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万有引力定律 优化作业
一、单选题
1.(2021·江苏东台·高一阶段练习)年,牛顿研究“是什么力量使得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问题。若把质量为的行星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则可推得( )
A.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为 B.行星受太阳的引力都相同
C.行星受太阳的引力 D.质量越大的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一定越大
2.(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2018 年 6 月 5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星”。假设该卫星质量为 m,在离地面高度为 h 的轨道上绕 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 R,引力常量为 G,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G B.G
C.G D.G
3.(2021·江苏省震泽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1、2分别是A、B两颗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1为圆轨道,2为椭圆轨道,椭圆轨道的长轴(近地点和远地点间的距离)是圆轨道半径的4倍。P点为椭圆轨道的近地点;M点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TA是卫星A的周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卫星在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过程中受到地球引力将先增大后减小。
B.地心与卫星B的连线在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为椭圆面积
C.卫星B的周期是卫星A的周期的8倍
D.1轨道圆心与2轨道的椭圆焦点重合
4.(2021·江苏·高二学业考试)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之旅。经过约112h的奔月飞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距离月面约400km处成功实施发动机点火制动,顺利进入环绕月球的椭圆轨道。11月29日20时23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近月点再次“刹车”,从椭圆轨道变为近似的圆形轨道(如图所示),为顺利落月做好了准备。探测器进入椭圆轨道后,在由近月点向远月点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受到月球的引力作用,这个引力的大小( )
A.保持不变 B.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D.先变大后变小
5.(2022·广东·模拟预测)已知地球质量为,半径为,引力常量为。质量为的导弹被发射到离地面高度为时,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B.
C. D.
6.(2021·安徽天柱山学校 高三阶段练习)甲、乙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m甲=2.5m乙,轨道半径r甲=0.5r乙,则甲、乙两颗卫星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之比为( )
A.5:1 B.2.5:1
C.8:1 D.10:1
7.(2021·河南·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1687年牛顿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月—地检验证明了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引力与行星对卫星的引力具有相同的性质。当时牛顿掌握的信息有: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月球的公转周期约为27.3天。下列关于月—地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计算出了月球对月球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的数值,从而完成了月—地检验
B.牛顿计算出了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的,从而完成了月—地检验
C.牛顿“月—地检验”是为了验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同一种性质力
D.牛顿计算出了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从而完成了月—地检验
8.(2020·上海·复旦附中高一期中)2020年5月5日,我国最新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组合体,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并分别于6日、8日安全回收实验船和返回舱,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假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组合体质量为m。在离地面高h的空中时,组合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 )
A. B. C. D.
9.(2022·全国·浙江省新昌中学高一)牛顿时代的科学家们围绕万有引力的研究,经历了大量曲折顽强而又闪烁智慧的科学实践。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历程中,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伽利略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提出了行星运动定律
B.牛顿通过月地检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C.哈雷在实验室中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现实意义
D.卡文迪许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10.(2021·湖北·安陆第一高中高三开学考试)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假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球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沿地球的南北极打一个内壁光滑的洞,在洞的上端无初速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的直径略小于洞的直径),在小球向下端运动的过程中,你可能不会推导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表示式,但是你可以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定性画出小球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取向下为正方向,则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A.B.C.D.
11.(2021·重庆市清华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在讨论地球潮汐成因时,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与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已知太阳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2.7×107倍,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的3.9×102倍。则太阳对地球上某部分海水的引力是月球对地球上该部分海水的引力的多少倍( )
A.17.8倍 B.1.78×102倍 C.1.78×103倍 D.1.78×104倍
二、填空题
12.(2021·全国·高一课前预习)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_____,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成正比、与它们之间_____成反比。
(2)表达式:F=G,其中G叫作引力常量。
13.(2022·上海·高一)通常情况下,地球上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极其微小以至于很难被直接测量,所以人们在长时间内无法得到引力常量的精确值.
(1)引力常量G是由_______首先测出。
(2)在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与“扭秤实验”中测量微小量的思想方法最相近的是______。(选填“甲”“乙”或“丙”)
(3)引力常量的得出具有重大意义,比如:______。(说出一条即可)
14.(2019·湖南慈利·高一期中)一质量为m=9kg的物块,将它放置在航天飞机内的平台上,航天飞机随火箭以a=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此时飞机内平台对物块的支持力_______N,当火箭飞离地面高为地球半径2倍时,求此时飞机内平台对物块的支持力_______N(地面处重力加速度g=10m/s2)
三、解答题
15.(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匀的小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两球之间用细杆AB相连,AB长度也为r。某同学认为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该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021·江西·兴国县将军中学高二期中)地球的质量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若登月飞船通过月地之间的某一个位置时,月球和地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该位置到月球中心和地球中心的距离之比约为多少?
17.(2021·云南·马关县第一中学校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所示,阴影区域是质量M半径为R的球体挖去一个小圆球后的剩余部分,所挖去的小圆球的球心O′和大球心间的距离是,求球体剩余部分对球体外与球心O距离为2R、质量为m的质点P的引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A
6.D
7.C
8.C
9.B
10.B
11.B
12. 连线上 质量 距离
13. 卡文迪许 乙 引力常量的普适性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14. 135 55
15.该同学看法不正确
16.1:9
17.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