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叶城县第二中学 王庆会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请问: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战争?
这三年究竟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第17课 解放战争材料一、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一封读者来信 A、全国人民: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渴望和平、反对内战一、解放战争的背景 1、内战爆发前各政治力量的态度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内战爆发前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度。材料二:(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美国外交文集》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维护其利益。 B:美国的主张:一、解放战争的背景 1、内战爆发前各政治力量的态度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 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C: 国民党: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一、解放战争的背景 1、内战爆发前各政治力量的态度材料四: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成立一个联合政府,建立真正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D: 中共的主张:一、解放战争的背景 1、内战爆发前各政治力量的态度美 国——蒋介石——共产党——中国人民——扶蒋反共坚持独裁内战争取和平民主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中日民族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思考:根据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度,判断社会 主 要矛盾发生怎样的变化?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 ,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谋士陶希圣原话思考:蒋介石为什么不马上发动内战而是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二是和平舆论的压力一是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三是妄图将内战责任转嫁与共产党毛泽东抵达重庆,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二是尽量争取和平一是揭露美蒋“假和平
真内战”阴谋重庆谈判原因:结果:影响:政协会议(旧) (1945.8-10)(1946.1)国民党… 共产党…《双十协定》、“未达成协议”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谈判地点:重庆桂园签署 《双十协定》二、解放战争的过程(1946.6—1949.10)内战爆发:解放军作战方针:结果: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战略防御1946.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46.6-47.6)“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毛泽东100万人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5万人373万人一、解放战争的过程(1946.6—1949.10)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战略反攻和
战略决战时间、标志:概况、意义(47.6-49.1)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中共制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580多万人冀中有480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思考:土地改革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学思之窗土地改革--激发生产和革命积极性--为解放战争提供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40万辆 100万头 3亿斤 合计 490万 33万多 180多万头 8亿斤 128万多二、解放战争的过程北平谈判:渡江战役:最后胜利(49.1-49.10)(1946.6—1949.10)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国统区解放区思考: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 ● 部分任务分别是什么?外线指什★ 么?内线又指什么??思考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简表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军事力量经济力量陆海空总兵力430万
得到美国先进的武器
装备人民军队120万
小米加步枪控制大部分省区和大城市及交通要道,占据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
得到美国政府的贷款和物资援助59亿美元解放区占全国面积的1/4,人口占全国的1/3。解放区经过多年战争经济遭严重破坏。
无任何外援 如果你是当时中共领导人,这个仗该怎么打?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方针?1947.6,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战略反攻A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280 万365 万优于 敌军不足大为改善略占 优势巩固危机四伏高昂低落战略决战(1948.9--1948.11)东北解放军长
春沈阳营口锦州关门打狗战略决战(1948.11 -- 1949.1)华东解放军各个击破
分割包围战略决战(1948.11--1949.1)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后取中间
先打两头三大战役概况资料阅读: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南京国民政府北平和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 北平谈判和重庆谈判相比,不同的特点在于
A、蒋介石首先提出
B、国民党为了实现缓兵之计
C、国民党没有和平诚意
D、国民党已不占有军事优势D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0日,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国内: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使中国实现独立、统一。 国际:具有世界意义,壮大社会主义力量,鼓励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斗争的士气。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检测反馈D 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需要和平建设
B、中共有相当强大的力量
C、国内外舆论要求和平
D、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2、抗战后的重庆谈判,国共双方在很多问题上
达成一致,没有达成一致的是
A.和平建国 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保证人民权利C检测反馈3.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标志着
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B、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4.1947年6月,率领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
序幕的是
A、刘伯承 陈赓 B、刘伯承 邓小平
C、陈毅 粟裕 D、刘少奇 邓小平BB 检测反馈5.《双十协定》和《国共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①都是国共谈判的结果
②都因国民党拒绝签字而落空
③协定内容都没有执行
④协定都有利于国内和平、民主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检测反馈6.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A.蒋介石下台 B.南京解放
C.蒋介石逃往台湾 D.全国大陆的解放
C7.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
历史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红军长征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香港回归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