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达标检测卷
【检测内容: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满分: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Ca—40 Ag—108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
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
C.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
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2.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这三类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下列区别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A.NH4HCO3与NH4Cl:加水
B.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C.NH4Cl与KCl:观察外观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3.化学肥料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是复合肥料
B.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C.熟石灰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做该实验时,总共用了四次玻璃棒 B.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C.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若滤液仍浑浊,应更换滤纸再过滤一次
5.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碘酒、金刚石、冰水 B.氧化物:NO2、MgO、CH2O
C.盐:氯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钙 D.酸:H2SO4、HCl、HNO3
6.下表是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关于①处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阴离子阳离子 OH- C
Na+ 溶 ①
Ca2+ 微 不
A.①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①处物质易溶于水
C.①处物质俗称苏打 D.①处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7.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的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具有下列性质: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④Ni(OH)2不溶于水。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①和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8.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
A 鉴别稀盐酸、Na2CO3溶液和蒸馏水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颜色
B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C 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片分别放入Zn(NO3)2溶液、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
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
9.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一定有水
B.若C、D是盐和水,则A、B不一定是酸和碱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0.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H2O2H2↑+O2↑ B.H2+CuOCu+H2O
C.3Fe+2O2Fe3O4 D.AgNO3+NaClAgCl↓+NaNO3
11.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 D.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12.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
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相关问题:
(1)硫酸是一种重要的酸,请描述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方法: 。
(2)盐酸、硫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够解离出酸根离子和H+,写出硫酸在水中解离的化学表达式: 。
(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应用广泛。某市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呈酸性,应选用 试剂检验该废液。若直接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从经济可行的角度考虑,应选用 处理该废液。
14.(6分)工业上常采用“天然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部分流程如下:
(1)操作1的名称是 。
(2)写出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苛化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工艺中采用石灰乳而不用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的原因是 。
(4)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是 。
15.(6分)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溶液全部变质;③该溶液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问题讨论】(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 (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 ,则猜想③正确。
【拓展应用】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 [填“BaCl2”或“Ba(OH)2”]除去。
16.(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白色粉笔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老师提示:白色粉笔是由一种常见的钙盐与少量性质稳定的黏合剂制成的。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分别做出如下猜想:
A.碳酸钙 B.氢氧化钙 C.硫酸钙 D.氯化钙 E.硝酸钙
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并经过讨论,立即否定了猜想B,理由是 。
【查阅资料】(1)硫酸钙是自然界中石膏矿的主要成分,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
(2)室温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碳酸钙 硫酸钙 氯化钙 硝酸钙
溶解度/g 0.0013 0.3 74.5 138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1) 取少量白色粉笔研碎并放于试管中,加入 无明显现象 A不成立
(2) 取少量白色粉笔研碎并放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搅拌 固体没有明显减少 不成立
(3) 对②进行过滤,得到清液和固体,向清液中加入 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不消失 C成立
请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拓展延伸】为了测定生石膏(CaSO4·xH2O)的组成,即测定x的值,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将含结晶水的硫酸钙放在坩埚中加热,加热前和加热后都进行称量。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加热的时间不断延长,他们在实验后将数据整理如下,并利用数据绘制如图所示的图像。
实验顺序(按序延长加热时间) 固体质量/g
加热前 加热后
1 3.44 3.26
2 3.44 3.12
3 3.44 2.90
4 3.44 2.90
5 3.44 2.80
6 3.44 2.78
7 3.44 2.72
8 3.44 2.72
【查阅资料】含结晶水的硫酸钙有两种组成形式,在加热过程中,分步失去结晶水,最终得到硫酸钙固体。
(1)AB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
(2)利用实验数据,计算x= 。
(3)图中CD段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
17.(5分)某化肥厂生产的一种化肥的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其纯度,取样品5.6 g,完全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4.35 g沉淀(提示:NH4Cl+AgNO3AgCl↓+NH4NO3,杂质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请计算:
(1)所用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该化肥是否合格(结果精确到0.1%)。
参 考 答 案
1. C 2. D 3. B 4. B 5. D 6. D 7. C 8. C 9. B 10. D 11. C 12. D
13.(1)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H2SO42H++S (3)紫色石蕊 熟石灰[或Ca(OH)2]
14.(1)过滤 (2)CaCO3CaO+CO2↑ 复分解反应 (3)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溶液中氢氧化钙的含量低 (4)碳酸钙(或CaCO3)
15.(1)过滤 (2)Na2CO3+BaCl2BaCO3↓+2NaCl (3)② 溶液变红色 【拓展应用】Ba(OH)2
16.【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钙是碱而不是盐 【进行实验】(1)稀盐酸 (2)D、E (3)氯化钡(或BaCl2) CaSO4+BaCl2BaSO4↓+CaCl2 【查阅资料】(1)未达到分解温度 (2)2 (3)CaSO4·H2O
17.解:设硝酸银的质量为y,消耗氯化铵的质量为x。
NH4Cl+AgNO3AgCl↓+NH4NO3
53.5 170 143.5
x y 14.35g
==
x=5.35g,y=17.0g
(1)所用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0%;
(2)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100%≈95.5%,故该化肥为合格产品;
答:(1)所用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7.0%;(2)该化肥合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