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沪科版物理 九年级全 第十三章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习题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 沪科版物理 九年级全 第十三章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习题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4 08:4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探核心·思维养成
【课题一】内能(教材P34)
【情境导学】
情境1:如图甲,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具有_______能,汽车运动得越快,_______能
越大→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每个分子都具有_______能,分子运动越
快,_______能越大。
情境2:如图丙,相当于地球上被举高的物体由于重力而具有_______能→物质的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并有间隔,物质的分子之间具有_______能。






【合作探究】
1.通过对比分析,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
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2.根据内能的定义,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答: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越大,说明物体
内能与物体质量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说明物体内能与温度有关;分
子势能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分子间作用力又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分子间距离的
变化宏观上表现为物体状态的变化。所以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质量、温度和
状态。
动能
分子势能
3.根据分子动理论分析,为什么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答: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具有动能;所有分子间都存在间距,都存在相互的作用力,所以分子间都有分子势能,又因为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课题二】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教材P35、36)
1.做功可改变内能:
操作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 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十次
现象 硝化棉燃烧 铁丝弯折处发热
分析 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空气的温
度_________,达到硝化棉的
燃点,同时空气内能_________ 人对铁丝做了功,铁丝弯折处的温
度升高,内能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_。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_
升高
增大
增大
做功
增大
减小
2.热传递可改变内能:
操作
分析 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内能_________,温度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
高,内能_________;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_________
增加
升高
热传递
增加
减少
【思想方法】
类比法
用机械能做类比理解物体的内能
机械能 内能
物体的运动具有动能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分子动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势能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而具有分子势能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课题三】热量(教材P36、37)
1.热量: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_________传递的多少。用Q表示。
2.单位:_________,符号______。
3.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_________;低温物体吸
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_。
4.在热传递过程中,能量从_________物体转移到_________物体。
5.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___________。
内能
焦耳
J
减少
增加
高温
低温
温度差
析典题·领悟技法
【知识点一】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
【典题1】(2020·山西中考)寒假,小明在漠北参加冬令营活动。随行老师提
出,在漠北这样温度低于0 ℃的环境里,若不提供热源加热,用什么办法可以让
冰熔化。结果小明用两块冰来回摩擦的方法使冰熔化了。下列成语中描述的
现象与小明的方法原理相同的是 ( )
A.炙手可热 B.扬汤止沸
C.滴水成冰 D.钻木取火
D
【技法点拨】
(1)改变内能的实质:
①热传递:能量的转移,能量的形式不发生变化。如带有 “取暖”“加热”“遇冷”等词语描述物体温度变化的情景。
②做功: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如带有“压缩”“摩擦”“锻打”“拧弯”“钻木”等词语描述运动形式的情景。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3)规避“两个失误点”:
①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热量),而不是温度。
②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到内能小的物体。
【变式1】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B
【变式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
A.盛夏时,吃雪糕解暑
B.跺脚时,脚会暖和
C.天冷时,用热水袋取暖
D.发烧时,用湿毛巾给头部降温
B
【知识点二】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
【典题2】(2020·广安中考)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在相同温度下,1 kg的水比1 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C.一块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内能增大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要吸收热量
C
【技法点拨】 温度、内能、热量的比较
温度 内能 热量
量的
性质 状态量 状态量 过程量
描述
方法 只能说“是多少”“升高多少”或者“降低多少”等 只能说“有”“大”“小”“增大”或者“减小”等 只能说“吸收多少”“放出多少”,不能说“含有多少”等
关系 (1)物体的温度改变,其内能一定改变。
(2)物体的内能改变,其温度可能不变,例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液体的沸腾过程。
(3)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可能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外界对其做功。
【变式】(2020·常德中考)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80 ℃的水一定比30 ℃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D
机械能
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分子热运动
质量
温度
分子势能
分子动能
引 出
引 出
内能
建立概念
影 响
因 素
状态
种类
区别
联系
温度越高
内能越大
质量越大
内能越大
种类、状态不同
内能不同
内能
热传递
做功
能量转移
热量
物体放热
物体吸热
对物体
物体对外
增加
温度差
等效
减少
温度
传递






能量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