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探核心·思维养成
【课题一】电流的热效应(教材P129)
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用电器
1.以上用电器通电后,伴有大量热产生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_________的现象叫作电流的热效应。
电熨斗、电饭煲
内能
【课题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P129~132)
【实验储备】
1.探究方法:(1)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与电流、电阻、_____________有
关,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应控制其他因素相同,需要应
用“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
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属于物理学习中常用的“转换法”。
通电时间
控制变量法
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在探究环节中,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起_______
___________的作用;(2)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时,改变电路中的_________,
多次测量,收集数据。
保护
电路元件
电流
【实验操作】
探究准备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丝、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托盘
天平、___________、秒表等。
环节一 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探究装置
依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电流表
温度计
答:
探究过程
1.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_状
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至_____________的位置。
2.接通电源,按下计时器并同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电流的大小不变,
每间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3.整理实验器材。
断开
最大阻值
实验数据:
分析与结论
对同一电阻丝,在电流大小不变时,通电时间越长,煤油的温度越
_____,表明电流产生的热量越_______。
时间/min 0 2 4 6 8 10
温度/℃ 20 21 22 23 24 25
高
多
环节二 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探究过程
1.取质量、温度均与上述实验初始状态相同的煤油,仍按探究1图连接电路。
2.实验操作与实验数据: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增大通过电阻丝的电流,通电时间与前次相同,记录煤油瓶内煤油的温度。
3.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
分析与结论
对同一电阻丝,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电电流越大,煤油的温度越
______,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_______。
实验
次数 电流/A 通电时间/s 电阻/Ω 温度升高
量/℃
1 0.3 30 10 1.0
2 0.6 30 10 4.0
3 0.9 30 10 9.0
高
多
环节三 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探究装置
依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
答:
探究过程
1.选取两根阻值___________的电阻丝,两个装有初始温度_________(记为t0 )、
等质量(记为m0)煤油的玻璃瓶,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实验器材连接起来。
2.实验操作与实验数据:
不一样
相同
【延伸思考】
(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煤油而不是水?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时,为什么取质量相同的同种液
体?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油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在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煤油的温度
变化明显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实验中液体吸收的热量Q吸与电热相等;由Q吸
=cm(t2-t1)可知,只有取同种、质量相等的液体时,才能用温度计的示数变
化来反映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深度理解
实验中,由于有部分热量散失在空气中以及容器也会吸收部分热量,因此“电热”大于液体吸收的热量,只是利用温度计示数变化近似来反映“电热”的多少,不可以利用 Q吸=cm(t2-t1) 来计算“电热”。
【新知点拨】
如图所示为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关系的实物图。(1)利用此原理图,可以探究“电热与时间”的关系,操作方法是在不同时间内,只观察同一个烧瓶内温度计示数变化;(2)还可以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操作方法是移动滑片改变电流后,观察同一个烧瓶内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课题三】
焦耳定律(教材P132)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
_________成正比,跟_____________成正比。
2.公式:___________。
3.物理符号与单位:Q-_________-J、
I -电流-______、R-电阻-Ω、t-时间-s。
电阻
通电时间
Q=I2Rt
电热
A
析典题·领悟技法
【知识点一】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
【典题1】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为了探究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烧瓶
内安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一支温度计,通过比较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变化,
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
若他想让烧瓶内液体在短时间内温度变化更明显,应选用_________(选填“煤
油”或“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转换法
煤油
煤油比热容小,相等的质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
上升明显
(2)小明先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后,闭合开关,通电30 s后得到温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改变电流大小,重复上述操作,获得3组数据(见表)。
实验
次数 电流/A 通电时间/s 电阻/Ω 温度升高
量/℃
1 0.3 30 10 1.5
2 0.6 30 10 6.0
3 0.9 30 10 13.5
由此得出:同一导体,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越大,其产生的热量_______
__。
(3)若要探究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
同时选择乙图中______(选填“A”或“B”)烧瓶与甲图中的烧瓶_________(选
填“串联”或“并联”)。
越多
B
串联
【典题延伸】
(4)某小组选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做探究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到左侧U形管
中液面很快出现高度差,右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为零,原因可能是电阻丝
______(选填“R1”“R2”或“R3”)出现故障。
(5)如(4)题中图所示,把右瓶并联的两根电
阻丝都放入瓶内,接通电源比较两瓶内电阻
丝发热多少。此时该装置是探究电流产生的
热量跟_________的关系,一段时间后电阻
丝产生的热量_________(选填“左瓶”“右瓶”或“两瓶一样”)多。
R2
电阻
左瓶
【易错警示】
(1)实验中,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提示: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而不是“温度计示数”;只有当液体初始温度相同时,则可以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来反映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相当于控制了变量,简化了实验。
(2)下结论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即一定要写好前提条件。
【知识点二】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
【典题2】(2020·新疆中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闭合开关S后,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1 A,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2 A。求:
(1)通过电流表的电流;
(2)电路的总电阻;
(3)整个电路在10 s内产生的热量。
【变式】(2021·呼和浩特质检)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20 Ω,电动机线圈电阻为2 Ω。闭合开关,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0.8 A和0.3 A,则(1)1 min内该电路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2)1 min内电流通过电动机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IM=I-I0=0.8 A-0.3 A=0.5 A,
1 min内电流通过电动机产生的热量:
Q=IM2Rt=(0.5 A)2×2 Ω×60 s=30 J。
答案:(1)288 (2)30
内容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时间
电流
电阻
影响电热的因素
引入
实
验
方
法
焦耳定律
电流的热效应
电热计算推导式
表达式
Q=I Rt
Q=W=Pt=UIt=I2Rt
纯电阻电路
适用条件