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庖丁解牛》(课件3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4 12:1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庖丁解牛
《庄子》
素养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熟悉庄子的语言表达习惯,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
3.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明白规律的客观性和按规律办事的重要性。
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
儒家的回应:
  儒家热衷于重建社会秩序,企图以道德礼制重整人心,克制当时人们泛滥的私欲。所以孔子不断教人去追求仁义,成为君子,目的皆是希望重现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
道家的回应:
  道家所关心的,却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而自保。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而变化,所以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的自我救赎,自保全生的方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儒家和道家的比较
儒家所重的是群体社会。
道家所关怀的是个人
道家思想的园地:《老子》(《道德经》)
《庄子》(《南华经》)
作家作品
庄子,名 , 时期____ 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_____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____ 并称为“ ________”。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属于相对主义,对生活的态度主张一切 “安时而处顺”;政治上主张“_________”,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周 战国 宋
道 老子
老庄
无为而治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朗读课文
听朗读,熟悉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注意停顿,做到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预习检测
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
庖丁( ) 踦( ) 砉然( )
向然( ) 騞然( ) 中音( )
盖( ) 郤( ) 窾( ) 肯綮( ) 軱( ) 怵( )
硎( ) 謋( )
páo yǐ xū
xiǎng huō zhòng
hé xì kuǎn
qìng gū chù
xíng huò
解题
《庖丁解牛》
①庖:厨师;
②丁:厨师的名字。
③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
问题探究
【思考1】解释加点词语并疏通文意
庖丁为( )文惠君解( )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砉然向( )然,奏( )刀 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 )中《经首》之会( )。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 )至此乎?”
庖丁释( )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 )也,进( )乎技( )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 )而不以目视,官知( )止而神欲( )行。依乎天理( ),批( )大郤 ( ),
替,给
剖开,分割

抵住
同“响”

合乎音律

节奏
同“盍”,何、怎么
放下
天道,自然的规律
超过
具体的操作技术
接触
感觉器官的作用
精神活动
指牛体的自然结构

同“隙”,空隙
导( )大窾( ),因( )其固然,技( )经( )肯( )綮( )之未尝,而况大 ( )乎!良庖岁更( )刀,割也;族庖( )月更刀,折( )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 )于硎( )。彼节者有间( ),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 )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 )交错聚结的地方],吾见其难为,怵然( )为戒,视( )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 然已解,如土委( )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善( )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
空隙
依照
同“枝”,支脉
指经脉
附在骨上的肉
筋骨结合处
大骨
更换
一般的厨师
断,指用刀砍断骨头

磨刀石
空隙
没有厚度
宽绰的样子
筋骨
戒惧的样子
眼睛,目光

散落,卸落
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揩拭
感知文意
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庖丁是如何练就一身好本领的?尝试用文中的话回答。
感知文意
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
——月更刀
 苦练中……
三年之后:目无全牛
——岁更刀
 苦练中……
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19年,刀刃若新发于硎
小组讨论: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
(“进乎技矣”)。
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小组讨论: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
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小组讨论: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目有全牛
目无全牛
游刃有余
不懂规律 —— 认识规律 —— 运用规律
小结: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
文惠君听庖丁“解牛之道”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庖丁解牛和养生有什么关系?
庖丁的“解牛之道”和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庖丁的“解牛之道”: 完全顺着牛天然的骨节肌理,在空隙处下刀,绝不勉强硬砍。
  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养生应顺应自然,不要硬碰困难,避免身心受到损害。
  相似之处:顺应自然。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本文的本意是要用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之道。
是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
以解牛之技喻养生之道,以解牛之事喻处世之理。
  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庖丁解牛》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你从庖丁的经历中悟出了哪些人生之道?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谈谈课文中的语句能教给我们怎样的道理。
制作表格,写出自己的感受。
合作探究
语言 寓意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了解规律,掌握规律
臣以神遇不以目视 抓住本质,用心处事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顺其自然,不强求
技经肯綮之未尝 避开锋芒,从长计议
以无厚入有间 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 不莽撞,谨慎行事
善刀而藏之 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课堂总结
道家所关心的,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而自保。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而变化,所以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的自我救赎,自保全生的方
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板书设计
庖丁解牛
《庄子》
识解之时——目无全牛(不懂规律)
三年之后——目无全牛(认识规律)
方今之时——游刃有余(运用规律)
牛体——(比喻)——社会
刀——(比喻)——人
作业布置
经典寓言故事的寓意往往是多重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有人则认为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写一写,表达你的见解。
《庄子》中成语
望洋兴叹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河伯到了海边:“望洋向若而叹”。
释义: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朝三暮四
出处:《庄子·齐物论》
原文: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释义:原指仅改变形式而不改变内容。后指变化无常。
薪火相传
出处:《庄子·养生主》
原文:“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释义:柴虽燃尽,火种仍留传。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探骊得珠
出处:《庄子·列御寇》
原文:“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释义:原指抓住机会获得成功,后演变为善于抓住要点。
越俎代疱
出处:《庄子·逍遥游》
原文:“疱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释义: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
螳臂当车
出处:《庄子·人间世》
原文:“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释义: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出处:《庄子·山木》
原文:“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释义: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运斤成风
出处:《庄子·徐无鬼》
原文:“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万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释义: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庄周梦蝶
出处:《庄子·齐物论》
原文:“昔日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释义: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亦真亦幻。
捉襟见肘
出处:《庄子·让王》
原文:“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释义: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庄子》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亦是一本智慧的大书,此仅举寥寥数语,遗漏之处肯定还有很多。(马康桃辑)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