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匆匆》教学课件(16张ppt)2021-2022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五四制)

文档属性

名称 5 《匆匆》教学课件(16张ppt)2021-2022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五四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4 10:09:02

内容文字预览

(共16张PPT)
匆 匆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歌德
东营市育才学校 商冬冬
谈谈你对这些名言的理解:
01
岁去弦吐箭。——孟郊
0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0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04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 魏源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它虽然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作者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将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在反映生活的方法上与诗近似,但又不象诗那样讲究节奏和声韵,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我国当代抒情散文中的优秀作品。
特点
抒情散文是作者激情的鲜明表现,换句话说,就是“文中有我,重在抒情”。
诗情画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立意清新,精心结构。
抒情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具体地说,即: ①托物抒情; ②因事(人)抒情; ③借景抒情。
语言有准确、简练、形象、生动、音律优美的特色,是诗一样的语言。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 ,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2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倡导新诗。次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三·一八惨案后,他撰写《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文章,声讨军阀政府暴行。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1932年归国,继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二·九运动中,他同学生一道上街游行。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10月返北平,受校方委托主编《闻一多全集》。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活动。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恰逢“五四”运动落潮期。 当时的“五四” 知识青年忙于救国,忙于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 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彷徨, 却在冷静的沉思后, 继续追赶人生的路。“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作者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一文中的内容)朱自清依托春景激发内心情感,借助想象释怀美好。
背景:
涔涔 潸潸 赤裸裸 徘徊 遮挽 蒸融 伶伶俐俐
cén cén
shān shān
luǒ luǒ
pái huái
zhē wǎn
zhēng róng
líng líng lì lì
预习检测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
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排比,开篇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春景的画面,表现了自然万物的循环往复。
对比,提出核心问题,并将自然万物的循环往复与日子的“不复返”作对比,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连续三个追问,一连串的设问,问而不答,而答案隐含其中。目的是引起人们的深思,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惋惜、留恋。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即指二十多年,作者用“八千多”显得数字大,逝去的时间多,更能表达出作者对逝去时间的惋惜之情。
比喻,将……比喻成……,把时光流逝这一平常现象写得具体、真实而又感人,使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声无息。
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叹惋。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作者选取的事例为什么都是洗手、吃饭、睡觉这么平常的事?
正因为如此寻常,以至于让人不会察觉甚至淡忘,选取这样的事例才更令人恍悟时光流逝的匆匆。
拟人、排比,通过写洗手、吃饭、默思时,时间伶伶俐俐地“跨过”、“轻盈地”“飞去”“悄声地”溜走、急速地”闪过“等情形,作者把时间的流逝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把自己的情感融在这些景物中表达出来,表现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焦灼与遗憾,让人产生共鸣。
“挪移、过去、过去、过去、过去、跨过、飞去、闪过”,这些词的运用有什么规律?
时间的脚步越来越快
段中表示时间流逝的动词有哪些?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徘徊
惆怅
焦急、苦闷、恐慌
伤感、不甘、眷恋
不安
第一个赤裸裸来到世界,还是婴儿,什么也没带;第二个赤裸裸是指自己对社会毫无贡献地离去。
情感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首尾照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回扣题旨,首尾照应,引发思考。
再次发问,直接抒情。
logo
写法归纳:
结构上:
内容上:
语言上:
首尾呼应,承转自然。
情景交融,将写景与对时光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无奈、惋惜之情。
清秀隽永,淳朴简练;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时光匆匆写得生动可爱,形象而真实。
匆匆
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洗手吃饭默默
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勿谓寸阴短
既过难再获
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具体
说明
照应开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时光飞逝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下面这首《浣溪沙》,分析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和《匆匆》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是否相同?
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
——布莱希特
朱自清白白走这一遭了吗?留下了什么“痕迹”?
1898.11.22—1948.8.12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1912年入高等小学。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