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5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4 09:0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4.5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使用电子束工作的显微镜叫做电子显微镜,它比一般的光学显微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这是因为电子相比光子(  )
A.具有电荷 B.速度大 C.动量大 D.没有波动性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3.在通往量子论的道路上,一大批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B.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C.卢瑟福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D.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支持了光的粒子说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压缩过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C.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其动能成正比
D.电冰箱通电后把冰箱内低温物体的热量传到箱外高温物体,并不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温物体不会向外辐射电磁波 B.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C.光只具有波动性 D.光只具有粒子性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是横波
B.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C.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电子衍射现象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7.在通往量子论的道路上,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B.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
C.玻尔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D.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运动的电子具有波动性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能量越小的实物粒子,其德布罗意波长越短
D.光的色散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C.通过游标卡尺两个卡脚间狭缝,看到的远处日光灯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所致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强度增大,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10.2021年1月21日,科研人员利用冷冻电镜断层扫描技术首次“拍摄”到新冠病毒的3D影像,如图所示。冷冻电镜(全称: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是目前结构生物学广泛使用的科研利器,它以高速电子束为“光源”穿透样品,以获得样品内部的结构信息。光学显微镜由于受光的衍射现象限制,最高分辩率仅为,而冷冻电镜的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高1000倍以上,可达。已知电子的质量为,电子的电荷量为,普朗克常量为,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冷冻电镜的分辨率非常高,是由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非常长
B.冷冻电镜的分辨率与加速电压有关:加速电压越高,则分辨率越低
C.德布罗意波长为的电子,可由静止电子通过的电压加速而得到
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也能“拍摄”到新冠病毒的3D影像
二、填空题
11.推动了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发展,人们认识了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各个_______(填“宏观”或“微观”)层次的物质结构,又促进了_______学和宇宙学的研究。
1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一静止的原子核放出一个波长为λ的光子,该光子的能量为______,反冲核的质量为m,则反冲核的物质波的波长为______。
13._______现象、_______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_____现象证明光具有粒子性,因而光具有_________性。
14.说明:除了电子以外,人们陆续证实了中子、质子以及原子、分子的_______,对于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和关系同样正确。
15.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____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___ 性,即光具有_____性。
三、解答题
16.如果一个中子和一个质量为10 g的子弹都以103 m/s的速度运动,则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分别是多大?(中子的质量为1.67×10-27kg,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 J·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有人设想在太空中利用太阳帆船进行星际旅行。利用太空中阻力很小的特点,制作一个面积足够大的帆接收太阳光,利用光压(光对被照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压力)推动太阳帆船前进。假设在太空中某位置,太阳光在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能量为,太阳光波长的数值为,光速为c,太阳帆板的面积为A,太阳帆船的总质量为M,太阳光照射到太阳帆板上的反射率为百会之百,求太阳光的光压作用在太阳帆船上产生的最大加速度。根据上述对太阳帆船的了解及所学过的知识。请简单说明太阳帆船设想的可能性及困难(至少两条)。
18.科学家设想未来的宇航事业中利用太阳帆来加速星际飞船,设该飞船所在地每秒每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光子数为n,光子平均波长为λ,太阳帆面积为S,反射率100%,设太阳光垂直射到太阳帆上,飞船总质量为m。
(1)求飞船加速度的表达式(光子动量p=);
(2)若太阳帆是黑色的,飞船的加速度又为多少?
19.用频率为ν0的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测出光电流i随电压U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的质量m、带电量为-e,求:
①照射在金属表面上的这束光的最小功率P;
②逸出光电子的物质波的最短波长。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与光子相比,电子的动量大,根据动量与波长的关系,有
可知,电子的波长短,根据衍射现象的规律,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不明显,则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越强。
故选C。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A不符合题意;
B.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B不符合题意;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不符合题意;
D.德布罗意波波长为
其中p为微观粒子的动量,故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短,D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A正确;
B.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B正确;
C.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C错误;
D.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D正确。
故选C。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形成的,支持了光的波动说,故A错误;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压缩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B错误;
C.由公式
可知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其动能成正比,故C错误;
D.冰箱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要消耗电能,因此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越强,故A错误;
BC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一种概率波,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是横波,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康普顿效应说明x射线具有粒子性,选项B错误,符合题意;
C.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子衍射现象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预言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A错误;
B.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故B错误;
C.普朗克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故C错误;
D.爱因斯坦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并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运动的电子具有波动性,选项A正确;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选项B错误;
C.根据
可知,能量越小的实物粒子,其德布罗意波长越长,选项C错误;
D.光的色散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D错误。
故选A。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A正确;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的干涉与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B错误;
C.通过游标卡尺两个卡脚间狭缝,看到的远处日光灯的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产生的,故C错误;
D.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干涉条纹的宽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冷冻电镜的分辨率非常高,是由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非常短,A错误;
B.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

对电子加速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联立可得
由此可知,加速电压U越高,则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B错误;
C.由公式

C错误;
D.根据公式,因为
动能相同时,波长与质量的二次方根成反比,而,所以,由此可知,加速电压U越高,则波长越短,分辨率越高,能“拍摄”到新冠病毒的3D影像, D正确。
故选D。
11. 微观 天文
【解析】
【分析】
【详解】

12.
【解析】
【详解】
[1]该光子的能量为
[2]静止的原子核放出光子后,反冲核与光子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
则反冲核的物质波波长
13. 干涉 衍射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
【解析】
【详解】
[1][2][3][4]干涉现象、衍射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现象证明光具有粒子性,因而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14.波动性
【解析】
【分析】
【详解】

15. 粒子 粒子 波粒二象
【解析】

16.3.97×10-10 m,6.63×10-35 m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子的动量为
子弹的动量为

知中子和子弹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为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代入数据可解得

17.
【解析】
【分析】
【详解】
太空帆平面与太阳光的照射方向垂直时,光压最大,此时太空船产生的加速度最大.
t时间内垂直照射到太空帆上的光的总能量为
Em=AtE0
一个光子的能量为
t时间内垂直照射到太空帆上的光子个数为
一个光子的动量为

对t时间内垂直照射到太空帆上的N个光子(取光子飞向太空帆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Ft=-NP-NP
对太空船
F=Ma
解得
从上述计算可知,利用光压推动太阳帆船前进,进行星际旅行,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并且同火箭和航天飞机迅速消耗完的燃料相比,太阳光是无限的动力之源,只要有阳光存在的地方,它会始终推动飞船前进.
困难:一是单位面积上的光压很小,为获得足够的动力,需要制造很轻很大太空帆,从制造到送入太空、在太空中展开,这些都存在困难;二是太空帆不仅会接收到太阳光,也会受到深空来自宇宙的带电粒子的干扰;三是利用光压改变飞船的飞行方向在技术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四是飞船离开星球和靠近星球时要受到星球的引力作用,此时必须依靠飞船上携带的燃料提供动力才能完成任务;
18.(1);(2)
【解析】
【详解】
(1)光子垂直射到太阳帆上再反射,动量变化量为2p,设光对太阳帆的压力为F,单位时间打到太阳帆上的光子数为N,则
N=nS
由动量定理有
FΔt=NΔt·2p
所以
F=N·2p
而光子动量,所以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飞船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2)若太阳帆是黑色的,光子垂直打到太阳帆上不再反射(被太阳帆吸收),光子动量变化量为p,故太阳帆上受到的光压力为
F′=
飞船的加速度
a′=
19.①P=hν0;②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单位时间内有n个光子照射在金属上,饱和光电流为
,=
又因为
E=nhν0=hν0
解得
P=hν0
(2)由图可知遏止电压为,根据动能定理
物质波的波长公式为
,p=
逸出光电子的物质波的最短波长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