的。”
“我决不认为俄罗斯是最好的地方,我打算从宫廷侍卫中挑选50个年轻人,到欧洲去看看,到各个国家留学,一切从头学起。”
“我是一个寻师问道的小学生”
彼得大使团出访欧洲路线
彼得出访期间私人印章
荷兰赞丹镇造船厂学徒的彼得
改革如何开始,目的是什么呢?
1689年,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胡须税牌
割须断袍
改革领域 改革内容 改革影响
社会习俗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教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改组行政机构
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贵族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利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圣彼得堡)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
促进教育发展
提高民众素质
促进文明开化
阅读教材第7页内容,完成表格。
积极:1、加强俄国经济、军事力量,跻身欧洲强国之列,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走上殖民扩张侵略道路。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3、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性质:自上而下地主阶级(或封建性质)改革
彼得的鞭子简直就像大自然的风花雪月一样常见。他的惩罚措施从小额罚款到没收全部财产,从折磨肉体、流放做苦役,直到处死,应有尽有。
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
不学习,就灭亡。这就是用鲜血写在彼得大帝跟野蛮作斗争的旗帜上最响亮的话。
——别林斯基
俄国的唐波夫省有一个地主名叫别列章尼,他反对采用欧洲先进的农业技术,反对购买先进的打谷机。
他说:“如果庄稼用打谷机在秋天一下子都打完了,那农民在冬天干什么呢?买打谷机是要花钱的,还要修理,还得为它养马,但是农民的劳动对于我来说是一文不费的。”
三、“解放者”沙皇
现行的农奴制度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19世纪30—40年代,俄国开始工业革命。
国别 人均收入 (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
(千米)
俄国 71 26 1606
英国 323 385 14603
法国 150 108 9160
德国 175 40.2 10065
俄国与西欧经济比较(19世纪中期)
农奴制的制约
19世纪中后期
16世纪中期
9世纪末
15世纪末
17世纪末至
18世纪初期
导致俄国与西欧主要国家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链接
工场主(资本家)的烦恼
郁闷!工场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好,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起……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下列情况分别影响了什么因素?
农奴受压榨,购买力低下
市场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原料
大批农奴束缚在土地上
自由劳动力
工场主雇佣国家农奴,要缴纳代役租
资金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要素
农奴制下俄国社会情况
经济(根本原因):
政治(内部):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频繁暴动威胁沙皇统治
农奴暴动
86次
90次
126次
1176次
次数
年代
俄国的木帆船
英国的铁甲舰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方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的绝望搏斗。
——恩格斯
阅读教材第8面下方“相关史实”,了解相关背景。
农奴制
政治(外部、直接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经济:(根本原因)
农奴制
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
农奴暴动
沙皇统治危机
原因
(二)俄国废除农奴制(为什么要废?)
克里米亚战争加剧了国内危机(直接原因)。
内外交困
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
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五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二位皇帝。因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他被称为“解放者”。
废除农奴制
史料解读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
(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请回答:
农民暴动;
农奴制改革
目的: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的统治。
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时间(年) 1865年 1890年 1898年
数量(人) 38.1万 162万 300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1861年农奴制改革: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改革内容为其直接提供了哪些条件?
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份土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按改革法的规定:农民为了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须向地主缴纳高于低价2-3倍的赎金,其中25%左右交现金,其余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还清。据统计,到1910年农民还清贷款时,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夺农民20亿卢布的赎金。
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
列宁:“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2)进步性:
①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废除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3)局限性: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如何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1)性质:
相同点:
方式:自上而下的改革。
影响: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比较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哪些异同?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
②改革内容不同:
③影响不同:
④改革的性质不同:
17世纪晚期,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1861年改革,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革命的到来
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度;1861年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度。
前者使俄国走上扩张侵略道路;后者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俄国的改革 背景 内容 结果和影响
彼得一世改革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政治上; 军事上; 经济上; 文教上; 社会习俗上;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废除农奴制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归纳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