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
第一课时 汽 化
探核心·思维养成
【课题一】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储备】
1.探究固体熔化组装器材时,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安装。
2.晶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___。
3.汽化:物质由_______态变为_______态的过程。
4.沸腾:在_________温度下液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
_________现象。
自下而上
吸
保持不变
液
气
一定
内部
表面
汽化
【实验操作】
探究准备
(1)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杯、水、纸盖、___________、酒精灯、
_________。
(2)器材的选取和使用:
选取或使用 分析原因
使用热水/水适量 减少加热时间
酒精灯用外焰加热 外焰温度高
温度计
停表
探究装置
探究过程
(1)自下而上组装器材,烧杯内倒适量热水,盖好纸盖。
(2)观察温度计示数,并注意水中的气泡大小和数量的变化。
(3)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
(4)实验数据如表(数据仅供参考):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
(1)点燃酒精灯加热,在水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水中的气泡在上
升过程中_____________。
(2)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_____________。
(3)如果在沸腾的过程中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继续沸腾,由此可得出液体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高
由大变小
不变
由小变大
不能
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时间图像。
答:
观察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_℃。
不变
98
【延伸思考】
(1)实验过程中,若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①使用初温更高的水;②适当减少水的量。
(2)为什么水沸腾时的温度不是100 ℃?
答:当时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课题二】蒸发
【情境导学】
人们晾衣服时,将衣服展开、放在太阳下、放在通风处,可以尽快晾干衣服。
【合作探究】
1.将衣服展开,是因为液体的___________越大,蒸发越_______。
2.放在太阳下,是因为液体的_________越高,蒸发越_______。
3.放在通风处,是因为液体表面_____________越快,蒸发越_______。
表面积
快
温度
快
空气流动
快
4.对比蒸发和沸腾,填一填。
析典题·领悟技法
【知识点一】探究水的沸腾
【典题1】(2020·淮安中考)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上升到88 ℃
后,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第2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T/℃ 88 90 94 96 98 98 98 98
92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答:
(3)在5 min到8 min时间内,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保持水沸,撤去酒精灯后水很
快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需要_________热量。
(4)从图像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_____________。
吸收
98
保持不变
【技法点拨】
水沸腾的特点
(1)水沸腾的图像特征。
①沸腾前(达到沸点前),温度一直升高。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得越慢。
②沸腾时(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若停止加热,则水停止沸腾,温度将会降低。
(2)在实际测量时,因为实际大气压一般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故测量的水的沸点一般小于100 ℃。
【变式】(2020·荆州中考)如图,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关于小纸片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选填标号)。
A.减少热损失
B.有助于固定温度计
C.减少“水雾”的干扰,方便读数
D.减小杯内气压,使水沸腾得更快
D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
某探究小组记录的数据如表,请填写空格中的数据。
(3)从表格中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这说明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
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4)仔细观察水的沸腾,发现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越来越
_______(选填“大”或“小”)。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温度/℃ 90 94 97 98 98 98 98
98 ℃
低于
大
【知识点二】蒸发
【典题2】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 ℃。小马同学在家使
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
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
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
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
D
【易错警示】
风无法降低气温,电风扇也并不是吹出了冷风。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情况。
【变式】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 B.将湿衣物放在烈日下晒
C.将谷物摊开来晒 D.用保鲜膜盖住水果
D
液态
气态
定义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液化
汽化
沸腾
液体沸腾的条件
沸腾前吸热温度升高
沸腾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沸点
1.温度达到沸点
2.吸热
实验器材及组装
水沸腾的现象
温度变化特点
水沸腾的图像
沸腾前由大变小
沸腾时由小变大
气泡
随液面上气压的增大而变大
自下而上
第二课时 液 化
探核心·思维养成
【课题】液化
【情境导学】
填一填:
液化:水蒸气从_______态变成_______态。
现象 原因
秋天的早晨,小草上有许多露珠 水蒸气遇冷由_____态变成了_____态
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片变得模糊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_____态变成
_____态附着在眼镜片上
浴室的镜面,放热水洗澡时,就变得模糊不清 水蒸气遇冷由_____态变成_____态附
着在镜面上
气
液
气
液
气
液
气
液
【合作探究】
比较液化和汽化的关系:
1.液化和汽化互为_______过程;
2.汽化_______热,是物质由_______态变为_______态的过程;
3.液化_______热,是物质由_______态变为_______态的过程。
逆
吸
液
气
放
气
液
【延伸思考】
结合液化的特点,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哪些?
答:(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析典题·领悟技法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典题】(2020·永州中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
间,戴眼镜的同学佩戴口罩,眼镜片有时会出现起“雾”现象,干扰视线,
造成了不便,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保护好视力。关于镜片上的“雾”,下列正
确的是( )
A.“雾”是气体
B.“雾”是汽化形成的
C.“雾”的产生过程放出热量
D.一段时间后,“雾”消失不见了,是熔化现象
C
【技法点拨】
1.白气≠水蒸气
(1)“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
(2)“白气”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白气”是可见的,水蒸气是不可见的。
2.判断小水珠在窗玻璃哪一面:要明确是哪里的水蒸气液化,再根据液化的条件(遇冷放热)来做出合理的判断。可以记为小水珠总是出现在温度较高的那一侧玻璃面上。
【变式1】冬天的早晨,窗玻璃上形成一层水珠,这是( )
A.室外的冷空气在玻璃上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水珠在玻璃的室外表面上
B.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水珠在玻璃的室内表面上
C.室内空气遇到玻璃放热汽化而成的小水珠,水珠在玻璃的室内表面上
D.室外的水蒸气遇到玻璃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水珠在玻璃的室内表面上
B
【变式2】(2020·无锡中考)如图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
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液化,
同时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馒头蒸熟。
汽化
放出
【变式3】(2021·武汉期中)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
气”,这是由于___________遇冷_________形成的;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
中,水面上立刻出现了“白气”,这是水遇到烧红的铁块发生剧烈的
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的___________上升遇冷_________(填物态
变化名称)形成的。
水蒸气
液化
汽化
水蒸气
液化
注意注意事项
汽化
液化
相反 过程
吸热
放热
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发生条件:任何温度
发生位置:液体表面
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易错警示:“白气”不是水蒸气,是小水滴或小水珠!
应用:气体打火机、液化石油气
雾、露 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