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能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关于热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若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
B.对于一定种类的大量气体分子,在一定温度时,处于一定速率范围内的分子数所占百分比是确定的
C.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流散到周围环境中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D.气体的状态变化时,若温度升高,则每个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2.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什么而不能制成( )
A.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B.违反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C.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B.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增大
B.某物体温度升高,则该物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一定增大
C.液晶显示屏是应用液晶的光学各向同性制成的
D.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能量都守恒,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生
5.如图所示为冲击摆实验装置,一飞行子弹射入沙箱后与沙箱合为一体,共同摆起一定高度,则下面有关能的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子弹的动能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内能
B.子弹的动能转变成了沙箱和子弹的势能
C.子弹的动能转变成了沙箱和子弹的动能
D.子弹的动能一部分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内能,另一部分转变成沙箱和子弹的机械能
6.关于系统的内能,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B.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发生变化时,其内能也一定发生变化
C.外界对系统做功W,系统的内能增加
D.系统从外界吸收了热量Q,系统的内能增加
7.一台冷暖两用型空调铭牌上标有“输入功率,制冷能力,制热能力”的字样,从设计指标看,空调在制热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此过程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所以铭牌上标注的指标一定是错误的
B.空调制热时产生的热量全部由电能转化而来的
C.空调制热时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是由电能转化而来,另一部分是从外界吸收而来的
D.空调制热时每小时消耗电能
8.如图所示的几幅热现象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
甲 水面上单分子油膜的示意图 乙 拉力与玻璃板受到的重力相等吗? 丙 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 丁 历史上一种永动机的设计
A.图甲表达的意思是分子不一定是球形的,但可以把它们当作球形处理,这是在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估算”的方法
B.图丁中的永动机的设计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C.图乙中绳子对玻璃板的拉力一定等于玻璃板的重力
D.图丙中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比液体内部的大
9.“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这是因为( )
A.它不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
B.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C.它做功产生的热不符合热功当量
D.暂时找不到合理的设计方案和理想材料
10.在一间隔热非常好的密闭房间中,把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打开,室内空气温度将( )
A.升高 B.不变 C.降低 D.无法确定
11.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
B.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
C.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
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停止在地面上,说明石子的能量消失了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小,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B.分子间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比引力减小的更快
C.在各种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不需要任何动力或燃料,却能不断对外做功的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13.某偏远山区为了实现供电,自己修建了小型水利发电站。如图所示,若该发电站蓄水池平均每天蓄水的有效总库容量为,发电过程中上下水库平均水位差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每天发电,则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5%
B.发电时下水库出水口的水流速度可达到
C.蓄水池中水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每天能发电约
D.平均每天所发电能可供10户居民同时用电(每户电功率为)约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能量的总和是守恒的,所以节约能源是毫无意义的
B.电源是通过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C.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是通过电流做功来实现的
D.能量耗散表明自然界的能量总和在不断减少
15.图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p-V图像,图中ba的延线通过坐标原点O,bc垂直于V轴,ac平行于V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a→b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
B.b→c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
C.c→a过程中,气体放热大于外界对气体功
D.a→b→c→a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总功为零
二、填空题(共4题)
16.电动机是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电动机的_________与_________之比叫做电动机的效率。由于电动机运行中总有_________,所以其效率不可能达到_________%。
17.用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闭在气缸内。通过外界因素改变缸内气体的状态,气体从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再从状态C回到状态A,其体积的倒数与压强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图中AB与横轴平行,BC与纵轴平行。AC的连线过坐标原点。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____(填“吸热”“放热”或“绝热”);从状态B到状态C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器壁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分子个数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从状态C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如图所示,这是中国传统玩具饮水鸟。在鸟的面前放上一杯水,用手把鸟嘴浸到水里,“喝”了一口后,又直立起来。之后,无需人的干预,小鸟直立一会儿就会自己俯下身去使鸟嘴浸入水中“喝”水,然后又会直立起来。就这样周而复始,小鸟不停地点头喝水,成为一台神奇的“永动机”。根据所学物理知识,试分析饮水鸟上下运动的能量来源:_______________。当水杯中的水干了之后,小鸟还能上下运动吗?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19.能量既不会_______,也不会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_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_______,这就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也称能量守恒定律。
三、综合题(共4题)
20.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制造的永动机装置如图所示。他认为右边的重球比左边的重球离轮心更远些,两边不均衡的作用会使轮子沿箭头方向转动不息。请问该装置属于第几类永动机,并请说明这类永动机为什么不能成功。
21.太阳是个巨大的能源,其总辐射功率为,即每秒钟向周围空间辐射的热量相当于标准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你能算出这些能量为多少J?这些能量能使多少质量的水的温度从15℃升高到55℃?
22.1847年,焦耳完成了下降重物带动液体中的叶轮转动而使液体温度上升的实验,如图所示。请说明这个实验的原理及意义。
23.根据考察,科学家比较一致地认为65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的那次生物大灭绝(包括恐龙在内的占地球一半左右的生物在一瞬间消失了)是由一颗直径大约、质量为的小行星以的速度砸到地球上而导致的。这次碰撞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的TNT炸药爆炸所放出的能量。现假设有一颗直径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请估算所释放的能量,并讨论会给地球所造成的危害。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D
6.A
7.C
8.A
9.B
10.A
11.D
12.A
13.C
14.C
15.C
16. 电 机械 输出功率 输入功率 损耗 100
17. 放热; 减小; 不变;
18. 内能 不能
19. 凭空产生 凭空消亡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20.第一类永动机,
该装置属于第一类永动机,这一设计不可能成功,因为它设想的是不消耗任何能量却能永远转动的机械,这一设想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是第一类永动机。
21.;
22.
两重物下落,带动叶轮转动,焦耳通过测量所持重物的重力和重物下落的距离,计算出重物做的功,即叶轮克服水的摩擦所做的功,测量保温性能良好的绝热器里的水升高的温度,从而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即可验证机械功与热量的转换关系。
23.
质量巨大的小行星一般以几十千米每秒的巨大速度运动,具有极大的动能。它在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由于与空气摩擦,相当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小行星以及周围空气的内能。炽热的小行星燃烧、爆炸,分裂成许多碎片,继续以巨大的速度向地球飞来。小行星在燃烧中把各种矿物的化学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量,向地球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冲击波、电磁波及其他各种射线。小行星撞击地球所释放的能量,不仅来自于它的动能,更主要的是来自它所蕴含的化学能。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